•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化高质量发展,添彩更美好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3-09 05: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顾星欣 陈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两会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与文化工作者就如何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开讨论。文化工作者纷纷表示,使命在肩,将在守正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彰显以文化人的精神力量。

“塑形”更要“铸魂”,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我省乡村振兴“强支撑”,成为会场内外讨论的焦点之一。

“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应加快推动乡镇乡村小礼堂建设或小剧场改建工作,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淮剧博物馆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在全国各地巡演时发现,近年来,很多省市政府部门为众多专业院团配备方便、安全的舞台车,为专业院团深入乡村演出提供了便利。但露天演出受制于天气环境,加之群众审美水平提高,对舞台演出场地、舞美、灯光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乡村礼堂、小剧场建设,出发点是要给群众提供较好的文艺载体场所,满足群众更高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陈澄说。

全国人大代表、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此次上会,带来了“推动非遗艺术品融入日常生活”“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议。“作为手艺人,同时也是非遗传承人,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非遗火起来,实现它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更好地以活态方式传承?”莫元花认为非遗项目要多“触网”,实现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农村人口就地就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她建议将非遗手工艺与文旅深度融合,做好非遗手工艺系统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文化是乡村之‘魂’,也是乡村特色的本质内涵。从文化方面探源,往往历久弥新、更能动人心弦。”作为吴江开弦弓村的驻村规划师,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范凌云发现,文化因其隐形的特征容易被忽视,在营造特色田园乡村时,人们往往先在产业方面寻求特色。“在厚重历史底蕴中解码地域文化、村史传承,挖掘民间故事、历史典故,寻访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挖掘并激活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名片,才能让乡村文化产业更具特色、文化遗产更具活力、乡风文明更具内涵,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如何通过文化凝聚共识,共建乡村精神家园?范凌云认为,除了时下火热的文旅融合模式外,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传播,并依据乡村文化资源、特色产业、乡村生活等要素展开跨界设计,让乡村文化真正“住”在人们心里,让乡村发展的步伐走得更稳、迈得更远。

挖掘传统“富矿”,

让中国式审美光耀时代大潮

以创新之力挖掘传统文化的“富矿”,让中国式审美在火热生活与时代大潮中不断发出耀眼光芒。

“建设长江文化博物馆,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充分保护、传承、弘扬。”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这次带来一份关于“南京建设长江文化博物馆”的建议。她认为,南京依江而生、拥江融合、伴江而兴,拥有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长江不同流域段都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水文化。建设长江文化博物馆,进一步挖掘、展示江南文化。”

“我们要找到传统节日里的文化基因,释放打动人心的文化能量,让‘我们的节日’过出文化范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首席专家季中扬认为,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联系,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反映了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节日里蕴含中国历史、中国智慧。传承好、发展好我们的‘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才能更好记住乡土的味道。”

古老非遗,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邂逅的美丽风景。90后非遗传承人姚兰近年来通过苏绣服饰、苏绣文创、苏绣软装等设计,让传统手工艺产品不断对接当代生活,并在与互联网游戏的跨界合作中实现活态传承。“非遗传承,既需要能够进入艺术殿堂的顶尖创作、体现非遗的高度和深度,也需要不断融入当下生活、不断展示它的传播广度和温度。”姚兰说,讲好“中国故事”,做“活”传统文化,满足当代需求,是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

提升生活品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聚焦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打造丰富多彩的艺术产品,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彰显新时代的盎然春色。

“身逢伟大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黄平说,去年我省艺术家参加“新时代颂”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为全省人民奉献了一场丰富精彩的艺术盛宴。黄平表示,自己将进一步做好美育工作,“人们如果能随处发现美、感受美,生命将会更加丰盈,精神将会更加和谐,对于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进而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除了打造一批有筋骨、有温度、有品位、有标识度的文艺作品,我们还将积极与世界知名剧院、演艺机构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将剧院打造成为引领大众审美、崇尚人文追求的百姓精神家园。”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王莉表示,省演艺集团通过“文化+科技”“文化+数字”“文化+金融”“戏曲+电影”等演艺多渠道融合,推动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消费各环节全面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加速数字演艺发展,将为江苏演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南京市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谷平表示,除了以南京文学之都数字云平台为依托,为今年重点打造的“十朵金花”小剧场提供持续、全方位的数字化演艺服务外,集团今年将围绕大报恩寺遗址IP,深度融入AR、VR、区块链、云渲染、数字孪生、数字人、数字资产等元宇宙技术要素,建设全国首个博物馆元宇宙示范体验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新的数字文博消费场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共谋中医药事业振兴 擘画美好生活新蓝图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共谋中医药事业振兴 擘画美好生活新蓝图——第六届中医药文化大会暨首届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第六届中医药文化大会暨首届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场 中国工程院院
2023-11-06 00:54:00
...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普遍模式。 深度融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当前,文化和旅游产业被定位为幸福产业、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文化和旅游消费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重要的
2024-04-24 05:57:00
...以“文”化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中改变的不只是村(社)的“颜值”,还有居民的心态。顺应时代潮流,
2023-11-30 09:49:00
...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旅游,一头连接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一头连接着经济社
2024-05-18 11:02:00
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南京实践
...的目标,发挥人民主体的创新创造力量,满足人民主体的美好生活愿望,以焕发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强劲动能和彰显城市高质量的内涵品质,探索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形成城市发展示范引领,在特大城
2025-08-06 07:45:00
...人民日报保利集团稳健发展多元业务扩大品牌影响 服务美好生活(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刘志强 王云松 王 瑨《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8日 第 04 版)在文化上
2024-06-28 06:36:00
...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文化建
2024-01-30 06:07:00
广泛开展文化活动 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组织辖区书画爱好者欢聚一堂,在书情画意中“绘制”美好生活;以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将文艺展演、情景剧演出等形式
2023-08-01 04:48:00
芝华仕5星睡眠首届912睡眠文化节在京盛大启幕
...英和睡眠专家,共同探讨国人睡眠质量问题,唤醒人民的美好生活。大会伊始,敏华控股副总裁张旺致欢迎词。张旺表示,今年以来,国家有关促消费、提品质的产业激励政策陆续出台,特别是国务
2023-09-15 08:0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根据省委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十四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经省委批准,9个巡视组对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省政协机关
2025-11-11 08:24:00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打造京津冀“菜篮子”核心供应地
拉近“河北菜园”与“京津餐桌”的距离河北打造京津冀“菜篮子”核心供应地11月3日至4日,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对接活动在衡水市冀州区举行
2025-11-11 08:27:00
烟台蓬莱: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集中“充电”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王裕成 实习记者 姜晓媛 通讯员 韩颖)11月5日至6日,由烟台市医学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烟台市院前医疗急救
2025-11-11 08:27:00
平乡童博会国外订单首超国内国外意向订单成交额达30.1亿元,81.7%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河北日报讯(记者闫德见、王永晨)11月8日
2025-11-11 08:28:00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王玉龙)近日,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潍坊市农药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全市农药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2025-11-11 08:29:00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我省两个项目入选河北日报讯(李巍、刘瑶)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
2025-11-11 08:29:00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刘斌)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医药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从医疗机构走向家庭社区
2025-11-11 08:29:00
浙江多地正推进政务应用集约运维改革,以压减成本。11月7日,宁波市数据局网站发文介绍,今年7月底以来,宁波市奉化区坚持出实招
2025-11-11 08:29:00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成为全球首个以板栗为核心的山地生态农业遗产河北日报讯(陈宝云、袁宝利)10月31日
2025-11-11 08:30:00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王裕成 实习记者 姜晓媛)近日,烟台市蓬莱区紫荆山街道杏花苑社区党委积极联动烟台市蓬莱区交通管理大队
2025-11-11 08:31:00
影像记录|保定冰柿助农增收记
10月26日,张宝树和妻子手捧刚采收的柿子,满脸丰收的喜悦。10月28日,张宝树在采摘柿子。 10月26日,张宝树(右)和村民将采收的柿子搬运下山
2025-11-11 08:32:00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文旅主题体验活动举行京津冀联合发布7条主题徒步线路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1月1日,“畅游京津冀·行走京张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文旅主题体验活动在北京延庆冬奥村举行
2025-11-11 08:35:00
建成交付安置房12000多套,改造农村卫生户厕近1800座雄安新区20项民生工程基本完成年度目标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11月10日
2025-11-11 08:36:00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位于广州天河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修缮一新,该场馆在举行2001年九运会开幕式24年后
2025-11-11 08:38:00
98%粮源依靠外调 厦门粮食行业如何联通内外?
象屿集团旗下象屿农产公司已在黑龙江建成7个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总仓容达1300万吨。(象屿集团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傅琳琳 郑少斌 王欣睿)11月7日
2025-11-11 0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