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柏杉 胡宏涛)“一直以来,我们都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绿色引领,优化服务保障方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6月3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贵州省生态环境状况。针对有媒体提出“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贵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为发展增添动能”的问题,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四级调研员杜尚怿进行了解答。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是强化提前介入,降低项目投资风险。持续做好环境影响“预评估”工作,通过“三线一单”公众数据查询平台开展生态环境空间管控预判分析,帮助项目选址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指导业主单位主动选择先进生产工艺和成熟的治污措施,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降低投资风险。2023年至今年一季度,对全省6177个项目开展了查询和预评估。
二是优化审批和项目管理,提高审批效率。强化多部门信息联动,建立重大项目环评服务清单,通过专人跟踪服务、定期开展调度、强化环评技术支撑等措施,及时跟踪解决环评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健康落地,充分发挥环评审批服务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今年一季度,全省4067个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中,已办理环评手续有576个,登记备案5个。2023年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797个,指导建设单位完成登记表备案10563个,审查规划环评29个。
三是下放审批权限,支持区域发展。印发《贵州省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23年本)》,将汽车制造、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17类项目环评审批全部下放贵阳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审批。支持“强省会”、民族地区发展战略。
杜尚怿介绍,今年以来,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进一步优化监管与服务,增添高品质生态环境“亮色”,持续为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打造生态环境分区管控2.0版本,更精准服务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全面衔接“三区三线”、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各项规划,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更新评估调整,同步优化完善“三线一单”系统平台,为重大项目提供更精准服务。积极运用更新成果,指导5个市(州)优化国土空间规划。
深化“放管服”,不断释放改革效能。制定印发《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深化落实《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对全省重大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做好分类审批和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同时开展、送审、审批,推动“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走深走实。优化制造业和传统行业改造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对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轻工、纺织、中药等传统行业升级改造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加快环评审批进程。充分发挥省级技术优势,加强对基层、小微企业技术帮扶。
全力保障“富矿精开”,加强全省重点产业链项目支撑保障。更新《贵州省重点行业产业生态环境管理政策服务指南》,为全省重大项目做好政策和技术支撑。围绕打造“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链项目,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专家库,建立帮企治污技术咨询服务保障团队。全面衔接“三区三线”和国土空间规划,将采矿权、划定矿区、探矿权、油气采矿权纳入重点管控单元,指导精细开矿。
强化项目批后管理和服务。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工作的通知》,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建设单位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抓好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一审:邵梦洋
二审:罗亚楠
三审:李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