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生态绿色丰润发展底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16 06:13:00 来源:贵州日报

郑果

今年4月,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召开,明确在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

身处贵州这个长江上游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面对“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任,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用开发性金融智慧与方案服务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转型,久久为功筑牢生态屏障、增强绿色动能,让生态绿色丰润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的发展底色。

反哺“母亲河” 碧水尽长流

千百年来,赤水河在贵州大地奔腾436.5公里,滋养了灿烂的酿酒文明。

护一河碧水,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和治理意义非凡。

近期,遵义市习水县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正围绕“污水处理能力提升4.1万吨/天”目标,开启湖泊系统治理、山林生态修复各项工作,由点及面,全方位推进习水县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建设,提升城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立足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治理修复思路,结合质押+第三方担保增信方式,积极引入贵州省政府主导的生态环保基金,投贷联动助力项目实现15.8亿元融资,为探索金融支持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提供了示范案例。

当然,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政策性银行最不缺乏的,就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敢为魄力与耐力。

2015年以来,该行以32.2亿元资金助赤水河流域沿线6个生态环保项目兴工建厂、基建不断,加速形成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护岸修复、生态修复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局面,周边村庄的百姓看在眼里,对开发性金融“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硬实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立足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该行用好“谁污染、谁付费”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对桐梓县酱香白酒产业园区一期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投放1.5亿元,令其白酒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3000立方米/天,为赤水河流域“酿”造千亿级白酒产业再夯绿色基础。

反哺“母亲河”,除赤水河外,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我省最重要的“黄金水道”——乌江,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在这里,该行用85亿元信贷资金服务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我省迄今为止最大的水资源综合配置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建设,这个以供水和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库容达13.23亿立方米的项目,成为我省构建“一核四区”大水网、奋力推进水利“百库大会战”的关键性工程。

其强大的供水能力,覆盖毕节、遵义两市5个县区共计267万人,保障灌溉面积90.03万亩,从根本上解决黔西北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为沿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解决好了“水从哪来”的问题,是百姓心中“幸福甘霖”的来源。

开发性金融围绕水的作为,远不止于此。

2019年以来,该行围绕150项国家重大水利项目中的在黔项目,从项目规划源头入手,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融资,并从设计保证担保、抵押担保、供水供电收费权质押担保等方面,千方百计为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的项目优化信贷结构。

针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及其他水利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特点,该行将贷款期限最长拉至45年。其中,对于达产较慢的重大项目适当延长宽限期,大大缓解项目投产初期还款压力。

其设立的水利专项贷款,对符合认定的重大项目执行相关利率优惠,对符合民生条件的社会民生补短板水利项目再下调利率,无声中降低了项目融资成本。

有力的措施化作有形的成效。随着金融“闸阀”的越开越大,该行更多金融“活水”向“黔”奔涌,为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黔南州凤山水库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解决了资金问题,助贵州加速形成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大动脉,以及“市市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发展局面,筑牢了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水屏障”。

“水火风光储” 多元化发展

8月,炽热的阳光,连同碧空的湛蓝一起倾泻,落在贵州屋脊上的威宁群山,照进连绵起伏、蔚为壮观的蓝色光伏板,点亮了漫山的“光伏蓝”。

一份阳光,为地方带来两份收益。光伏板向上高效捕捉能量,光伏板下片片农作物长势喜人,成为增收致富、清洁能源建设共赢的“阳光银行”。

这步由中广核集团在黔布下的“先手棋”——光伏农业的落成,与国开行贵州省分行密不可分。

此前,该行与国开行深圳市分行“手足联动”,利用机制下增信措施,成功以13.72亿元融资支持,助中广核集团在此建设“农光互补”项目突破建设初期需资金难题,顺利落地光伏项目9个、新增装机90.8万千瓦,为我省长期绿色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这是该行遵循国发〔2022〕2号文件所擘画的“支持贵州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加快实施大型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目标,持续推动能源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一处落脚。

千禧年,“西电东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贵州成为这项战略工程的重要省份。

在新时代、新机遇下,该行将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择优选择、全力支持优质能源项目,近年来实现贵阳抽水蓄能电站、黔南抽水蓄能电站、威宁百万光伏基地等重点清洁能源项目授信90亿元,通过规划贷款、银团贷款等模式发放贷款10亿元,助力贵州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风生水起。

更为强劲、充足、可持续的“绿电”从此输出。仅去年,我省全年发电量2403.7亿千瓦时,电力保供综合成效为近年来最好。强大的供电能力,为我省“西电东送”跨越式发展、“黔电送粤”服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电力支撑,助贵州加速实现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改变。

而该行得益于自身在能源赛道上的“开疆辟土”,又向着高质量发展再踏一步。当前,该行已实现“风光水火储”融资全覆盖,能源领域贷款余额100%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其中2024年上半年完成投放能源领域贷款15.03亿元……

一切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背后,都是开发性金融的有备而来。

该行聚焦国发〔2022〕2号文件要求以及国开行总行《实施绿色低碳金融战略 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了“助力提升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支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重点任务,配套对应推进方案持续推进。

为确保各项任务在既定路线图、时间表里落稳落实,该行将清洁能源、绿色产业等指标纳入经营考核计划考核评价,让考核机制最大程度发挥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作用,从而加强工作指导性、时效性。

充分的准备下,该行紧抓我省能源结构转型政策机遇,自信抢抓“机会窗口”,积极靠前发力推动能源企业转型升级,为我省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油助力。

成效是最好的佐证。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多个“多能互补”综合能源项目累计授信150亿元,及时有效地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该行抽水蓄能、化学储能及清洁火电融资规模均位列全省金融机构首位,进一步夯实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主力行地位,助我省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奋力推进“双碳”目标的金融力量更加强劲。

连绵青山翠 林下“绿生金”

作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达63%,令这里绿得沉,绿得酣,绿得照人如濯。

此时的盘州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林业产业项目基地里,经过精心抚育的人工林海,如链带般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又绵延百里。群山间,树木枝干层层簇拥,果实重重叠叠,释放着丰收将至的喜悦信号。

“我有三个盼头,一是农作物长得好,二是供得起孩子上大学,三是生活有奔头。”盘州市英武镇马场村农民毛全仁掰着指头数来,话锋一转,又道:“通过国储林土地流转、林下种植经济作物、参与合作社种植管护,我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梦想都照进了现实。”

2018年,该行基于贵州林业在金融业中率先落下“第一子”,助国储林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6年来,该行发力于“拟支持国储林建设面积占全省国储林规划建设目标的66%”,用487亿元信贷支持了89个、共计726万亩国储林建设,项目覆盖全省49个国家级贫困县,授信金额、贷款发放均居全省金融业和国开行系统第一,令我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增量以及林业碳汇能力日益提升,林业“含绿量”更高。

要让林业“含金量”更足,该行配套开展林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养殖及森林康养项目,围绕石斛、皂荚等中药材以及毛竹、方竹、竹荪、花椒、茶、油茶等林下产业,刺梨、石榴、黄梨等水果种植产业,实现国储林配套经济林及林下经济建设60余万亩,有力促进了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在此背后,承载着开发性金融对绿色生态的执着与付出。

2018年,该行与省林业局成立开发性金融合作小组,签订《开发性金融促进贵州国家储备林及特色经济林建设合作备忘录》。

这份备忘录,带来“宜省则省、宜市则市、宜县则县、宜企则企”的“四宜”支持策略,以及速生丰产林与一般用材林结合、存量与增量整合、国储林与经济林及衍生产业融合、科学栽培与检查验收契合、林业与脱贫攻坚配合的“五合”项目策划指导思路。

随后,该行持续释放开发性金融政策传导作用,全程参与我省《关于加快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意见》等措施制定工作,并配套编制了该行支持我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融资规划,提供了更多遵循。

落实到具体的融资实践中,该行从减轻地方出资压力、完善信用结构方面考量,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

在政策性资金引导及撬动作用的“硬核实力”下,该行以组建银团贷款、拼盘贷款等方式,带动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服务国储林项目,进一步缓解项目建设“出资难”,实现了资金的放大倍增效应,推动林业走进我省更多金融行业的业务里。

2019年,该行开发了以“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为基础、开发性中长期融资为主体、政策性担保为保障”的“三位一体”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投贷保”,至今已帮助册亨县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建设项目、三都自治县国有林场国家战略储备林(一期)建设项目等多个林业项目打破融资瓶颈,降低融资成本,无声化解了“融资难”根本性问题。

该行积极奔走,协调地方政府发挥组织优势、保证项目质量等措施,逐步完善和推广省级增信、市州统筹、区县实施的PPP模式,并运用开发性金融+省担保公司增信,破解信用结构搭建障碍,形成又一股推力,为大规模支持我省国储林项目建设健全了融资机制保障……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下,我省“加快完成国储林建设1098万亩、发展林下经济219万亩,到2035年实现国储林建设2000万亩”目标加速推进。连绵的青山,郁郁葱葱,成了百姓永续利用的“幸福靠山”,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正越筑越牢、越来越绿。

(本版图片由国开行贵州省分行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6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微山农商银行:金融活水丰润“旅游名城”底色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立夏时节,踏入微山县,微山岛景区满目苍翠,微山湖水面碧波荡漾,湖水汩汩流淌,村庄内外草木错落有致,各色花卉争相绽放,稻田、河湖、村落相映成趣,一幅诗意盎然
2024-05-27 15:26:00
...增收28.8万元。蔡家桥镇华川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丰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白茶、油茶等2000余亩,年利润约50万元。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碳汇交易,实现“收益可持续”
2024-01-18 16:35:00
绿色是临夏最鲜明底色
...水循环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天蓝地绿水清成为临夏最鲜明底色。生态项目建设,只是我州悉心守护生态底色、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缩影。生态改善,让绿色发展释放更多生态红利。我州依托生态
2023-10-05 08:11:00
三亿六千二百万元贷款助力平昌守牢生态底色
...农发行巴中分行三亿六千二百万元贷款助力平昌守牢生态底色本报讯 近日,农发行巴中分行再投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1.2亿元,用于支持平昌县储备林暨森林康养基地项目。截至目
2023-09-07 08:13:00
工行重庆市分行:深耕绿色金融 擦亮生态底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6日 第 07 版)从垃圾焚烧发电到电厂环保迁建,从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到设置绿色金融专营机构,从绿色交通领域信贷投放到长江
2023-09-26 06:14:00
邮储银行安顺市分行:做好绿色金融文章 擦亮生态发展底色
...积极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持续擦亮安顺绿色生态发展底色,让邮储“绿”与生态“绿”交相辉映,走出一条绿色金融与生态发展“双向奔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来源: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一审
2024-03-07 14:52: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邱哲 朱丽 郭鎏近年来,江西省万安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兴县”战略,牢牢抓住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机遇,不断厚
2023-10-08 19:05:00
厚植生态底色 打造松原市“绿色”名片
...擦亮“绿色”生态名片
“绿色”是松原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2022年以来,松原市打破以往造林绿化各地各自为战、项目分散的局面,市、县党委政府统筹谋划,集中争取生态建设重大项目。
2024-05-23 10:57:00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5)建设绿美红河 让绿色成为最鲜明底色◆治“污”有力推进“一厂一策”和“一园一策”。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与提标改造。基本完成个旧、建水等地区固体废物及重
2023-02-18 03:5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聚焦马中企业家大会|杜芸:走进多彩贵州 携手共赢未来
8月13日上午,在第三届亚洲女企业家大会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绿色城市建设工作委员会会长杜芸围绕“走进多彩贵州 携手共赢未来”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2025-08-14 06:04:00
环评文件质量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生命线”。8月13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已全面展开环评文件质量复核专项检查,以严监管
2025-08-14 06:41:00
酷热的太原街头,瓜果飘香,烧烤摊滋滋作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然而,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背后,占道堵路、噪音扰民
2025-08-14 06:41:00
我省正在加快推进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76家符合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平台,总数据量突破100T
2025-08-14 07:12:00
民族乐器进乡村!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这场公益培训让葫芦丝声成群众“心头好”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近日,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在沟李村开展了“葫芦丝韵 心灵之音”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前来参与
2025-08-14 07:30:00
8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
2025-08-14 07:32:00
北京大学法学院网站8月13日发布《关于网传我院教师易继明相关情况的说明》:近日,网络上出现涉及我院教师易继明的相关信息
2025-08-14 07:32:00
榆林学院“升大”之路正在进入“最后一公里”——根据8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官网发布的《关于拟申报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
2025-08-14 07:32:00
项目攻坚看东营 | 东营河口汽车产业园综合体项目有序推进
编者按: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东营着力抓项目扩投资,积极培育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08-14 07:32:00
青岛啤酒点燃齐河夏夜 黄河大集焕新城市消费活力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锦艺 张斌 德州报道8月10日,齐河万达广场人声鼎沸,麦芽香气与麻辣小龙虾的滋味交织升腾
2025-08-14 07:33: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海河的桥:撰稿:谷悦拍摄:刘岩制作:谷悦刘岩监制:李华楠协助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红桥区文化馆
2025-08-14 07:36:00
多元治“废”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解
“无废城市”是一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
2025-08-14 07:44:00
宁滁高速南京段沥青摊铺全力推进
近日,宁滁高速公路南京段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人们加紧作业。目前,该路段沥青摊铺施工全力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完成摊铺任务
2025-08-14 07:44:00
全省29名(组)“新时代好少年”同台,3名来自南京——“冲着梦想的方向奋力奔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争做有志向
2025-08-14 07:44:00
南京印发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培育形成2个万亿级1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技术进步
2025-08-14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