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曲顺 青岛报道
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团队针对中小学教研中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教科研训分离、协同机制缺失等问题,先后与5个区域70多所中小学深度合作,历经20年形成了理论实践深度融的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教研新范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探索合作方式,形成专家参与单一学校的零散型协同教研
2006-2013年,以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和青岛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建设为契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鼓励专家教授走进中小学,发挥服务研究引领作用。基础教育专家开始通过讲座、听评课、挂职等方式与中小学协同教研。代表性合作是马勇军兼任附属中学副校长时期的主导式协同教研,其主持的“教学模式创生”和“单元核心集备” 等成果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成为后期协同教研重要基础。但这一时期基本是专家单打独斗的零散型协同。
形成专家团队,与多区域和学校形成松散式协同教研
2014年-2019年,基于实践成功经验,马勇军教授带领多位专家,通过横向课题、挂职、课题指导等方式,以诊断课堂问题,指导教学模式与教研方式为主要内容,与市南区、李沧区及30多所中小学校协同教研。助力区域和学校创生一批特色教学模式,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呈现出青岛的教学法改革特色优势。同时,针对理实相融和高校协同教研方式机制,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在国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个阶段开始组建团队,发挥不同专家优势,但协同计划性和组织性有待提升。
组建研究机构,形成与区域+学校的有组织协同教研
2020年至今,为加强与基础教育合作,青岛大学成立教育集团,组建基础教育研究院。一方面,与市北区全面合作,共建三所附属学校和基础教育研究院,形成“三校一院”合作模式。马勇军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在市北区推行“大单元全景集备”,创建SART区域协同机制,与市北区合作申报“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助力市北区成为全省协同教研典范。另一方面,马勇军教授通过在崂山区深度合作中兼任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委派教研副校长,聘请多学科导师入驻方式,构建附属学校协同教研联合体,引领附属学校跨越式发展。2024年,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又与山东省教科院和城阳区共建“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升级为省、市、区三级教研员参与的有组织多层级协同教研。这一时期,通过组建正式研究机构、得到官方支持和专项经费保障,提升了协同教研组织性、计划性与持续性,并通过区域协同与附属学校联合体资源共享、互动推进,形成协同教研新样态。研究团队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青岛市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成果不仅受邀在全国基础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上展示,还多次在重要会议中进行报告和交流,《现代教育》也约稿专刊登载报道。
有组织教科研是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高校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是新时代的发展方向,青岛大学在与基础教育协同教研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5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