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王朝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袭封的亲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14: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介绍了一位运气爆棚,最终以庶子身份袭封亲王的蜀王府第四任蜀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第一位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袭封王位的亲王是谁?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十二日,明太祖朱元璋最疼爱和器重的儿子之一:皇第三子晋王朱棡去世,享年41岁。这是继皇太子朱标去世之后,老父亲朱元璋受到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仅仅三个月之后,这位71岁高龄的一代雄主也离开了人世。

大概是知道自己身体已经不行了,朱元璋在朱棡去世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就重新册立了新的晋王。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丁酉,遣通政使赵彝持节往山西,立晋世子济熺为晋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七》)

由此,晋世子朱济熺就成为了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王位的亲王。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对于这两个身份,笔者需要做一些解释。

事实上在朱济熺之前,他的堂弟秦世子朱尚炳就成为了朱元璋诸孙之中第一个袭封的亲王。但是朱尚炳虽然是秦愍王朱樉长子,但并非秦王妃王氏(金庸武侠名著《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原型》所生,其生母是秦王次妃邓氏(卫国公邓愈之女),因此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嫡长子。

大明王朝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袭封的亲王

赵敏郡主的影视形象

朱济熺生于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他之前还有生于洪武七年(1374年)十月二十七日的皇太子朱标嫡长子朱雄英。但朱雄英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日不幸夭折,年仅9岁,可以不计入排序。因此称朱济熺为太祖长孙理论上也并没有什么问题,事实上日后这个身份还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另外老朱对于朱济熺晋王嫡长子的身份也非常认可,在册封颍国公傅友德之女为晋世子妃的册文中还特地予以强调。

(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己卯,册颍国公傅友德女为晋世子济熺妃。

册曰:朕君天下,封诸子为王。王嫡长子立为世子,必选贤女以为之配。

今朕第三子晋王棡嫡长子济熺,年已长成。尔傅氏乃颍国公友德之女,宜以缔姻。

兹特授以金册,立尔为晋世子妃。尔尚谨遵妇道,内助家邦。敬哉!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十四》)

洪武年代的晋王府:太子好兄弟,皇帝好帮手

朱济熺的父亲晋恭王朱棡不但和皇太子朱标的关系非常好,还是老父亲朱元璋的得力助手。连带着晋世子朱济熺和皇太孙朱允炆也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

棡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然性骄,在国多不法,或告棡有异谋。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

而在皇太孙册立之后,朱元璋对勋贵武将们大开杀戒。当时人在南京的晋世子朱济熺就充当了祖父和父亲之间的传声筒。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内使小驴儿等赍到世子启本: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九日早朝于奉天门钦奉爷爷圣旨:你写启本去说与你父亲知道,着安陆侯、商都督回来。他两个是无事的。爹爹说与他两个不要烦恼,比外公、凤翔侯一般好好的,教他回来。西凉侯他是知情的不要他知道。差人防送将来,不要枷锁他,也不要监他,只这般好好的防送将来。钦此。(《太祖皇帝钦录》)

这里交代一下背景,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朱元璋诛杀了凉国公蓝玉,同时下令晋王朱棡在山西处决了一大批勋贵。包括会宁侯张温(着王那里差的当人同郝进去将会宁侯并他的儿子都凌迟了;家人成丁的,也废了;妇女与晋府配军。—《太祖皇帝钦录》),徽先伯桑敬、安庆侯仇正(又奉圣旨徽先伯、安庆侯,这两个都废了。—《太祖皇帝钦录》)。随后在五月份朱元璋又通过朱济熺给晋王带话,里面提到了安陆侯吴杰和凤翔侯张龙还有朱济熺的亲外公永平侯谢成都可以过关了。但是西凉侯濮玙是蓝玉同党,那就在劫难逃了。

永乐年代的晋王朱济熺:四叔朱棣的眼中钉、肉中刺

四叔朱棣靖难成功后,此前一直作壁上观的晋王朱济熺立刻感受到了来自新朝廷的巨大压力。听说当朝新贵曹国公李景隆不断在朱棣面前挑拨离间,朱济熺恐惧之余,于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八月亲自来到南京朝见新皇帝朱棣。朱棣看到侄儿之后虽然说了一大通漂亮话,但其中句句带刺。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癸亥,晋王济熺来朝,赐书谕曰:吾与尔父皆皇考、妣所生,自少友爱深厚。尔为皇考、妣长孙,钟爱尤笃。今尔父虽逝,吾岂不知体皇考、妣之心为心乎?正图与尔共享富贵。且西北重镇,资尔控驭。尔居国年久,令誉已著。抚安藩屏,方有望焉。(《明太宗实录卷十一》)

大明王朝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袭封的亲王

燕王朱棣

“长孙”、“西北重镇”、“令誉已著”,如果我们把这几个关键词提取出来,就可以看出朱棣几乎毫不遮掩地说出了对于晋王的忌惮。事实上晋王府的实力也确实强大,永乐七年朱棣为了报淇国公丘福兵败沙漠之仇,调集天下兵马准备亲征。而晋王府当然也是朱棣薅羊毛的主力对象。

(永乐七年九月)己丑,敕江阴侯吴高选练晋王府护卫步骑万五千,各赐钞给行粮,皆以来年二月至北京随征。(《明太宗实录卷九十六》)

此后朱棣借着平阳王朱济熿(晋恭王朱棡第三子、朱济熺之弟)对朱济熺的诬告,在永乐十二年第二次亲征的时候将朱济熺召至鸡鸣山军营,随即将他连同晋世子朱美圭一起废黜。

(永乐十二年十一月)庚戌,降晋王济熺为庶人,俾与长子美圭同守晋恭王坟园。仍赐敕谕曰:尔谋为不轨,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论尔之罪,有不容诛。重念恭王手足之义,特全尔生,令守恭园。其闭门念念咎,杜绝外交。改过迁善,以保令终。慎之哉!(《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八》)

事实上朱济熺一案,就是个明显的冤案。根本原因在于朱棣自己以清君侧名义造反以后,小宗入继大宗,生怕自己百年之后有人仿效。而朱济熺论出身,乃朱棣三哥朱棡嫡长子,身份血统都要高于朱棣自己的儿子。论年龄,又是事实意义上的太祖长孙。这双重身份,足以让朱棣坐立不安。因此平阳王朱济熿的诬告,只是给了朱棣一个最好的借口而已。到了永乐二十一年八月,朱棣根基已稳,以朱济熺无罪被废十年,现在年届五十,生活困苦,甚为怜悯。于是命封其子朱美圭为平阳王,居平阳以奉养其父。

(永乐二十一年八月)乙亥,车驾次沙城,召晋庶人济熺及其子美圭至。

上从容谕济熺曰:昔守谦有罪,皇考以公天下之心,不得已废之,而不绝其后,仁义兼尽矣。尔父,朕亲兄,朕岂有恶于尔哉?尔怀不臧,屡戒饬不听,惟大义之司不容也。故免尔王爵,亦岂朕心所得已也?然十年之间,朕未尝忘尔。人孰无过,能改期善,尔勉之。今封尔子为郡王,俾尔享禄养以终身,其无恩以为怨。(《明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二》)

洪熙时代的朱济熺:来自堂弟朱高炽的温情

朱棣驾崩后,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昔日在做燕世子时候,曾经和朱济熺一起在南京同窗多年,二人之间感情深厚。朱高炽虽然深知自己父皇对于朱济熺忌惮的原因,但对这位无罪被废的堂兄总是充满了同情。因此朱高炽在继位之后给朱济熺写了一封信,里面出现了整个明朝历史上皇帝对于亲王都罕见的称呼:“兄王”。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乙酉,赐晋济熺书曰:皇帝致书兄王。念昔与兄朝夕同侍皇祖,同学讲习,又同饮食起处。兄弟之怀,夙夜惓惓。兹特送翼善冠二,金相玳瑁带一,...及令户部岁给米三千石,用展亲亲之情。(《明仁宗实录卷四》)

虽然朱高炽无法推翻朱棣的决定,但他还是通过给予朱济熺王者冠服,以略作弥补。

大明王朝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袭封的亲王

仁宗帝后

宣德时代的晋王府:差一点的灭顶之灾

朱高炽皇帝只做了一年不到就驾鹤西去,皇太子朱瞻基继位。朱济熺上书新君,希望能进京面陈,以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名。可惜他似乎没能理解堂弟朱高炽之所以敢于给予自己部分补偿,是因为他做了十多年的监国太子,心中自有底气。而朱瞻基显然还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威望,对于朱济熺这位堂伯,他和他爷爷朱棣一样依然心中充满忌惮。因此他在回信中虽然尊称朱济熺为“伯王”,但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洪熙元年八月)甲午,得奏复书曰:伯王前事,在皇祖太宗皇帝时具已明白,洞见幽隐。皇考仁宗皇帝德隆亲亲,宸章昭明,大公至正,其孰敢异议?更不烦至辩也。今宗支图,一从睿意报来。所谕欲面谕其事,姑且含容,未宜轻出。(《明宣宗实录卷八》)

此后朱瞻基接着汉王谋逆一案连消带打,将靠着诬陷朱济熺上位的晋王朱济熿废为庶人。但晋王之位,直到朱瞻基驾崩之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史载:“晋国绝封凡八年”。

大明王朝第一个以嫡长子身份袭封的亲王

宣宗朱瞻基

按理说朱济熿有罪被废,就应该重新立朱济熺为晋王,而基于之前笔者分析的原因,朱瞻基并不想这样做。此后朱济熺两次试探,都被朱瞻基给顶了回去。

第一次是在宣德三年,朱济熺提出想回太原亲自祭扫晋恭王陵园。但朱瞻基表示平阳到太原路途跋涉,这次可以允许朱济熺亲自过来祭扫,之后委派平阳王兄弟就可以了。朱瞻基是非常害怕伯父频繁回到太原,从而唤起太原军民对这位前晋王的美好回忆。

(宣德三年八月)癸未,前晋王济熺奏欲亲诣晋恭园祭扫,且诉济熿之恶。上复书曰:恭园祭扫,此伯王孝心,亦礼所当然。今亲诣之后,来岁可令平阳王兄弟代行。盖虑伯王春秋高,道途跋涉非易也。(《明宣宗实录卷四十六》)

到了宣德四年,朱济熺再次上奏,称晋王已废,晋恭王的神主牌无人祭祀,因此请求回太原以奉祀。朱瞻基头疼不已,最后搬出自己祖父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依然可以在北京祭祀太祖朱元璋,那么依此类推朱济熺也可以在平阳建家庙祭祀晋恭王。总之一句话,绝不能回太原。

(宣德四年九月)辛亥,复书伯王济熺,令于平阳建家庙。(《明宣宗实录卷五十八》)

正统时代的晋王府:朱济熺去世,晋府复封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朱瞻基驾崩。二月,这位折磨了朱棣祖孙三代的前晋王朱济熺终于去世了。新皇帝朱祁镇立刻下旨封朱济熺之子平阳王朱美圭为晋王。

(宣德十年二月)辛亥,遣驸马都尉王谊为正使、都给事中卜祯为副使,持节册晋恭王嫡孙平阳王美圭为晋王。致书平阳王美圭曰:今已封伯为晋王,仍居太原以奉曾伯祖恭王之祀,岁支禄米如旧。府中旧有房屋、器皿、田地、园林仍皆收掌。册宝续奉,先此驰报。(《明英宗实录卷二》)

结语:朱济熺这位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袭封的亲王,其人生可谓少年得志,中年悲苦,老年寂寥。而这一切,都源于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祖孙三代对于他晋王嫡长子和太祖长孙这双重身份的忌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朱棣能够篡位成功,到底是谁的错?
...璋的第四个儿子,而且还并非正室所出,按照明朝恪守的嫡长子制度,无论如何这个皇位也轮不到朱棣,但最终坐上这个位置的却是他。在朱元璋膝下的26位皇子中,朱棣的性格与朱元璋最为相似
2023-02-19 20:19:00
...期望,便可知此为无妄之说。朱元璋出身微末,27岁才得嫡长子朱标,对其自幼严加教育、寄予极大希望。朱元璋登极之时便以十四岁的朱标为皇太子,以心腹大臣李善长、徐达等兼领东宫职务,
2023-08-18 15:41:00
聊聊明朝那些由藩王继位的皇帝们,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妃。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驾崩,由其嫡长子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当年二月,8岁的朱祁钰被册封为郕王。英宗对郕王这个弟弟很好,又已经有了三个儿子,这皇位
2023-06-19 10:41:00
朱元璋最大的败笔是大封朱氏子弟,庞大的宗室让大明不堪重负
...处,成为帝国统治的基石。按照朱元璋的设计,除了皇帝嫡长子即为皇储之外,朱元璋的其余儿子皆封亲王,官服一品。亲王以下,其嫡长子“世袭罔替”亲王爵位,其余儿子皆封郡王,官服二品;
2022-12-11 14:17:00
...”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之后,洪武皇帝亲自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破坏。在朱棣当政的整个永乐朝,对嫡长子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朱棣的另外两个儿子汉王朱高煦和
2024-06-01 18:23:00
介绍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的宗室政策
...明仁宗实录卷四》朱济熺剧照 朱济熺是谁?晋恭王朱棡嫡长子、太祖朱元璋长孙,是朱棣费尽心机才打倒的人物。现在皇帝将朱济熺称为“兄王”,让当年靠着诬陷这位前晋王上台的现任晋王朱
2023-02-03 13:56:00
明朝皇储之争:英宗、代宗与宪宗之间的权力角逐
...就一直坚持采用儒家传统宗法制度中的“父死子继”、“嫡长子承袭”、“无嫡立长”原则,这也是大明皇室得以维系统治天下的法统之所在。从明太祖起,历代大明皇帝都遵循“国家建储,礼从长
2024-02-14 17:48:00
沈简王朱模原本是开拓东北的亲王,最后变成只知风花雪月的废材
...世,享年51岁,谥曰康。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沈康王嫡长子沈世子朱幼㙾袭封沈王。这位沈世子在还没袭封之时,就以父康王"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的理由,请朝廷在坟外复赐空
2023-01-15 21:48:00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将权力传给朱允炆,考虑到哪些政治因素
...世,但他留下的几个儿子似乎成了朱元璋新的希望。其中嫡长子朱雄英原本最具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只因八岁便英年早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标与王妃常氏诞下嫡次子朱允熥。然而让朱
2024-02-28 1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8旬老兵义务守墓57载 希望孙辈继续守下去
大皖新闻讯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有一处烈士墓。今年89岁的退伍老兵王茂贵已经在这里守了57年。8月28日上午
2025-08-28 15:53:00
日照市莒县举办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书画展
鲁网8月28日讯 (记者 谢文明)翰墨忆抗战,丹青敬先辈。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8月27日,日照市莒县在莒州博物馆举办“翰墨丹青绘同心”书画展
2025-08-28 16:12:00
陈壁生在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鲁网8月28日讯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首先我谨代表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欢迎大家来到潍坊
2025-08-28 16:12:00
免费!今起开放!就在福州西湖!
好消息!今起,西湖桂斋重新对市民开放啦!在福州西湖公园西南隅、荷亭旁藏着一座福州市级文保单位——桂斋,它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丁忧在榕的林则徐与福建布政使程含章
2025-08-28 17:25:00
王纪卿的《中国血:抗战十四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以宏阔的史学视角,将中华民族1931年至1945年的抗争史精心提炼
2025-08-28 18:09:00
快板再现抗战奇迹
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创作快板书《夜袭阳明堡机场》的灵感源于抗日战争时八路军用简陋的武器装备创造的军事史上经典战例。1937年10月19日
2025-08-28 18:09:00
好“豫”知时节·七夕丨打卡!以爱之名
大河网讯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千年以来,七夕的月光静静流转,映照中国人心中最柔软也最执着的浪漫情结——它不只是鹊桥相会的缱绻传说
2025-08-28 21:4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
2025-08-28 22:44:00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