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舞台设计如“彗星宇宙” 服装道具让人惊艳
音乐剧《大彗星》预演初现真容
百老汇音乐剧《大彗星》日前在上海预演。■受访对象供图
■劳动报记者 马亚会
“托尼奖”获奖作品、百老汇沉浸式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全新制作版即将于1月13日在沪首演。日前,该剧亮相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预演,升级版的舞美、灯光、音响、服装等初现真容,感染力十足的歌曲、动人的救赎故事,还有沉浸式的观演效果,也成为新版《大彗星》的惊喜亮点。
独特的沉浸式舞台
让人眼前一亮
灯光亮起,火树银花的星环舞台点亮1812年的宫廷舞会,大幕徐徐拉开,独特的沉浸式舞台让人眼前一亮。众所周知,《大彗星》的初始创意来自编剧和词曲作者戴夫在俄罗斯采风时涌现灵感的小酒馆。所以,无论是外百老汇版本还是后来的百老汇版本,该剧舞台都是餐馆式布置。
但此次上海版本的舞台制作,设计师吴弼泳却另辟蹊径,从彗星轨道中寻找灵感:整个舞台从上到下,由一个又一个红色的圆圈组成,观众按照剧中四大家族分坐在四个圆中,簇拥着主舞台的两个圆,就像身处宇宙之中。而演员游走在一个个轨道上又恰似星际穿越,创意十足。
不仅如此,吴弼泳告诉记者,为了支撑他的“彗星宇宙”,此次《大彗星》舞美的所有悬挂部分都不使用剧院原有自动化设备,而是重新整体安装了66个数控葫芦和百米母架结构,以满足舞美装饰和硬件部分15吨的总重量需求。这其中,空中悬挂的5个圆形装饰就重达12吨,此外还有2吨的硬件设备和1吨的水晶吊灯。
为了对应耀眼的舞台,《大彗星》的服装和道具同样让人惊艳。据了解,此次演出的时装化戏服共有近200套,其中女主角娜塔莎一人便有6套,每位群演也都有3套不同风格的戏服。每次演出前,剧组的5名妆发师要马不停蹄地工作总计近10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妆发造型。
道具包括了200余张凳子、500余册书籍、800余封书信、1架定制钢琴,还有羽毛笔、火柴盒、镇纸、道具木箱、蜡烛、茶具、酒瓶等道具2000余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道具需要用近30辆货车运送装台。
夺目的舞台
离不开高科技的助力
当然,夺目的舞台离不开高科技的助力。记者注意到,此次全新制作的《大彗星》在灯光音响上全部采用了追踪技术。比如为了对应舞美、人物,同时处理一些特殊效果和氛围,这次的《大彗星》使用了将近80台全新的切割灯具设备,还有目前国内新推出的4台追光云台设备和近100台进口摇头染色大功率灯具。
“工作量比百老汇大太多了,作为一部一唱到底的音乐剧,全场灯光的CUE点接近600个。”灯光设计李博文坦言,以往做到500个CUE点的音乐剧都属少数,《大彗星》的数量让人震惊。
音响同样如此。除了65个悬挂音响点位布满舞台前后左右,此次上海版本更是用上了10套TiMax声音跟踪系统。音响设计尼克·库尔忒斯和布瑞登·阿尼斯表示,在同一个空间中,如何平衡家族席中的观众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和台上演员返听的需要,是技术上的一大难点。
利用声音跟踪系统,“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变声源,让观众相信声源来自演员或乐队所在的地方,以便自己有被演员们包围着的沉浸感,对于坐在家族座位的观众来说,这更是绝佳的体验。”同样,对于处于彗星席中的观众,音响的精妙设计也拉近了他们与舞台之间的距离。
从预演效果来看,所有这些创新探索和精致表达都赋予了《大彗星》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也让观众沉浸其中。据悉,2024年1月13日至3月3日,音乐剧《大彗星》将在前滩31演艺中心大剧院正式开启亚洲首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