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丹北镇宝山村:
“原汁原味”擦亮乡村“美丽底色”
本报通讯员 曾丽萍 王心怡
“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盛夏时节,走进丹北镇宝山村徐家自然村,只见一座原汁原味的美丽小山村映入眼帘。
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徐家村,四面环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徐家山石矿的开采,村里在原有土路的基础上修建了砂石路。本世纪初,村里在砂石路面上加了水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头水泥路,直到现在村里的石头水泥路一直保留着,成为这个村的特色乡村路。从2008年开始,徐家自然村抓住丹阳市统一关闭采石宕口的时机,开始大力治理环境,增植补绿清理卫生死角,让徐家村旧貌换新颜。
15年来,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徐家自然村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尽量保持“石头水泥路”“石头屋”、古庙宇等原生态村景,通过清垃圾、治污水、净化庭院,以贴合群众意愿的治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质量,让小家园重现青山绿水。
徐家自然村没有健身广场,宝山村委会决定将徐家自然村村口的废水塘充分利用起来,打造健身小广场,这样一来,不仅村民可以在这里休闲健身,也能作为游客进村游玩的临时停车场。
环境整治中,卫生死角的治理是难点。为此,徐家自然村推行“小菜园”制度,就是在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提倡村民自建“小菜园”,这方由闲置土地打造而成的“小菜园”,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小天地”,成了徐家自然村人居环境里别样的景观。
“‘小菜园’制度的推行,村庄的治理模式也由之前‘村委带着村民干’变成‘村民主动要求干’。”宝山村党支部书记殷国平说,现在,村民们自发在门前屋后种植了枇杷树、梨树、柿子树、银杏等各种实用性果树。记者在现场看到,全村家家户户门前的果树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环境整治过程中,最难改变的是村民的观念。通过村干部带头干,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以工代酬,通过不断宣传引导,帮助村民转变思想,现在,全村村民已经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转变。
“徐家自然村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在山坡上建立的村庄,海拔很高。相传,这个村的地平线和古运河畔第一塔——万善塔的塔顶高度一样高,所以村子相当于建在万善塔顶。”该村相关负责人说,整个村落呈梯形分布,房子层层叠叠,交错有序,青山巍峨,绿水缠绵,这独具特色的阶梯村景、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城市市民前来参观游玩,只因它犹如山水之间的一座世外桃源。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宝山村的最大优势。”殷国平说。接下来,宝山村各自然村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行整治常态化,继续发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推动人居环境进一步精细化治理,以实际行动共同把宝山打造得更加美丽、和谐、宜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