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辟谣:这5个食品安全谣言,如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请别再相信了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2 11:00:00 来源:双子坐

网络谣传中,像食品安全这种“舌尖上的谣言”占45%,可谓网络谣言发生的重灾区,现在我们就揭露以下这5个热传在朋友圈里的食品安全谣言的真面目,请大家不要再相信了。

辟谣:这5个食品安全谣言,如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请别再相信了

谣言1:空心菜最容易含有重金属

蔬菜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当然会含有微量的重金属,但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空心菜就容易含有更多的重金属,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蔬菜,都是符合食品标准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会有危害。

辟谣:这5个食品安全谣言,如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请别再相信了

谣言2:耐撕的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

紫菜本身就富含胶质,如果浸泡的水温不够,或是浸泡时间不充分等原因,就可能导致紫菜,不好撕断,嚼得费劲。干紫菜遇水后会吸水变软,而塑料袋怎么浸泡也不会吸水,而且塑料遇水后表面会凝结出现小水珠,从这就可以看出区别。再说了世上无亏本的买卖,塑料本身价格不便宜,如果费劲做成可以当紫菜的样子卖,这价格可要比真紫菜还高了,没有哪个造假者笨到自己贴钱做买卖的。

辟谣:这5个食品安全谣言,如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请别再相信了

谣言3:香蕉浸泡不明液体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纷纷转发一个“香蕉浸泡不明液体”的视频,香蕉先在一种乳白色的液体中浸泡后再包装,发运。然后就有不少网友说这不明液体是有毒的。其实这种液体只是保鲜剂,完全符合食品标准,具有降解快,杀菌,低毒性的特点,是国际上认可的,对人体没有危害,可以放心食用。

辟谣:这5个食品安全谣言,如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请别再相信了

谣言4: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肉松和棉花,一个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肌肉纤维,一个是由纤维素构成的植物纤维,这二者完全不相关。肉松和棉花虽然表面上看都很松软,但肉松入口即化,棉花是怎么也嚼不烂的,没有哪个商家会造假造的这么离谱,太容易被发现了。

辟谣:这5个食品安全谣言,如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请别再相信了

谣言5:桃子西瓜同食会致命

辟谣:这5个食品安全谣言,如今还在朋友圈里流传,请别再相信了

以上就是目前还在朋友圈里流传的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别被这些谣言误导了,甚至因为误信谣言,而影响到了自身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不过,在火爆销售的背后,这些美食也存在无证经营、无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难以维权等隐患。私房美食受青睐春节期间,市民王娟的女儿吵着要吃红薯丸,但王娟本人不会做。正在这时,她发现
2023-02-21 03:59:00
...,圈里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圈里乡中心小学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视察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听取了学校负责人对学校食堂管理的汇报。通过现场实地查看、翻阅管理台账、与工作人员交流
2023-02-28 11:28:00
“舌尖上的谣言”也是一种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直备受关注,但食品安全谣言屡禁不止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近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上
2024-03-07 16:08:00
孙宝国委员:建议强化食品安全谣言整治力度
...方便面24小时不消化”“喝牛奶致癌”……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被反复炒作,屡禁不止。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告诉人民网记者,今年全国两会
2024-03-08 14:18:00
“吃得起”已经走向“安心吃” 食品安全谣言止于行业不断进步
本文转自:金羊网食品安全已成为国人普遍关心的话题 新华社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程行欢烟火气回来了。食品与餐饮消费近来出现了大幅增长,吃好喝好都显示了消费信心正逐步恢复,这与今年“
2023-03-15 11:04:00
...技术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近日共同发布“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为公众澄清零添加、草莓农药残留等说法背后的真相。这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连
2023-01-13 07:36:00
...转自:张家界日报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王妍)日前,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2022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改革典型创新举措的表扬通报》(湘食安办〔2023〕4号),我市
2023-02-21 08:44:00
湖北成立食品安全辟谣联盟
...12月16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广大消费者辨别谣言能力,湖北省成立食品安全辟谣联盟。成立仪式现场。吴采平/摄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
2024-12-16 16:08:00
遏制科普类谣言亟须专业和法治双拳齐下
...言亟须专业和法治双拳齐下赵姜近期,有自媒体挑起外卖食品安全的话题,炒作“外卖黑勺是最脏的”“一年点外卖近300次,小伙被查出胃癌”“外卖中的微塑料两小时就可进入大脑”等似是而
2024-03-26 00:2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儿童常“脾常不足”易招来湿气?中医教您这样做
排不完的毒,祛不完的湿;补不完的气血,上不完的火。夏天久居空调房,秋天迎来多雨季,突然发现孩子舌苔厚、大便黏腻不成型,是不是孩子也湿气重
2025-09-11 07:59:00
普通人定期洗牙有必要吗?口腔专家:非常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邓旭亮介绍,食物残渣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清洁
2025-09-11 07:59:00
请领取您的健康福利:免费筛查5年!贵阳市公卫中心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启动!
为关爱女性健康,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符合条件的女性可免费接受5年期的多项筛查
2025-09-11 00:17:00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
关注肿瘤患者康复期:探访四川友谊医院无陪护支持服务
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尤其在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虽无需ICU级别的生命支持,但仍需专业、密集的护理,这使得许多无法全程陪护的家庭面临现实困境
2025-09-10 11:20:00
本市拟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试点
昨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召开,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主题,系统展示北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新成果
2025-09-10 11:25:00
全市第三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落地大兴
“有了落地大兴的创新站,我们企业无论是工艺规模扩大还是原料前处理等流程,有了前置沟通渠道,审批效率将大大提高。”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华如是说
2025-09-10 11:25:00
年轻人自学心理咨询应谨守专业边界
唐传艳当下,一些年轻人选择“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他们希望通过自学踏上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媒体近日调查发现,目前线上线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自学渠道和资源
2025-09-10 1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