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朋友圈成了“营销圈”,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里做起“熟人生意”,不仅卖衣服、化妆品等,还售卖自制美食。
几张诱人的美食图片配上“零添加、独家秘制、安全放心”等字眼,这些以私房美食为名的食品以其独家性和独特性快速在微信朋友圈里传播。特别在春节、中秋节这样的节假日,甜品、卤味、私房菜等更是热销。不过,在火爆销售的背后,这些美食也存在无证经营、无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难以维权等隐患。
私房美食受青睐
春节期间,市民王娟的女儿吵着要吃红薯丸,但王娟本人不会做。正在这时,她发现小区业主群里有人以私房的形式兜售“手工丸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娟加了这个人的微信。付过款后,对方按约定时间送货上门。
据了解,在微信里购买食品非常便利,通过微信红包或者转账等就能完成下单,然后自提或由商家送货上门就完成交易了。
市民刘思慧也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购买美食。“比起工业化的量产食品,这种私人定制、上门送货的更贴心。”刘思慧说,微信朋友圈里的人基本上都互相认识,她相信朋友们亲身体验过后的评价,“毕竟这真实得多。”
微信朋友圈里的美食,售卖主要靠朋友的转发和顾客的口碑。而顾客了解这些美食,也主要通过店主的描述和朋友的“广告语”。除了口头承诺外,不少店主每天在微信上发自己采购食材、制作过程、成品图片等,并配上文字介绍和心得,以增加亲切感和可信度。
朋友圈成销售主阵地
但是,在大饱口福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微信朋友圈美食的安全问题。照理说,开实体店必须持有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而且硬件设施要过关。在网上开食品店,除了有货源,还得提供相关的备案凭证。而在微信朋友圈,似乎只要有点手艺、会拍照、有一部手机就能做生意,分分钟就能开启销售模式,起步的门槛实在太低了。“他们到底用什么食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制作,卫不卫生?这些我们都看不到。”家住新城国际小区的侯晓燕说,她会在微信朋友圈里买蔬菜、水果,但是不买私房食品。
2月13日,记者在所住小区的业主群里联系了一位经常售卖虾饺、包子等面点的网友。这位网友告诉记者,他尝试在微信朋友圈里销售食品,主要就是售卖成本低。由于订单量较大,有时需要请家人帮忙。他表示,只要在微信里打开销售局面,通过口碑宣传,发展速度会非常快,他一天可以接到30多份订单,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当记者问及是否了解食品行业的从业规定时,他表示不了解。他坦言,以前曾计划在外卖平台上出售自制糕点,但是这些平台审查严,要求他提供一系列证件,所以就转向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
记者了解到,这些私房美食大多为个人在家做的,没有实体店铺,经营者甚至没有食品行业的营业资质,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擦亮双眼确保食品安全
这些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私房美食虽然满足了消费者追寻、挖掘民间美食的心理,但很容易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目前,在微信朋友圈里销售的自制食品往往在熟人之间传播,消费者添加商家的账号之后就可以支付,然后坐等食品送上门。这种自制食品既对正常的餐饮行业造成冲击,又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隐患,还对监管提出严峻挑战。
“这些在微信里出售的自制食品由于经营地点私密零散、食材来源不明,使得监管、取证难度较大,消费者事后维权也十分困难。”我市律师黄威告诉记者,微信朋友圈售卖食品的行为,很难界定是经营行为还是仅仅和朋友分享食品。如果确实是经营行为,那就违法了。但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和隐秘性,这方面的监管存在一定困难,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不容易找到相关证据。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维权会相当麻烦。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在微信里销售食品没有相关的监管依据和标准,尚处于法律空白阶段,因此建议消费者尽量向证照齐全、资质合格的经营主体购买食品,确保来源可溯、安全可控。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活跃在监管空白区的私房美食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会比较困难。记者提醒广大市民,在选购食品类商品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