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20:5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郑庄公排除国内的威胁,遏止了亲弟弟共叔段策划的政变。

这一篇我们回归到春秋诸侯列国间的争衡,来看一看郑庄公如何成为春秋初期的"小霸"。

郑、卫两国的恩怨

共叔段的儿子公子滑在政变失败后逃到了卫国,这就让卫国多了一张对付郑国的手牌。

卫国在这个时候,正是

卫桓公

当政时期。

个人认为,对于卫国而言,

共叔段

虽然在郑国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但给予

公孙滑

一定的政治庇护,这似乎是符合卫国的利益。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其一,卫国可以通过扶持公孙滑继续扰乱郑国的内政;

其二,假如日后公孙滑发动的政变成功,那卫国这个新政府的扶持者就能从中捞取更大的好处。

公元前722年前后,卫国替公孙滑发兵,攻进了郑国的领地。

这代表卫国反对郑庄公的政权。

至此郑、卫两国的矛盾升级,双方在边境展开了多年的军事较量。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卫国的内乱

虽然卫国先发制人,但在讨伐郑国期间,卫国国内却发生了两次政变。

这让之后的历史走向又变得曲折了许多。接下来我们就来挨个梳理。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第一次政变:州吁杀卫桓公

卫桓公

率先对郑国发难。

但他没有料到,自己被同父异母的弟弟

州吁

[xū]所杀。

州吁年幼时喜欢搬弄武事,得到他父亲的宠爱。

卫桓公刚即位时,州吁因为骄横被罢免,逃亡到了国外。

公元前719年,州吁联合流亡在外的卫国人,杀死了卫桓公,夺取了君位。

为了打消卫国内部反对自己的声音,州吁希望借讨伐郑国,为自己立下威严。

因此,州吁延续了对郑国的战争。

他拉拢了宋、陈、蔡,联合对郑国进军施压。

郑国寡不敌众,联军包围了郑国的东门五天才撤退;

几个月后,卫国又叫来了宋、鲁两国,再一次征讨郑国,郑人溃败。

这一时期郑国被诸侯联军所压制。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第二次政变:石碏借机杀州吁

州吁想利用对外征战的方式来掩盖内部对自己的不满,以此来换取政权的稳定。

可惜,他的计划没有顺利进行。为了解决内部的问题,州吁找到了自己的手下

石厚

帮忙。

石厚

的父亲叫

石碏

[què],他是卫国曾经的大臣,不过此时已经告老还乡。

州吁想借石厚从石碏那里求得立君之道,这看上去是一步走得很稳的棋。

但石碏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卫桓公年轻时的保护人。

石厚凭借父子关系去请教石碏,但对于石碏而言,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石碏在血缘、立场问题上,选择了后者。他要铲除这个杀了卫桓公的政治敌手。

石碏一面告诉自己的儿子:"想要得到政权,就需要得到周天子的承认。目前卫、陈两国关系不错,而陈国又受天子的宠爱。所以可以去请陈国当中间的搭线人,这样就可以达成目的。同时,石碏又借自己老臣的身份,派人联系陈国,说:"州吁与石厚是弑杀国君的罪人,请斩杀他们。就这样,石碏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场,借陈国杀了州吁;他的儿子石厚也受到同样的下场,这就是大义灭亲的典故。

随后,卫桓公的弟弟

卫宣公

即位。

郑国走向独强

郑VS卫、宋

我们再把目光转回郑国。这个时期,郑国真正的敌人其实只有卫、宋两国。

郑与宋的恩怨就像郑与卫的一样。

由于宋国保留商朝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当时

宋穆公

把君位传给了哥哥的儿子

宋殇公

,而把自己的儿子

公子冯

送到了郑国。

郑国想干涉宋国的内政,于是协助公子冯回国称君。因此郑、宋两国就结下了恩仇。

不难看出,这一阶段,卫干扰郑的政权;而郑干扰宋的政权。

卫国连续遭受两次内乱,这给了郑国展开反击的机会。

公元前718年,郑庄公派三军逼入卫国境内。这一次卫国失去了联军的协助,败倒在了郑国的军队面前。

宋国内乱

紧接着,郑国以"不共王职"的罪名,对另外一个敌人宋国也下手了。

在郑与宋的交锋中,郑国凭借自身军队的强大,把宋国压得喘不过气来。

宋国连年战败,导致国内人心惶惶,国民对战争十分厌倦,反对宋殇公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宋国政权存在的隐患。

不久后,宋国内部的大臣之间起了矛盾。

华督

散布谣言,宣称

孔父

又在提议对郑国出兵。

由于宋人已经处在了战争的阴影中,华督的话导致宋国陷入恐慌。

在煽动民怨之后,

华督

借势不仅杀了

孔父,

为了自保他还杀了宋殇公。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混乱之中,

华督

又顺势向郑国表露出想拥立

公子冯

为国君的意愿,这是主动向郑国示好。

就这样公子冯回到宋国即位,称为

宋庄公

。而华督又私下贿赂郑、齐、鲁,让这三国支持他当宋国的宰相。

郑、宋两国的矛盾暂时告一段落。

再后来,郑国与鲁国交换了土地重修于好。

此时郑国在中原地区一家独大,陈、宋、鲁、齐等国都开始向郑亲近。

诸侯与天子的对抗

郑庄公凭借其特有(靠近周室)的地理位置在中原得势,随之他在周室朝堂上也展露出野心。

先前,郑庄公在周室也担任着要职,掌握不小的权柄。

《左传》记载,当时

周平王

为了限制郑庄公的权力,私下提出要分走庄公的职权。郑庄公得知后找天子对峙。

周平王显然是忌惮郑庄公,他当面否认了这个说法。

同时周平王为了让郑庄公满意,居然还提议周室和郑国互换太子,作为对方的人质。

这可是天子自降身份,与诸侯平起平坐。周室此时已经衰落到了这个地步。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

周桓王

即位。

新的天子不像平王那样买郑伯的账。

周桓王不用礼遇对待郑庄公;庄公为了宣泄不满派兵去收割周境内的麦子。这就让周室与郑国产生了间隙。

接着,桓王又把朝政大权交给了南虢国的国君。这等于是剥夺了郑庄公的实权。

郑庄公便不再朝见周王。周与郑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为了挽回自己的尊严,召集蔡、卫、陈三国的兵,同时亲率京师,向郑国进军。

此时正处于强势阶段的郑国,面对王师并没有表现出对于王室的畏惧。

在繻[xū]葛,郑国军队列阵三路,摆出"鱼丽之阵"来抵御浩荡的联军。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不过,周王召集的诸侯因国家内部问题士气不高,欠缺作战能力的破绽被郑国的大夫发现了。

随即,郑人率先从侧翼击退周王师两支实力薄弱的军队,接着三军再合围中路周桓王的部队,在繻葛把王师杀得大败。

天子在繻葛之战折戟,周室的颜面彻底扫地。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短暂的霸业

公元前706年,北戎侵扰齐国,

齐僖公

请郑国搬救兵。

郑国便派

太子忽

率兵到达前线与北戎作战。

很快,北戎被郑人击败,这代表着庄公时期的郑国走向了最强盛的顶峰。

郑国因战胜王师,把天子捏在手中,变得更加恃强凌弱。

不久后,郑、齐、鲁三国结盟。

在之后的两年里,郑国以诸侯不听天子的话为由,召集盟军先后对宋、许两国进攻。

虽然宋国找陈、蔡两国对郑国发起反击,但他们毕竟是小国,无法对郑国产生什么威胁。自家的军队还被郑国俘获。

而许国这个既靠近郑国,又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国家,更是没有招架之力。联军乘此机会,啃食了周边列国大块的地盘。

春秋列国相继发生内乱,郑国是怎么称霸的?

不过,郑国展现出来的强大,也仅仅体现在郑庄公这一代的身上。

庄公死后,郑国又因为君位争夺问题发生了内乱。

由于政治联姻,庄公有多个来自不同国家贵族的妃子;

而这些带有异国血脉的妃子又生了儿子;

在血缘的凝聚下,庄公的儿子们就与其余诸侯间接产生了一种亲近的关系。

虽然有嫡长子继承君位的制度,但郑国几个公子的背后其实又有不同的国家给予支持;

随着庄公的去世,一些诸侯就策谋插手郑国的内政。

列国将势力注入到郑国,最终导致了郑国从内部溃裂,无法延续自身的强势。

在之后的争衡中,东边的齐国展露出了锋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郑国夹缝求生:晋楚争霸下的外交风云
...提前转移封地到洛邑附近,再到郑庄公成为春秋小霸主,郑国发展的很顺利。但是随着郑国发展到一定程度,郑国的位置限制了它继续发展下去,后来还成为郑国的一个痛点。因为郑国正好处于晋楚
2024-03-07 12:25:00
郑国的崛起与衰落:周朝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陪他一起死的,还有郑桓公。郑国,是一个很年轻的诸侯国,周宣王二十二(公元前806年),被封于今陕西凤翔县雍水以北地区,而郑桓公就是郑国的首任君主,他是
2023-12-28 11:40:00
齐国的称霸少不了文姜和宣姜 的功劳
...了短短一年,齐国全力攻打纪国,纪国灭亡。在这个时候郑国国内也发生了内乱,郑国中原小霸主的地位一去不复返。齐襄公乘机扶持了郑子婴当郑国的国君。此时,中原群龙无首,而齐国实际上已
2023-11-22 07:42:00
周王室的衰落:郑国的挑战与周桓王的求援
公元前715年的温县相会,郑国撕毁盟约,大战宋国,由于宋国的失败,鲁国的内变,齐、鲁等国都与郑国的交好,使得郑国在中原地区日益势大,周围各诸侯国都很惧怕它,于是郑国就开始骄横起来
2023-10-25 08:13:00
春秋历史之郑国的兴衰
...王,将国度镐京附近的郑地,封给自己的弟弟姬友,建立郑国。姬友就是郑国的第一代国君郑桓公,当时的郑地并不是今天郑州一带,而是在现在的陕西渭南华县一带,当时属于王畿之地(即周王室
2023-07-08 14:55:00
犬戎和郑齐楚秦,谁为周朝灭亡负责
...骊山下,西周灭亡。第二年,包括西申国、鄫国、许国和郑国等诸侯国立了周幽王的儿子宜臼为新的周王,也就是周平王。不久之后,周平王在晋文侯、郑武公和秦襄公的护送下东迁到了洛邑(今河
2024-06-16 15:51:00
郑武公与郑庄公:两代郑国君主的雄心壮志
...主,甚至是第一个敢于挑战周王室的权威,这个国家就是郑国。郑武公的雄起大周王朝的鼎盛时代在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阳而画上了句号。之所以周王室会进行迁都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为主要是西
2024-04-13 06:41:00
郑国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形霸主
...天子之上,称霸于诸侯之间的居然是后世之中毫不起眼的郑国。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也就是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姬友是在周宣王二十二年被封为郑伯。周幽王时,姬友
2024-03-13 13:29:00
郑武公到底有多大的野心
...平乱。郑桓公当年只是为郑武公赢得诸侯封君之位,拟定郑国东进战略,并没有在东部地区采取更多的具体措施,真正的郑国建立者,正是这位郑武公。历春秋战国时代,边陲国家和部落,多半都要
2022-12-23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