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
□ 任崇喜
这个季节,行走在乡野的池塘和小河旁,能幸运地与菖蒲相遇。在阳光下,在煦风里,在水光的映衬下,那一丛丛润泽青碧的扁叶,修长挺拔,如剑,如戟,洋溢着一股威仪凛然之气,集合在一起,向人展示着无限活力。
菖蒲,是水边最早发芽的草本植物,临水而居,寂然生长。《吕氏春秋》上记载:“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菖蒲葱郁地生长在水中,汲清流而茂盛,成了风雅之物,可以托物言情。“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君似菖蒲草,我身是水菰。溪边常并茂,永不别菖蒲”“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那诗句里,柔如水、韧如丝的绵绵情感,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思与向往。
人们这样赞美菖蒲:“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传统的中国文人,以特别的方式表达着对它的青睐。“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他们把菖蒲庄重地移植到身边——在书桌旁放置,日夜相伴。苏轼就很欣赏其“苍然于几案间”,且能“忍寒苦,安淡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这位名声赫赫的大文学家,为了养好菖蒲,竟然“取数百枚,以养石菖蒲”。据说,只要清水不涸,菖蒲可数十年不枯。
“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古人认为,其花主富贵,使人延年益寿,把菖蒲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平素吸取天地间的灵气,立身于塘畔沟旁,是能入得烟火平实的雅。
《本草图经》曾这样描述菖蒲:“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据传,春秋战国时期,铸剑鼻祖欧冶子曾受到菖蒲的启发,铸就了“纯钧”宝剑。一阵风起于水波之上,那些直挺挺的叶子随风而动,如一支支宝剑纷纷出鞘,泛起一道道凛然的光芒。
农历五月,古代称之为“恶月”。此时渐入热夏,湿热弥漫,人很容易生病。端午节前后,我国民间时兴截其为剑状,悬挂在门首,又称斩妖剑,谓可杀鬼。人们在门上插艾蒿、悬菖蒲、挂大蒜,是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邪。“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门前挂艾草和菖蒲,按《红楼梦》中文雅的说法,是“蒲艾簪门”。
以草木为一个节日的代言人,隆重、庄严。这其中,有虔诚,更有美好的期冀。
菖蒲刚柔相济、明净生姿的气质,以及它散发的独特香气,让古人视其为灵草,把它用在神圣的祭典上。《周礼》上说,古人经常把菖蒲根茎切成四寸长短,腌制之后,用以祭祀神明。菖蒲还可以入酒,可“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菖蒲清奇的香,结合着美酒甘洌的醇。几千年来,菖蒲的香气,已密密地交织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菖蒲,这有灵性、情致的水畔植物,让人回味无穷,令人徘徊牵挂。在夏日里,让我们在一个节日里安定下来,被菖蒲的香气缭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