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常碧罗 罗帅 蒋凌峰
一个遥远的历史回声,时光划过一九七零。1978年6月,横贯鄂、陕、川,联络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襄渝铁路投入运营,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襄渝线起于襄阳,终于兴隆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沿途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3年4月13日起,来自重庆工务段的线捣、岔捣、线筛、岔筛、成组更换道岔钢件、道岔小机打磨、轨矩精改、标准化站场整治等9支施工队伍进驻兴隆场,保证襄渝线集中修顺利开展。
正线破底清筛首日施工时,段总工程师仲世海向大家说道:“只有集中,才能发挥全部力量;只有集中,才能点对点对老化设备状态进行突破;只有集中,才能将设备状态整体提升。为打好襄渝线集中修这场硬仗,本次集中修我们倾全段维修力量,通过段统一调配打破各车间人员流动壁垒,有序组织施工,为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畅通保驾护航,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话音刚落就听到对讲机里传来施工负责人的声音“各小组准备工作就绪,天窗命令已下达,各组按计划开始施工!”

一声令下,各作业小组开始联动,在凌晨寂静夜空的衬托下,显得忙碌且有序。施工负责人重庆东线桥车间副主任涂雄介绍到:“每天的施工作业都有详细的施工方案,从防护体系、行车方案、施工关键时间节点卡控等方面都有详细的卡控措施,保证每日的施工作业安全万无一失,作业质量可以追溯到个人。”
此次襄渝线集中修时间紧、任务重。重庆工务段严格落实施工安控二十一条规定,成立段级“一部三组”。每日组织人员现场协调及质量、安全管控,安排领导及专业干部进行现场盯控。建立日工作对接机制,发挥指挥部作用。集中修期间每日下午由线路科集中修主管组织段领导及相关科室、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车间干部召开指挥部日工作对接会,总结当日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立一事一群加强施工日方案审查及完成上报。施工负责人每日将亲自编制的次日施工一日一案及当日完成情况上报至一事一群内,由线路科主管工程师进行审核和统计。确保集中修稳中有序推进。

得益于工艺功法的升级,此次襄渝线集中修作业效率提高最为明显的当数机械化成组更换道岔钢件施工项目。
“以前我们成组更换道岔钢件要靠人工转运钢轨,职工一根根的将钢轨抬出去,再依次将新钢轨装上去。场面热闹,队伍也相当庞大。但无论配合再娴熟,施工进度一天也顶多0.5组。大家的干劲和热情都非常高涨,但效率却不高。那么今年的襄渝线集中修我们不再墨守成规,道岔成组更换钢件时引入轨道车配合,对钢件进行机械化吊装。施工前期通过联合相关单位,进行施工环境、相关设备、既有道岔进行确认。通过这三确认,确认每组道岔轨道车配合的形式。再对作业环节进行人员固化、分工固化、流程固化,形成三固化。最后通过道岔钢件的提前预铺再次压缩作业时间。同时我们对高差接头进行堆焊同步对整组道岔进行轨距精调。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升级,我们现在一个天窗可以更换一整组道岔钢件,进度提高了整整一倍,相当于一个集中修干了两个集中修的工作量。”施工负责人刘飞说到本次道岔更换钢件工艺功法时条理清晰,如数家珍。

在成组更换钢件工法升级初见成效后,我段坚持以“八化八减少”为指导思想,主动求变,打破固有思维,又先后总结提炼出“道岔大机捣固2+1工法”、“道岔破底清筛八字工法”,用实际行动实现“施工机械化,减少人工作业”。
谈起收获,线路技术科科长彭品旭说道:“我们今年襄渝线集中修不单单有现场工艺功法的收获,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逐渐取得成效。我们坚持育、培、用相结合的培养机制使人才队伍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次集中修中,在道岔更换钢件、道岔大机捣固、线路精调、胶接焊接等项目上涌现出一大批经得起考验拿得出成绩的青年职工,在提升设备质量的同时达到“以战练兵”的目的。为我们段设备基础年的建成添砖加瓦。”

功夫不负有心人。基于兴隆场车站的鼎力支持,同时在重庆电务段、重庆供电段积极配合下,襄渝线集中修提前5个施工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最大程度减小了施工对运输的影响。截至6月4日,历经50个天窗的鏖战,共计完成成组更换道岔钢件29组;道岔大机捣固103组;线路轨距精改10.875km;正线侧切式破底清筛0.793km;道岔破底清筛8组;小机焊缝打磨176头;小机道岔打磨37组。同步完成兴隆场I场及III场标准化站场打造。在全段干部职工努力下,襄渝线设备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襄渝线下行检测每公里平均扣分4.46分,较集中修前下降62%;公里平均TQI值7.96较集中修前下降18.44%,襄渝线上行线每公里平均扣分2.35较集中修前下降77.3%,每公里平均TQI值5.57较集中修前下降37.13% 。各项目均分及TQI大幅下降是对重工人50个天窗以来夙兴夜寐最大的认可。
夜以继日的忙碌,挥汗如雨的奋斗、披星戴月的坚守。重工人在襄渝线集中的“战场”上各显神通,让轨道的“筋骨”更加强壮,用实际行动保卫我国西南铁路大枢纽的安全畅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7: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