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9月2日,第29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在潍坊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以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高秉涵为原型的电影《吾土吾乡》开机仪式。
影视作为光影的艺术、沟通的媒介,正成为深化两岸文化联结、赓续中华文化血脉的重要桥梁。两岸开放以来,一位身躯佝偻的老人,无数次怀抱骨灰坛奔波于海峡两岸,护送上百位台湾老兵魂归故里、叶落归根。他以瘦弱的肩膀扛起数百位游子的归乡夙愿,用生命践行家国情怀。他就是“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山东菏泽籍台胞高秉涵。
电影《吾土吾乡》以高秉涵为原型,用光影镌刻一位游子跨越海峡的赤子之心,讲述半个世纪的家国守望与生命归途。
高秉涵(1935年—),出生于菏泽市牡丹区吕陵镇高孙庄村,中国台湾律师,老兵,被称为两岸的“灵魂摆渡人”。
为了躲避战乱,高秉涵13岁时便开始离开家乡在华东、华南多地流亡。 1949年10月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 初到台湾,他为了生存下去,只得露宿在火车站外,一度要到垃圾场找残羹冷炙果腹。在老乡的鼓励下,考上了台北市建国中学,为了完成学业曾在部队中担任学生兵,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他最后如愿进入“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深造,毕业后又考取了法官,十年法官生涯之后他辞掉职务,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成为一位知名的律师。1979年,他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大陆,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 1991年5月,他重返菏泽故乡。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秉涵便肩负起帮已故老兵带遗骨返乡的责任,开始是自己熟悉的山东老乡,后来则加入不认识的陌生老兵。截至2023年,他往返于海峡两岸,把近200位台湾老兵的骨灰抱回了故土。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2013年,他入选“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一坛骨灰,万缕乡愁;一捧泥土,山河依旧。《吾土吾乡》电影镜头对准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千万人魂牵梦萦的“吾土吾乡”。
责任编辑:赵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