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预报提精度,护农有力度(新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2 11:0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李红梅

【现象】河南省西平县,气象部门构建了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网络,为农户提供分作物、分灾种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河北省宁晋县,气象部门与10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数据信息库,并将研发的气象服务小插件嵌入高标准农田管理APP,开展全链条精细化气象服务……近年来,随着智慧化程度提升、应用场景拓展,气象科技成为田间地头的“好帮手”,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点评】

农业生产和气象自古密不可分。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要遵循农时,在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天气气候条件下开展农事活动。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充分依托气象科技指导农业生产,才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气象预报越精准,对农业生产帮助越大。随着数值预报等技术的运用,我国气象预报已从经验预报向可量化、无缝隙的预报转变,预报预警业务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台风24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62公里,达历史最佳;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再创新高。不久前,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下一代大气数值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公里级和区域百米级尺度数值预报的精度,显著减小了全球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误差。有了更精准的气象预报能力,就能为群众提供更精细的气象服务。以前,只能预报这个地区明天是否有降雨,如今可以对明天几点在哪下雨、下多久、雨量多大、有什么影响等进行预报,还能实现中期、长期天气气候预报业务全尺度无缝隙覆盖。

数值预报的基础是海量的观测数据,这些观测数据来自卫星、天气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系统等观测设备。这些观测设备监测越精密,气象预报就越精准,气象服务就越精细。2023年底,中国气象局印发文件,对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观测任务进行调整,将在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站覆盖不足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等区域,新建1662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全部建成后,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站将增至2304个。这一新型综合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体系,能填补一些粮食重要生产区的观测空白,解决部分气象站观测任务不合理、观测频率和精度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全国农业气象精密观测水平。

除了提高预报预警精准度,还要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为群众提供分作物、分灾种的气象服务产品。比如,湖北省气象部门从“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入手,构建起32种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实现针对9种作物的定制化气象服务;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推广“早稻早播”气象适用技术,指导农户科学、适时提早播种早稻,有效抵御了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天气影响,保障增产增效。结合本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开展特色气象服务,才能更好发挥气象科技的作用。

从一粒种子到一捧粮食,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障。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加速演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强发、广发特征,农业生产风险进一步加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动气象科技创新,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定能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保障的多样化需求,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更大助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2日 05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星遥感反演资料。”施红蓉介绍,地面站点可提供长期且精度较高的观测数据,但由于站点分布较稀疏,观测数据的空间覆盖严重缺失;再分析资料可提供时空覆盖完整的全球格点化数据,但时空分
2023-09-19 18:33:00
...行L波段业务探空相比,其采用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风误差由几米/秒提升到零点几米/秒。”郭启云说,往返平漂技术还将实现高性价比获取平流层气象资料,对于
2023-08-11 05:46:00
...行业部门之间的气象数据共享共用,但由于各行业对数据精度、类型的需求不同,各行业的观测设备在规格上差异较大,这导致了气象部门很难直接利用其设备及数据。这也是目前推进社会气象观测
2023-07-26 10:23:00
...上,2017年,浙江省气象部门进一步提升强降雨落区预报精度,优化短临外推方案。新方法使反演的强回波更接近于对流传播发展特征。浙江地区台风过程的短临业务应用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传
2023-10-31 08:43:00
...的影响,解决了亚帆赛对风力预报“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度要求,计算时间从9小时缩短为4.5小时,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湖州城市积涝预警预报技术依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湖州市
2023-09-25 08:48:00
...好的技术改进。”改进的不仅是测风仪。现在,新型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能够敏锐捕捉气温的细微变化。湿度计也告别了过去简单粗放的测量模式,进阶为采用先进感应技术的智能设备,对空气中
2025-01-21 10:24:00
气象“中国星”贡献中国智慧
...务化运行。第二代气象卫星解决了天气预报对于气象观测精度的需求,使我国气象卫星发展进入与国际气象卫星先进水平看齐的并跑阶段。 风云三号实现四大技术跨越从2008年至2023年
2024-02-28 13:53:00
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 风云三号07星成功发射
...预报模式中卫星观测数据的更新时效将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将提高3%左右。风云三号07星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双频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综合探测,主要用于灾害性天
2023-04-17 04:25:00
一文了解风云三号G星技术创新
...卫星到底都有哪些“独门绝技”?马上解密!双频段、高精度,让降水无处遁形降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过程,降水量多少和降水在时间与空间分布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生活。据统计,全球台
2023-04-17 07: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根据省委关于巡视工作的统一部署,近日,十四届省委第十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经省委批准,9个巡视组对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省政协机关
2025-11-11 08:24:00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打造京津冀“菜篮子”核心供应地
拉近“河北菜园”与“京津餐桌”的距离河北打造京津冀“菜篮子”核心供应地11月3日至4日,第八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暨招商对接活动在衡水市冀州区举行
2025-11-11 08:27:00
烟台蓬莱:院前医疗急救人员集中“充电”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王裕成 实习记者 姜晓媛 通讯员 韩颖)11月5日至6日,由烟台市医学会院前急救专业委员会、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烟台市院前医疗急救
2025-11-11 08:27:00
平乡童博会国外订单首超国内国外意向订单成交额达30.1亿元,81.7%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河北日报讯(记者闫德见、王永晨)11月8日
2025-11-11 08:28:00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王玉龙)近日,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潍坊市农药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全市农药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2025-11-11 08:29:00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我省两个项目入选河北日报讯(李巍、刘瑶)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
2025-11-11 08:29:00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刘斌)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医药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从医疗机构走向家庭社区
2025-11-11 08:29:00
浙江多地正推进政务应用集约运维改革,以压减成本。11月7日,宁波市数据局网站发文介绍,今年7月底以来,宁波市奉化区坚持出实招
2025-11-11 08:29:00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授牌成为全球首个以板栗为核心的山地生态农业遗产河北日报讯(陈宝云、袁宝利)10月31日
2025-11-11 08:30:00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王裕成 实习记者 姜晓媛)近日,烟台市蓬莱区紫荆山街道杏花苑社区党委积极联动烟台市蓬莱区交通管理大队
2025-11-11 08:31:00
影像记录|保定冰柿助农增收记
10月26日,张宝树和妻子手捧刚采收的柿子,满脸丰收的喜悦。10月28日,张宝树在采摘柿子。 10月26日,张宝树(右)和村民将采收的柿子搬运下山
2025-11-11 08:32:00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文旅主题体验活动举行京津冀联合发布7条主题徒步线路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1月1日,“畅游京津冀·行走京张路”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文旅主题体验活动在北京延庆冬奥村举行
2025-11-11 08:35:00
建成交付安置房12000多套,改造农村卫生户厕近1800座雄安新区20项民生工程基本完成年度目标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11月10日
2025-11-11 08:36:00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位于广州天河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修缮一新,该场馆在举行2001年九运会开幕式24年后
2025-11-11 08:38:00
98%粮源依靠外调 厦门粮食行业如何联通内外?
象屿集团旗下象屿农产公司已在黑龙江建成7个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总仓容达1300万吨。(象屿集团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傅琳琳 郑少斌 王欣睿)11月7日
2025-11-11 0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