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预报提精度,护农有力度(新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2 11:0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李红梅

【现象】河南省西平县,气象部门构建了农业气象自动化监测网络,为农户提供分作物、分灾种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河北省宁晋县,气象部门与10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数据信息库,并将研发的气象服务小插件嵌入高标准农田管理APP,开展全链条精细化气象服务……近年来,随着智慧化程度提升、应用场景拓展,气象科技成为田间地头的“好帮手”,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点评】

农业生产和气象自古密不可分。千百年来,人们都知道要遵循农时,在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天气气候条件下开展农事活动。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象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充分依托气象科技指导农业生产,才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气象预报越精准,对农业生产帮助越大。随着数值预报等技术的运用,我国气象预报已从经验预报向可量化、无缝隙的预报转变,预报预警业务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台风24小时平均路径预报误差62公里,达历史最佳;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再创新高。不久前,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下一代大气数值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公里级和区域百米级尺度数值预报的精度,显著减小了全球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误差。有了更精准的气象预报能力,就能为群众提供更精细的气象服务。以前,只能预报这个地区明天是否有降雨,如今可以对明天几点在哪下雨、下多久、雨量多大、有什么影响等进行预报,还能实现中期、长期天气气候预报业务全尺度无缝隙覆盖。

数值预报的基础是海量的观测数据,这些观测数据来自卫星、天气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系统等观测设备。这些观测设备监测越精密,气象预报就越精准,气象服务就越精细。2023年底,中国气象局印发文件,对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和观测任务进行调整,将在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站覆盖不足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等区域,新建1662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全部建成后,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站将增至2304个。这一新型综合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体系,能填补一些粮食重要生产区的观测空白,解决部分气象站观测任务不合理、观测频率和精度不足等问题,全面提升全国农业气象精密观测水平。

除了提高预报预警精准度,还要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为群众提供分作物、分灾种的气象服务产品。比如,湖北省气象部门从“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入手,构建起32种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实现针对9种作物的定制化气象服务;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推广“早稻早播”气象适用技术,指导农户科学、适时提早播种早稻,有效抵御了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天气影响,保障增产增效。结合本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开展特色气象服务,才能更好发挥气象科技的作用。

从一粒种子到一捧粮食,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障。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加速演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强发、广发特征,农业生产风险进一步加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动气象科技创新,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定能更好满足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保障的多样化需求,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更大助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2日 05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星遥感反演资料。”施红蓉介绍,地面站点可提供长期且精度较高的观测数据,但由于站点分布较稀疏,观测数据的空间覆盖严重缺失;再分析资料可提供时空覆盖完整的全球格点化数据,但时空分
2023-09-19 18:33:00
...行L波段业务探空相比,其采用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风误差由几米/秒提升到零点几米/秒。”郭启云说,往返平漂技术还将实现高性价比获取平流层气象资料,对于
2023-08-11 05:46:00
...行业部门之间的气象数据共享共用,但由于各行业对数据精度、类型的需求不同,各行业的观测设备在规格上差异较大,这导致了气象部门很难直接利用其设备及数据。这也是目前推进社会气象观测
2023-07-26 10:23:00
...上,2017年,浙江省气象部门进一步提升强降雨落区预报精度,优化短临外推方案。新方法使反演的强回波更接近于对流传播发展特征。浙江地区台风过程的短临业务应用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传
2023-10-31 08:43:00
...的影响,解决了亚帆赛对风力预报“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度要求,计算时间从9小时缩短为4.5小时,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湖州城市积涝预警预报技术依托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湖州市
2023-09-25 08:48:00
...好的技术改进。”改进的不仅是测风仪。现在,新型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能够敏锐捕捉气温的细微变化。湿度计也告别了过去简单粗放的测量模式,进阶为采用先进感应技术的智能设备,对空气中
2025-01-21 10:24:00
气象“中国星”贡献中国智慧
...务化运行。第二代气象卫星解决了天气预报对于气象观测精度的需求,使我国气象卫星发展进入与国际气象卫星先进水平看齐的并跑阶段。 风云三号实现四大技术跨越从2008年至2023年
2024-02-28 13:53:00
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 风云三号07星成功发射
...预报模式中卫星观测数据的更新时效将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将提高3%左右。风云三号07星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双频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综合探测,主要用于灾害性天
2023-04-17 04:25:00
一文了解风云三号G星技术创新
...卫星到底都有哪些“独门绝技”?马上解密!双频段、高精度,让降水无处遁形降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过程,降水量多少和降水在时间与空间分布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生活。据统计,全球台
2023-04-17 07: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