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春走基层丨五台山上有一群风云守望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21 10:24: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山西的五台山被称为“华北屋脊”。在2200多米五台山的南台顶,有一座国家一类高山艰苦气象站——五台山国家基本气象站。有这样一群人远离喧嚣,在这里捕捉着每一丝风云动向。

从人工观测,到高科技仪器检测,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记录、分析,用精准的气象数据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多样的气象服务,一起走进五台山上的这座气象站↓

每年8级以上大风和积雪天气超200天

数九寒天,晨曦微露,48岁的五台山气象站综合业务员王俊杰背上工具包,顶着凛冽寒风,开始对气象观测设施设备进行日常巡护。王俊杰说,这里风比较大,因此每次出来首先要看气象设施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或者出现异常。

巡护,每天两次。因为在气象预报的精准链条中,设备的稳定运行起着基石般的关键作用。工作了近20年的王俊杰对站里的观测设施设备再熟悉不过,对山上每一丝风云变化,也很敏感。他表示五台山气象站观测的数据很具有代表性,“正常情况下都是刮西北风。一旦它变成东南风了,就预示天气过程要过来了,很可能后面雨雪天气就过来了。”

五台山气象站最早建在海拔近3000米的中台顶,1998年搬到海拔低了几百米的南台顶,是国家一类高山艰苦气象站。一年中,气象站所在地8级以上大风和积雪天气长达200多天。

恶劣的气候条件会给观测工作带来难度。比如,十几米高的测风仪常常在低温下结满雾凇、覆满冰层,传感器极易被冻住,就需要人工爬上高塔除冰。

幸运的是,近些年,随着设备的升级改进,这些难题迎刃而解。如今,测风仪加上了加热功能,王俊杰说,再遇上低温天气,它再也不会冻住,“这就减少了危险,对我们高山站来说是最好的技术改进。”

改进的不仅是测风仪。现在,新型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能够敏锐捕捉气温的细微变化。湿度计也告别了过去简单粗放的测量模式,进阶为采用先进感应技术的智能设备,对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监测精确到极小单位。王俊杰说,气象站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几年随着科技进步,观测手段几乎是颠覆性的,全部是自动化的。”

科技进步,让气象观测更精准高效

曾经,气象观测工作是一场与时间和自然条件较量的耐力赛。无论白昼黑夜,无论酷暑严寒,气象员们需要一天6次外出人工观测,依照严苛标准流程,准时准确读取数据。如今,传感器全面取代了人工读数,每一分钟,海量气象数据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汇集,效率呈指数级增长。

王俊杰说,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现在自动化了以后,对人的要求更全面了。不仅仅是采集数据,你要把这个数据处理得准确,用好的数据才能做出精确的预报。所以你必须得重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这个岗位。”

眼下正值春运,为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气象观测任务增多。新的气象预报手段也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正在气象站值班的杨飞鸿紧盯着电脑屏幕,熟练地调取各项气象数据,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启动复杂的预测模型。

不仅是春运期间的气象保障,气象预报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越来越强。杨飞鸿现在另一项重点工作,是为五台山景区提供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他说,冬季有时会出现大风雪天气,如果没有及时发布预警,“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他们会去徒步,我们每一个发出的预警有可能就会挽救不少生命。”

不变的,是气象人的坚守

虽然气象观测的手段和服务内容在变化,但在五台山气象站站长董剑,这位从事气象工作30多年“老气象人”看来,精准的要求永远不会改变,“我们每天要观测,一个数据错了,那后面的东西一大批都是错的。尤其现在对于高科技,差个0.1℃,差距就大了去了,所以我们的精度要求是特别严的。”

除了严谨的工作要求,气象观测员们还需要有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的坚守。董剑曾在五台山气象站的旧址工作了四年,他回忆说,当时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一进里边黑咕隆咚的样子,烧的土炉子,没有电,我们宿舍就是点个蜡烛,一到冬天就是土豆白菜。当时从国庆节到第二年5月份换班,只能徒步换班,走最快上去也需要3小时。”

随着五台山气象站新站建成,气象观测员们生活工作条件都有很大程度改善,但那份坚守不曾改变。王俊杰说:“我们所做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使大家能够减少损失,能够少受灾害,这是我们坚守的最根本的东西。”

寒来暑往,天气好时,王俊杰会坐在山顶,远眺群山,看云卷云舒。他说,这里有别处寻不到的独好风光。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的馈赠,也是他们“顶风傲雪、测天为民”时的一份慰藉。

(总台记者 贺威通 孟雷雷)【编辑:刘阳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1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五台山隧道1号斜井(全长1540米)提前72天实现安全顺利进入主洞施工目标。首个斜井的贯通标志着五台山隧道斜井施工正式进入正
2024-02-11 06:22:00
南京有了“抗衰弱体卫融合训练班”
...训练班”□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媛媛13日9:30,五台山健身馆里,一群活力老人在五台山健身房里认真地进行训练,运动的每个阶段都要测血压,监测心率,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
2023-12-15 07:27:00
...群众,打通措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受强降水影响,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五台山景区全面实施封闭管理的公告。公告称,8月25日0时起暂停售票,8时起南、西、北三个入
2024-08-26 21:10:00
山西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门限石林场发现珍贵影像
央视网消息:近日,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门限石林场技术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在五台县耿镇镇黄花梁一带有华北豹夜间活动的珍贵影像。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门限石林场地处五
2024-11-19 00:43:00
新春佳节,中志协救援队在五台山守护每一份团圆
...默默的付出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春节期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举办盛大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祈福。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志愿者委员会(简称“中
2025-02-03 03:22:00
太嚣张!浓妆艳抹饮酒作乐,五台山美貌“尼姑”何以如此放肆?
几年前,一段视频在网络上爆火,瞬间就将五台山景区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段视频里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群年轻女性聚在一起,喝酒吃肉的场面。在她们吃饱之后,就进入了“分钱”环节,只
2023-06-25 07:46:00
朱晓东在五台县检查矿山安全和森林防灭火工作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在国家电投集团山西铝业五台天和铝土矿。冯晓磊摄3月13日,市委书记朱晓东赴五台县,调研检查矿山安全和护林防灭火工作,看望慰问驻防森林消防官兵。市委
2023-03-15 08:54:00
...州市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繁峙县、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代县、原平市、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偏关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预计48小时预警区域
2024-01-20 01:19:00
...,改扩建车站1座,预留建设车站1座。其中,山西段新建五台山站、五台县站、定襄北站3座高铁站。去年10月1日,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雄忻高铁)山西段开工,这是我省建设的首条设
2023-07-28 06: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暑期实践大学生“对话”千年木版年画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不约而同地探秘朱仙镇木版年画,助力非遗传承。受访者供图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的晨光里
2025-08-19 05:51:00
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8000元
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2025年,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25-08-19 06:13:00
问政快报(2025.08.1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2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城市管理局
2025-08-19 06:13:00
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暑期探馆·山西太原:博物馆热升温多样活动开启文化之旅》为题,报道暑假期间
2025-08-19 06:53:00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连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
2025-08-19 06:53:00
近日持续的降雨,使得北排洪渠快速路(滨河西路口—兴华西街北)和金桥西街的地下管网接连“亮红灯”——系统性清淤不足及偷排导致的管道堵塞
2025-08-19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8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2025-08-19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现场6万多名观众中,有一群特殊的“国际观众”
2025-08-19 07:40:00
秦新路南侧景观提升工程完工
日前,全长约4.6公里的秦新路实现东西贯通,串联多个地铁站口,使得河西南部的交通路网循环更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建轩记者何钢吴春霞)4
2025-08-19 07:40:00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梁宸)近日,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白坤海牵头申报的《专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淄职实践》获特等奖
2025-08-19 07:41:00
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
8月18日,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含4栋科技研发楼及配套
2025-08-19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秦恬恬)8月15日晚上9时,随着5、4、3、2、1倒计时数字次第亮起,屹立于海拔3650米雪域之上的拉萨广播电视塔
2025-08-19 07:41:00
苏皖乌江站“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再升级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事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昨天早上一上班,68岁的张大爷揣着医保卡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的苏皖乌江站
2025-08-19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
2025-08-19 07:41:00
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
2025-08-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