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铁血女将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1 08:55:00 来源:戏说三国

“但凡秦良玉来,必须以礼相待,违者死罪论处!”

这是大明天启皇帝,为手下女将军下的一道圣旨。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女性的历史名人,比如花木兰、妇好等女将军,历来争议颇多,而且都在列女传里。唯有这位女将军,是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列在将相列传里的。

这位女将军,名叫秦良玉,历经大明四代皇帝,战至生命最后一刻。

让人唏嘘的是,她人生的最后一战,却是和大明的宗室藩王兵戎相见。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铁血女将军

苗家女郎初长成

秦良玉生于四川忠州城,是土生土长的苗人姑娘。不过从名字就看得出来,秦家早已汉化多年,属于帮助明朝治理当地苗人的官员。

这种背景,使得秦良玉从小受到的教育,既有汉人的文化和家国大义,也兼具苗人的凶悍尚武,文武双全成为秦良玉的基本配置。两个亲哥哥秦邦屏、秦邦翰都不如她,害的秦家老父亲感叹道:“惜汝非男子也。”

秦良玉爽朗一笑:“使儿掌兵炳,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

夫人城是东晋时苻坚来袭,襄阳城一群夫人热血抗击的典故。秦良玉如此说,可见她的大气与自信,的确不输给男儿。

可既是女人,总还是要结婚的。秦良玉的丈夫是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大汉伏波将军马媛的后人。两人婚后,秦良玉也不是传统的相夫教子,而是率领一支特种部队“白杆兵”配合丈夫作战。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铁血女将军

四川地形复杂,中原王朝力不从心,经常有大大小的叛乱发生。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离得最近的马千乘奉诏征讨。这也是秦良玉在史书中的第一次战斗。

作为丈夫,马千乘自然不愿妻子疆场厮杀,只给她五百精兵押运粮草。相比刀光剑影的战场来说,这个工作无疑是非常安全的。

万历二十八年,在各路官军的合击下,杨应龙节节败退,却又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趁着官军摆宴庆功时发起了最强一击。乍遇袭击之下,马千乘秦良玉夫妇二人身先士卒,击溃了杨应龙。而后顺势反击,连破叛军七个营寨,大破敌军,使得杨应龙最终兵败身死。

在这个过程中,秦良玉带着麾下精兵,如旋风过境,无一合之敌。战后论功,秦良玉排在第一,她却不愿意抢丈夫的风头,没有自报军功。在此后的十几年里,秦良玉甘当丈夫的辅佐角色,任劳任怨相夫教子。

俗话说,女人往往在没有依靠时,才会展现巨大的力量,秦良玉就是如此。

万历四十一年,大明的宦官隐患依然没有得到缓解,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监狱。宣抚使得职位由秦良玉带领,成为石柱的灵魂人物。

性情坚毅的秦良玉,压住悲伤,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她一手抓练兵,一手抓治理。用几年的时间把石柱搞得兵强马壮固若金汤,且民生大为好转。

只是平静的日子,往往会被暴风雨摧毁。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铁血女将军

秦良玉平定四川

天启年间,经过万历三大征的大明,已见破败之象。盘踞在辽东的后金趁虚而入,在天启元年包围了沈阳重镇。朝廷诏令各地出兵救援,赐秦良玉三品官身,让她带兵抗击后金。

秦良玉得令后,立即让两位哥哥率数千精兵作为先锋出发。苗人擅长山地战,与后金骑兵初遇时难免慌乱,首战失利。秦邦屏战死、秦民屏突围得活。

得知噩耗的秦良玉,亲率三千精兵星夜赶来料理后事。

后事虽处理完毕,可战事仍在继续,朝廷让秦良玉回乡招兵继续作战。刚回到家乡的秦良玉,就遇到了宣抚使者崇明造反的事。这个崇明本来是朝廷派到四川统筹协调出兵救援辽东的。可一见四川的地势,却起了自立为王的心思。

崇明想一统四川,就绕不开像秦良玉这样的地方大将。于是他的部将樊龙派使者携带大量金银丝绸,来找秦良玉示好结盟。

秦良玉虽是女流,心中却满腔家国大义。眼见国事破败至此,还有那么宵小之辈扯后腿,不禁怒火中烧,直接斩了使者,而后立即带兵渡过重庆,直趋南坪关,断了崇明大军撤退的后路。

崇明狗急跳墙,企图围攻重镇成都以自保,兵凶战危之时,朝廷新派的四川巡抚诏令各地土司前去征讨。然而大部分土司都被崇明收买,不愿力战。只有秦良玉击鼓响应,誓师西征。崇明久攻不下,叛军士气大跌,被秦良玉奋力一击,落得个大败亏输。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铁血女将军

一战而胜后,秦良玉趁势出击,接连收复多个关卡,光复重庆。得知捷报的朝廷大喜,封秦良玉为都督同知总兵,加封为夫人。直至秦良玉平定崇明之乱,期间更是多次封赏,以酬秦良玉的功劳。

作为战略重地的四川,被秦良玉收复,这无疑是天大的功劳。想抢功劳的人很多,还有对秦良玉泼脏水的。不胜其扰的秦良玉上书皇帝,痛斥那些人的无耻。天启皇帝朱由校下旨众大臣,必须对秦良玉以礼相待,不得有任何猜忌。

以女儿身立足朝堂,得到皇帝如此信任,古时唯秦良玉一人而已。

此后的秦良玉,俨然是四川的定海神针。然而四川之外却是风雨飘摇,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各地烽烟不断。已经是50多岁高龄的秦良玉,还要到处救火不得安宁。

崇祯三年,皇太极围攻京都,秦良玉再次奉诏勤王,自备军资出战。打退皇太极后,没有要官要钱,而是默默返回家乡。崇祯大为感动,甚至作了四首诗夸赞。

可还没消停几年,张献忠也看上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地。秦良玉再次披挂上阵,和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跑了张献忠,使他被迫接受朝廷诏安。

只是时局糜烂,纷争不断。纵使秦良玉满腔碧血,有乱必平,也挽救不了处处窟窿的大明。崇祯十三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剑指四川。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铁血女将军

秦良玉率军出击,打得罗汝才匹马得逃,缴获了罗军的帅旗。朝廷的督师杨嗣昌赶到四川后,四周一看,能依靠的将军,只有秦良玉和张令。

张令此人,也算得上是明末的一个名将,和秦良玉志趣相投。

十月,张献忠大破官军,渡过长江进军,四川岌岌可危。秦良玉和张令挫败敌军前锋,可不久后张令战死,只余下秦良玉苦苦支撑。数次大战下来,秦良玉麾下三万精锐已丧失殆尽,她却不愿意就此认输,于是单独面见四川巡抚邵捷春。

秦良玉打算再调用自己的两万士兵前来作战,可自家只能出一半粮饷,另外一半需要朝廷支持。遗憾的是,当时粮草奇缺,这位巡抚大人拒绝了秦良玉。

秦良玉:大明王朝的铁血女将军

张献忠还是攻下了成都,占领四川全境作威作福。秦良玉却没有屈服的打算,派兵分守各个隘口,做了死战的打算。张献忠也很识趣,大肆招降各地的土司,唯独不敢派人来石柱招降秦良玉。

这是怕坏了士气。

此时的大明,已是无力回天,秦良玉也只能守着自己那一方净土。永历二年,明朝宗室朱宗藩自称监国忠州,命令秦良玉提供粮草。秦良玉不听,竟然派兵攻打。

时年75岁的秦良玉,在打退藩王后,于1648年7月10日,寿终正寝。

在男性为尊的古代,秦良玉能以女子之身,和历代名将共同列传,已经足以说明她的能力。只是时代变迁,王朝更迭,非一人之力可以逆转,令人不胜唏嘘。

家国天下,大义永存,无论老幼,更无分男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一位真正的巾帼女将军,却也被很多人所忽略,她叫秦良玉,她在史册中并不是记载于如“列女传”“后妃传”一类,而是中国唯一载入将相列传的巾帼将军。“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2024-06-03 09:31:00
前后受到六位天子器重,身高超出1.8米,百胜名将居然是大龄女强人!
...木兰、平阳公主、樊梨花、佘赛花、穆桂英、梁红玉、秦良玉,其中只有一位目前信史证实,确有其名其事,且几乎毫无文学艺术润色和加工,并被当时的正史单独列传记载,她还是当时出了名的大
2024-12-16 20:19:00
樊梨花、杨门女将是虚构的,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真实存在的女将?
...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秦良玉:唯一被列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女将军。 中国历代修史,对于女性人物,皇亲国戚、著名政治家都是列入皇后、后妃、公主等等列传(
2023-05-05 05:51:00
秦良玉:在乱世中坚守忠诚的女英雄
...女性人物以其忠诚、智勇和无畏而被载入正史,她就是秦良玉。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临清民变平定后,播州的土司杨应龙再次兴兵。万历皇帝派出马千乘率领三千人队伍前往平叛,与之
2023-11-02 07:18:00
巾帼何须让须眉,秦良玉做了什么能成为历史上唯一列入名将的女将
秦良玉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女将军,她战功显赫,崇祯皇帝曾经专门为她写了四首诗,来赞扬她的忠诚。古代讲求男尊女卑,历朝历代的史官,在记录女性时,都把她们写在列女传中,来宣扬儒家的文化思
2023-06-06 11:34:00
她是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死后有48座陵墓
中国历史上的女名将秦良玉,大家都非常熟悉。她出生于明朝万历二年,从小就非常喜欢武武艺和兵法,天赋异禀,后来嫁给了当地司马千乘为妻,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秦良玉参加过抗击清军、奢崇
2023-02-15 18:11:00
沙场女英雄秦良玉的传奇故事
...子,成为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史立传的女子,她便是秦良玉。为什么历史对她的评价这么高呢?最主要还是她的战绩以及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勇气,她为国家做出过许多不可计量的贡献,甚至可以说
2023-09-12 20:26:00
秦良玉:一位打破传统的女将军,她的传奇一生
...,她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载入正史的女将军,她就是秦良玉。在古人的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度余生,这一切到了秦良玉这里,全都变了样,马千乘因祖上有功世袭石
2023-11-15 15:22:00
左良玉,是大明朝最后的掘墓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出兵救崇祯,当时吴三桂也没有去,而且,左良玉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对手。左良玉的蠢,在于他的窝里斗。崇祯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
2024-06-10 21: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