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
开启“春运模式”,不少人踏上了归家之旅。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自1月7日起,初步预计有20.95亿人次出行。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人流、车流迅速增长,一个流动的、进步的中国,开始了新的出发,以团圆之名,奏响幸福中国最强音。
一年一次的春运,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年度“大考”。从这场由人民群众“打分”的考试中,不仅能够看出国家现有的运输能力是否完善,运输能力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也能从春运“答卷”中得出更多推动现代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合理经验。现有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空运等多个运输部门,当每年春运来临时,各个部门既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优惠力度与服务态度获取旅客的“亲睐”,也会同心协力、层层接力,打通人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让旅客的幸福感更浓、满足感更足、获得感更多。
自“春运”这个词出现在大家脑海中起到现在,已经历经了43个年头了。从原先的1亿人次到如今的30亿人次,从原先的“怎么走”到如今的“选择走”,从原先的“百里难行”到如今的“一日千里”,时光见证了春运的成长“印记”,也见证了各运输部门革故鼎新、除旧布新、守正创新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交通大国。
春运之变,变的是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是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每当春运来临,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都会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了解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做好运力资源调配。比如,铁路部门会调整列车运行图、根据客流量增加旅客列车;公交运输部门会根据路段拥堵情况,改变以往行驶线路,节省旅客的路途时间;航空部门从票价上入手,既能让旅客享受“高质量”的出行,又能让旅客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种种举措表明交通运输各部门的服务理念是与时俱进的,紧扣时代脉搏的。春运虽是多年以来的不变的“考题”,但各部门间对于旅客服务从未大打折扣,相反,更是以一种高要求、严标准来对接旅客。
春运之变,变的是出行体验。出行体验好不好,全靠旅客用脚投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出行的多样化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多年来,交通运输各部门致力创新发展,推动科技与现实产业相融合,全面提升了旅客出行的体验感。比如依托算法、定位和大数据,用户与网约车能够实现精准的供需匹配;依托5G、云计算,路口的交通探头能够实时监测车流量变化,对红绿灯间隔时间进行动态调整;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旅客可以一证进站乘车,节省了进站时间……在新技术、新业态的支撑下,旅客的出行越来越便捷,激发了旅客出行的欲望,推动了每年春运的“高潮”,让流动中的中国更加富有活力。
春运之变,彰显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昭示着我们只有国家越来越富强,人民才会越来越幸福,春运才会越来越顺畅。如今在960万平方公里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便捷高效的铁路网,密集交错的航线网,使“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在未来,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动中国”必将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作者:陈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