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智能仓储提升生产效率
精细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绿色工厂实现质效提升
数字技术助力制造迭代
加班加点赶订单
新兴产业进军海外市场
前不久举行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公布了第二批“浙江制造天工鼎”获奖名单,湖州又一次顺利入围该榜单。
作为全省衡量城市制造业水平的最高荣誉,“天工鼎”本身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从湖州的发展轨迹看,在制造业综合水平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这样的成绩让人刮目相看,但更值得探求的是背后的成长之路。
事实上,这几年湖州的雄心壮志在每年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能窥见一二。
对标实施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建设绿色智造名城,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在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漫漫征途上,湖州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去年,我市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7位,不断实现自我升级和美丽蝶变。
文/图 记者 邵鼎
建圈强链 孕育更强竞争力
当下城市的竞争,制造业的成色足不足是一个重要标准。身背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名,湖州制造的产业发展却也独树一帜,与未来签下了一个美丽的约定。
这几年,湖州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多领域融合、全体系重塑、一体化协同为手段,深入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建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域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以八大新兴产业链为主导、以科技创新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湖州版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到位于吴兴高新区的湖州三一装载机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加紧作业。从电池包、油箱再到驾驶室装配,经过20多道工序,装载机在这里完成装配并下线。这个百亿级项目自去年正式启用后,正逐步释放产能。
“我们推出了很多电动化的装载机,配置和吨位非常齐全。在无人化这一块,我们也推出了无人化作业的装载机。”湖州三一装载机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宁旭辉介绍,企业今年1至5月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产量的70%,今年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增产50%。
如今在湖州,“三一”这样的龙头企业不在少数。在这个项目的带动下,足以集聚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激活一个产业集群。目前,“三一”已深深融入当地制造业发展的脉络,持续推动智能物流装备产业的链式发展。现在吴兴高新区内有智能物流装备龙头骨干企业10余家,智能物流装备及关联企业470家,产业集聚度达90%以上,形成了高端智能物流产业集群。
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通过迭代实施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制 2.0 版,当前湖州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湖州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7个,其中核心区4个,总数及核心区数均居全省第4;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全省最多。
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我市是全省五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基地之一,已形成涵盖整车、电机、电控、电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并集聚了吉利、方正、蜂巢、微宏、富特等一批龙头企业。
“随着八大新兴产业链链长制 2.0 版的推出,湖州将力争到 2026年实现‘3566’发展目标,即形成千亿级产业 3 个、百亿级产业 5 个,八大新兴产业链产值突破 6000 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 60%以上,力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突破。”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以绿为媒 加速质效双提升
提到湖州,绿色发展的特色是绕不过的话题。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理念同样得到广泛运用。
聚焦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制造业,这几年,湖州绿色转型的升级模式持续深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为方向,以转理念、转产品、转生产、转市场、转管理为路径,创新实施“一业一策”八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省经信厅、省财政厅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实施名单中,我市成功入选绿色化示范项目24个,连续3年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通过深入实施绿色示范引领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绿色示范项目,这几年我市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园区7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国家绿色工厂66家、数量居全省第二。安吉县更是获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生态设计理念在中国工业设计领域应用项目”试点单位、全省唯一。
绿色示范的持续增多也孕育出湖州独有的改革模式。通过积极探索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转变”改革路径,我市以企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测算结果为依据,将企业分为低碳、中碳、高碳3挡,同时将企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与所在行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平均值比较,将企业碳效水平分为5个等级,清晰定位每一家企业碳排放效益水平。
“我们每年都会排定一批高碳、5级企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深入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2022年以来,服务企业640余家。”市经信局负责人说。根据不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情况,我市针对关键环节高耗能设备技改,开展节能技术装备推广+专家辅导专场活动,满足企业“立竿见影”的绿色化改造需求。
2022年以来,全市入选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绿色化示范项目73个,占全省的24%,带动技改投资45.07亿元,年减碳排放32万吨;创建省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40家,数量居全省第二。
有模式、有样板的同时,绿色发展带来的质效提升同样显著。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204.7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9%。通过迭代升级“亩均论英雄”改革3.0版,加快引导资源要素向产出效益高、创新活力强的企业集聚,我市工业质效水平实现显著提升。
企业有感 让创业事半功倍
有人说,迈入新发展阶段,共同成长、互相吸引,开始成为一座城市和企业的新纽带。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优质企业的推陈出新。这个时候营商环境的水平就成了关键因素之一。
在湖州,如今企业的直接感受成为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依据之一,围绕打造“企业最有感”营商环境的目标,我市找准“需求点”靶向发力,主攻“关键点”精准施策,抓住“连接点”合作共赢,把握“着力点”创新施策。
回望湖州三一装载机有限公司在吴兴高新区的落地,刷新了多项纪录。企业在这里实现“拿地即开工”,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从工业项目投产到主营业务达到规模以上,只用了1个月。当地用真心的服务带给企业发展加速度的同时,也换来了更多的产业投资。
“在十几年前我们三一装备项目落户湖州,然后接下来是我们的装载机项目,然后时隔半年又是我们的三一高机项目,这些追加的投资都是我们对湖州营商环境的信任和实际的支持。”宁旭辉说。
服务到不到位,政策解不解渴,企业的感受是最深的。只有听到企业声音,才能营造真正让企业满意的发展环境。我市长期坚持每周三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不仅仅破解了企业发展的困难,更让企业看到了诚心、收获了安心、提升了信心。
数据显示,通过深化“冠军领航”攻坚,出台新一轮“金象金牛”大企业培育计划,去年,我市新认定“金象金牛”企业35家、较上年增加9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每千亿元GDP拥有的“小巨人”数居全国地市首位;培育上市公司56家,产值十亿级的制造业企业102家。
在构建益企服务体系,我市成功建立“企小帮”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小微企业志愿服务试点,采取“线上+线下”“常态+定制”“培训+服务”模式,组织“益企培训、益企强链、益企解难、益企关爱”活动,开展助企服务活动580余场,服务企业万余家次,培训企管人员1.2万余人。
……
夺鼎难,升鼎、守鼎更难。“问鼎”之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需要更高层次的递进和迭代。市经信局表示,接下来湖州将继续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破局积势未来产业,奋力打造产业新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