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我们兵团人就爱这满眼的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3 03: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我们兵团人就爱这满眼的绿

王小燕(右)和合作社社员在更换滴灌毛管(摄于10月31日)。

我们兵团人就爱这满眼的绿

王小燕在挑选待售树苗(摄于10月28日)。

●于三 文/图

无限风光皆入画,层林尽染秋意浓。

时下,斑斓的彩色画卷正在六师芳草湖农场缓缓铺展开来。走进位于芳草湖农场十一连的呼图壁县王家庄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苗圃,茁壮的树苗成排成列地站立,向人们展示着这方热土的生机活力。退休职工王小燕正穿梭在苗圃间,指挥工人挥锹挖土、搬运装车,一棵棵树苗被运往农场和农场以外的地方并扎下根来。

“看咱连队,树多了,是不是更漂亮了?更有精气神了!”王小燕自豪地说,“我们兵团人,就爱这满眼的绿。再苦再累,都值得!”

曾经的芳草湖农场,绿色是最稀缺的颜色,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只有荒草和几棵树。

王小燕记得,父亲曾说过,“芳草湖农场有个特点,有人的地方不一定有树,有树的地方一定有人。”王小燕还记得,有外地人向父母问路,父母会指着隐约可见的一棵树或一片树林说:“就在那个树窝窝头。”

渐渐地,在王小燕心里,树成为一个地方的地标,是这里是否有生命与活力的标志。

芳草湖农场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生态系统脆弱,土地沙漠化严重,曾经这里被称为“荒草湖”。兵团人来到这里,振臂一呼,改“荒草湖”为“芳草湖”。一字之差,荒草似乎也有了芬芳。“芳草湖”这个名字寄托了兵团人美好的期望。兵团人就像红柳和梭梭一样,在芳草湖的戈壁滩扎下了根。

只有长期居住在沙漠边缘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知道树意味着什么。

上世纪70年代初,芳草湖农场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

起初,人们种杨树,由于干旱缺水、土地盐碱化严重,杨树苗还没来得及发芽就死了。人们又开始栽种沙枣树。沙枣树苗活了,只是活得很艰难。干旱贫瘠的土地上,小树苗仅靠雨水维持生命,生长速度极为缓慢。

多年过去,沙枣树依旧如刚栽下时一般大小。待到春来时,会长出几片绿色的小树叶,告诉人们,告诉大地,“树还活着!”

缺乏绿意的大地称不上美,尽显苍凉和孤寂。林木葱郁、百草丰茂成了一代代农场人的追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王小燕也不例外。小时候,父母总是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邻居经常夸赞王小燕长得水灵。“哎!漂亮不过三秒。没走几步路,鞋子里就灌满了土;要是再起风,那就是灰头灰脸;再下点儿雨,简直就成了泥人!”说起往事,王小燕感慨地说,上小学时,最害怕上下学路上刮风,“黑压压的风沙袭来,天昏地暗,狂风怒吼,任谁都感到害怕。”

在芳草湖农场,春秋植树时节,到处都是挥锨种树的身影。种树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手段。

王小燕记得,上初中时,一排排农田防护林、一条条道路林组成了一道绿色屏障。虽然沙尘暴依旧侵袭农场,但破坏力明显降低。树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防风固沙,功不可没。

1988年春天,王小燕在校园里捡到几棵栽剩下的树苗,便带回家栽种在菜园里,这是她第一次栽树。后来,她找来家里废弃的盆盆罐罐当作花盆,到处收集花种,种在“花盆”里。随着种子发芽、开花,院子里、屋子里有了鲜花的点缀,幸福感油然而生。

绿色需要空间的分布,也需要时间的积累。人工治理沙漠的速度虽然缓慢,但绿色向沙漠深处一寸一寸地顽强延伸。

为进一步改善农场生态环境,在国家和兵团的财政拨款支持下,芳草湖农场不断加大“三北”防护林建设。昔日的“荒草湖”在兵团人汗水的浸润下,终于泛出了绿色的希望。

1992年,高中毕业后,王小燕在芳草湖农场商贸城经营一家服装店。家离店不远,王小燕几乎每天都沿着那条有几棵柳树的小道步行去店里。春天的新芽、夏天的繁枝、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雾凇,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因为树的存在,人们得以诗意地栖居。美景因树而生动,时光因树而温馨。“一棵树教给我们的,也许比一摞书还要多。”王小燕以树为友、以树为师,从树那里领悟美丽、坚毅、勇气、高尚、力量,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棵树。

1997年,王小燕找到了生命中可以依靠的大树,和王月海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王月海辞去了工作,经营挖掘机、铲车等工程机械,走上创业的道路,王小燕成为芳草湖农场自来水厂的一名收费员。

工作有了变化,不变的,是夫妇俩每年依旧坚持参加农场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他们和其他职工一起,自带工具、干粮和水,走进沙漠,栽种梭梭、红柳等,只盼着绿意更浓一些。

沙漠变绿洲是兵团人的梦想,其中的甘苦自不必说。人向戈壁进一步,黄沙就退一步,人们一点点将绿色覆盖住土褐色的戈壁。

时间的指针转到2014年,再看芳草湖农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绿洲小镇。宽阔平坦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楼群间点缀着茵茵绿草。夜晚闪烁的霓虹灯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繁华的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小镇更显生机勃勃。最显眼的,莫过于树。防护林带俨然绿色的屏障,护卫着小镇、村庄、农田、道路、河流。

这些年,王月海相继购买了7台铲车、挖掘机,家里的生活富裕起来。爱旅游的王小燕几乎跑遍了全国。“风景好的地方都有树,什么时候我们农场也能处处是树,那该有多美。”王小燕说。

王小燕的期盼也是芳草湖农场几万名职工群众的期盼。芳草湖农场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围绕“稳粮、优棉、兴畜牧、强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经济、生态两手抓,建设道路农田防护林2.38万亩,戈壁林15.27万亩,退耕还林2万多亩。

兵团人用汗水和智慧,也用意志和精神,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芳草湖农场干部职工自觉当好生态卫士,攻坚克难,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荒漠林得到有效保护,道路林、防护林、退耕还林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014年春,芳草湖农场十一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老居民区的危旧土房被拆除,满地的碎砖头、破瓦块,像一块疮疤影响着连队的环境面貌。于是,连队决定将120亩空地建成苗圃,既美化连队环境又能增收。

可谁来植树呢?遍地的砖头瓦块,地面坑坑洼洼,连队职工看后都摇头。

2014年4月,王月海开着铲车来到十一连。经过半个月的平整,老居民区终于有了田地的样子。王小燕买来白蜡、海棠、榆树等树苗栽进地里。苗圃初具规模,夫妻俩投入了120万元。

此后,王小燕一下班就来到苗圃,盼着树苗生根发芽,可是发芽的树苗寥寥无几,成活率不到30%。王小燕懵了!没想到多年来心心念念的树这么难种。

芳草湖农场农业技术人员给出建议:土壤里的砖头瓦块和各种生活垃圾太多,影响树苗扎根,想要种树就必须改良土壤。

为了建苗圃,家里已经卖了两台铲车,土壤改良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是及时止损还是继续投入?王月海犹豫了。“既然选择了就别轻言放弃!”王小燕对丈夫说。想想父辈们仅凭血肉之躯,就把“荒草湖”变了芳草湖,作为军垦后代的王小燕,更加坚定了信心。

夫妻俩继续投入40余万元改良土壤,并聘请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选择适宜栽种的树苗。第二年,树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王小燕看到了希望。

“一亩园十亩田”,按照这个算法,120亩苗圃相当于1200亩田地。目前,苗圃管理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育苗、栽苗、除草、修剪、灌水、施肥等工作,需要雇佣人工进行,一年花费50余万元。

“抚育幼苗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王小燕说。2016年,为了经营好苗圃,培育精品苗木,她毅然辞去了自来水厂的工作,卖掉家里最后两台铲车,注册成立呼图壁县王家庄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心种树。

树苗在王小燕和丈夫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每年五六月,清风吹过,苗木上的花瓣随风飘落,阵阵花瓣雨引得不少游客前来欣赏美景。

2017年,苗木开始出圃。由于种植技术不够成熟,树苗的树型达不到精品标准,王小燕对出售的价格并不满意。当年冬天,王小燕和丈夫前往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参观,加入新疆苗木协会、兵团风景园林协会,学习精品苗木种植技术。

随着苗木种植技术不断提升,合作社里的树苗等级提高了,卖出了好价钱。在满足芳草湖农场及周边团场绿化的同时,还销往五家渠、昌吉、乌鲁木齐、哈密等地。2021年,王小燕扩大苗木种植面积,达到400亩。

由于种植苗木周期长、见效慢,为了保证合作社的效益,自2019年起,王小燕开始承接绿化工程,在苗圃养羊、养鸡,发展林下经济,合作社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近年,由于苗木市场饱和,合作社苗木存圃量较大。2022年,王小燕学以致用,采取统一树型、统一树干、增加树径的定植模式,培育160亩精品树苗,不但规避了损失,还提升了苗木价值。

如今的芳草湖农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满眼绿意。可每逢春夏,都会出现杨花榆荚满天飞的现象,给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存在安全隐患。今年,王小燕培育了40亩具有不飘花絮、树型优美、树干挺拔等优势的绿化乔木密胡杨苗,将农场装扮得更加漂亮。

今年2月,王小燕带领社员以400亩苗圃为依托,投入500万元,打造王家庄苗木休闲园,为游客提供采摘及餐饮等休闲娱乐服务。目前,已完成120精品苗木定植、花卉种植和休闲园基础建设。

如今,合作社已培育白蜡、海棠、榆树及复叶槭、紫叶稠李等景观绿化树苗16个品种,经营范围不断拓展。

“终于熬过来了!”王小燕说。谈起创业路,很多感动让王小燕不能忘怀。2016年9月底,王小燕从外地拉来5车树苗,恰逢秋收,遇到了雇工难题。十一连干部职工得知后,纷纷跑来帮忙。40多名干部职工来到苗圃卸车、挖坑、栽种。“大伙忙了两天一分钱都没收。”王月海说。

从开始种植苗木,芳草湖农场农业部门就定期派技术人员到苗圃进行技术指导。2017年,苗木出圃,芳草湖农场农业部门帮助销售苗木。“合作社走出困境离不开农场的支持!”王小燕说。

今年6月,50岁的王小燕办理了退休手续。有人问她,这些年放弃舒适稳定的工作去种树,图个啥?有人劝她,都退休了,该享享清福!“这些树长得多漂亮,等我干不动了再‘退休’吧。”望着亲手栽种的一棵棵苗木,王小燕说,“明天不是今天,但明天来自今天。为了明天,为了明天美好的一切,我要用自己的双手营造更多的绿色!”

芳草湖,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一代代兵团人在这里开发了一片绿洲,他们如同片片幼林,在这片盐碱地上,吐青染绿,播撒绿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飞雪二月,芳草湖的桃花开了
...露香梨树上,白色花蕾含苞欲放。2月2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芳草湖农场,新疆绿丰农业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果蔬大棚内温暖如春。目前,正值桃树与梨树坐果管理的关键时期,工作人
2024-02-27 23:35:00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兵团着力构建兵师两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让更多“银发族”老有所学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徐彤彤) 日前,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批准兵团开放大学设立国家老年大学兵团分部
2024-01-24 03:25:00
...暖气充足。田建明家所在的绿园小区,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边缘,是一个老小区,更是距离供热公司最远的居民区。“新疆的冬天长、温度低,供暖质量事关民生。”农场政委阿
2024-01-29 21:18:00
新疆兵团:清洁能源让居民过上“绿色暖冬”
...:中国新闻网航拍项目现场。李华北摄(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清洁能源让居民过上“绿色暖冬”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2日电 (戚亚平 李华北 樊守成)1月11日,走进位于新疆生产建设
2023-01-12 18:5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11月1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工业园区道路旁的树木上挂满了霜花。园区内,新疆泉泰科技有限公司纺织厂厂房内,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安装暖气,为即
2023-11-20 10:58:00
人工降雪给冬小麦“盖棉被”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芳草湖农场人工降雪给冬小麦“盖棉被”于三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芳草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扒开积雪查看麦苗。2024年元旦前,一场及
2024-01-15 05:44:00
最美不过人间烟火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最美不过人间烟火——六师芳草湖农场职工蒋菊清一家四代的团圆故事1月1日,蒋菊清(右)和丈夫张世昌在家中合影。于三 摄2月22日,蒋菊清的母亲杨科华与孙子孙女、曾
2024-02-25 02:21:00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12日,冰雪还未消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芳草湖农场五家渠众联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开始番茄育苗工作,一粒粒红色的番茄种子被自动化点种机放进穴盘,有序完成穴
2024-03-14 13:01:00
布局按实际来 需求听群众的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芳草湖农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按实际来需求听群众的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实习生李洋8月1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芳草湖农场14连张全良
2023-08-26 08: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
农发行长顺县支行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日,农发行长顺县支行组织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该行精准触达群众需求
2025-09-19 15:13:00
万山区关工委法治宣讲进校园 为青少年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为持续深化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9月16日下午,铜仁市万山区关工委联合区检察院到仁山中学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活动
2025-09-19 15:14:00
清镇市青龙山街道关工委:双线发力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日,清镇市青龙山街道关工委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心理健康支持和校园安全守护两个维度,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上午
2025-09-19 15:14:00
玉屏:“送学上门”传党音 情暖桑榆守初心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全覆盖,确保离退休干部“离退不离心、学习不掉队”,9月以来,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精心组织为行动不便、年高体弱的离退休干部开展“送学上门”活动
2025-09-19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