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3 09:32: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末自黄巢起义之后,便出现了各地藩镇割据的局面,各个有实力的藩镇各自称王,以此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政权。后来经过不断地演变,也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在经过藩王之间的不断厮杀之后,逐渐形成了时间较长的十个政权,五代十国是我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间段,最终由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给终结了。

然而,就在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后,后周政权为何没有实行有效的反扑呢?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能够结束五代十国各自为政的局面,还得从陈桥兵变开始说起。

广顺元年,郭威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称帝建国,史称后周。此时的赵匡胤官拜滑州副指挥使,而在郭威称帝的第三年,也就是广顺三年,他成功地转为开封府马直军使。

随后,郭威撒手人寰,养子柴荣即位。这一年,赵匡胤开始掌管禁军。在不断地征战中,柴荣也是因病而亡。一路跟着柴荣“刷军功”的赵匡胤也随即成为了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在同一年,传闻契丹和北汉联军开始入侵后周领土。

被寄予厚望的赵匡胤得到了最高兵权,统领全国的兵马出征,进行所谓的抗击敌军。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然而,这次带兵出征,竟然是一场有计划的篡位。当赵匡胤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来到距离都城二十里的陈桥驿时,赵匡胤的亲信们却开始煽动士兵们,拥立赵匡胤为新皇帝。

在经过亲信们一番洗脑般的演讲之后,士兵们各个群起激昂,都扬言愿为赵匡胤效死命。

而为了让赵匡胤能够接受这一事实,由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们,趁着赵匡胤熟睡时,为他披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身上,众人堂前跪拜,高呼万岁。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而后者颇有戏剧味道的黄袍加身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

没能有效进行反扑的原因:这是一场早有准备的兵变

后周政权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兵变其实是早有准备的。后周太祖郭威建立后周的时候也是一场兵变,同样也是黄袍加身的戏码。

然而,此时的赵匡胤把这些都看在了眼里,可以说,赵匡胤的这次兵变是有样学样。

随着郭威、柴荣相继离世,后周的皇位不得不由一个小孩子来继承,而此时的赵匡胤似乎是看到了一些机会。

他知道,自己作为武将,已经是目前后周里面最适合带兵的,然而此时并无战事,如何才能手握兵权呢?

那就是制造契丹勾结北汉来犯后周的假消息,迫使朝廷让他出兵抗敌。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赵匡胤顺利的拿到了兵权,在出征之前,他就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做着准备工作。

他亲自点名,让名将石守信、王审琦留在开封,作为兵变的内应之人。而他选择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完全是因为那个地方距离京城,不近不远,一旦兵变可以迅速返回,夺取政权。

在出征期间,赵匡胤也是时不时地制造一些天象等舆论,为自己夺权打造声势。

直扑开封,兵不血刃夺取政权

当赵匡胤带着大队人马往开封城赶的时候,守城的两位将军也正是自己事先安插好的,城门非常顺利地被打开了。赵匡胤毫不费力地就冲进了后周都城开封,而后周太祖郭威当年在攻打开封时,可是打了好几天才拿下的。

当然了,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赵匡胤也是遇到了一些抵抗的,主要的抵抗来自于后周副都指挥使韩通。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当时韩通听闻赵匡胤发动了政变之后,十分震惊,随即召集禁军准备做出抵抗。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韩通遇到了王彦升,而这个王彦升也是拥护赵匡胤的内部将领,最后王彦升一路追杀,并将韩通一家全部诛杀。

面对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后周政权哪还有能力进行有效的反扑?他们只能是对其俯首称臣,将皇位禅让出来了。

要知道,能够以最小的损失夺取政权在历史上是非常难做到的,然而,赵匡胤却做到了。当时的朝中大臣虽说后悔让赵匡胤领兵抗敌,但是马上便也承认了这个到来的新帝。

虽野心勃勃,但以仁政治天下

赵匡胤的成功,离不开他藏在内心深处的野心和悉心的准备。在当时五代十国的年代,到处都是战火,几个政权之间你争我夺,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然而就是赵匡胤的出现,才结束了这一纷争的局面。

他是一个很懂得权谋的人,在后周时期便是经常结识各种官员武将,加上自己超强的演技,马上便令很多人听从于他。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除了在朝中不断结识官僚,武将,搞拉帮结派这一套之外,赵匡胤还非常擅长制造异象,来为自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做铺垫。

而且他在士兵面前也是擅长演戏,以此来获取士兵的认可,让士兵为他效死命。

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赵匡胤也是把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他向众位将士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不得抢夺百姓,不得侵扰城中的官员及其家眷。就是这一举动,也是在老百姓之中圈粉无数,在朝中百官眼里也是受到臣服。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不断征伐,大宋王朝即将诞生

在获得后周的政权之后,赵匡胤随即改国号为“宋”,并且厚待后周的柴氏一族。

相对于历史上其它的政变而言,能够像赵匡胤这样善待先主的人几乎没有。巩固了政权之后,赵匡胤便开始走向统一的道路。

在建立北宋之后,赵匡胤接连平定了李筠和李重进的叛乱,彻底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但是天下还是势力林立,危险还是无处不在。因为他深知,在这种时代,只有彻彻底底的打败对手,才能稳住局势,才能还天下一个太平的日子。

随后,赵匡胤开始加强集权,并且进行军制改革,不断督促生产,为统一创造条件。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仍有实力的后周宗室为何不能有效地反扑呢

正所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不断地积累之下,赵匡胤开始了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最终,在数年的南征北战之下,先后击败其它政权,一统南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后周仍有实力为何不反扑?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比较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在部众的拥护下,取后周政权而代之以大宋。不过,赵匡胤的政变并非毫无抵抗,在大宋政权建立后,原后周的两名节度使先后起兵,但并未成功,史
2022-12-19 17:14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成功策略与后周的沉默
一谈到宋太祖赵匡胤大家肯定会想到他的陈桥兵变,陈桥兵变的成功使得他得以推翻后周,建立北宋王朝。陈桥兵变前,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后周手握大权的一个大将,虽说有点权势,但仅仅想靠一场兵
2023-11-15 15:02:00
历史上最精彩的战役之一陈桥兵变,实力碾压,所有兵法都没有用
...几乎已经注定,北宋消灭南唐之战便是如此。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充分准备的结果,他接手了后周庞大的地盘,成为北方的霸主,建立了北宋王朝。登上帝位之后赵匡胤制定了国家的基本策略,他希望
2023-03-07 12:25:00
从黄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是如何一步步,坐稳皇帝宝座的?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尾声,一个名叫赵匡胤的青年将领,以其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在陈桥驿导演了一场改写历史的兵变,建立了延续三百余年的北宋王朝。而陈桥兵变,这一事件
2024-12-20 09:20:00
他三十四岁四处征战,为五代十国的结束揭开序幕
陈桥兵变是发生在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的事件,这场兵变被称为不流血而创造一个帝国的奇迹故事。而在陈桥兵变后不久,赵匡胤回师开封,开始称帝建国,称自己为宋太祖,国号为宋。中华大地
2023-06-07 17:42:00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一直官运亨通,最后竟助推了赵匡胤称帝,还成了宋朝兵部尚书。此人叫李涛,陕西西安人,是唐朝宗室后人。《宋史》记载,“李涛,字信臣,京兆万年人。唐敬宗子郇
2024-06-01 14:22:00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就夺取了后周政权,为何他如此顺利的就政变成功,而且还没有遇到来自朝廷的反抗呢?掌控兵权,安插自己人首先掌控兵权并不一定意味着可以政变成功,有
2023-10-24 17:13:00
...盛世的曙光,一个文明安定和空前繁荣的时代终于到来。赵匡胤把后周大军带出首都开封的理由是北上抵御契丹和北汉的联合入侵,刚走到陈桥就发生了兵变,转头回开封接管了后周的政权。史料中
2023-08-21 19:33:00
若是柴荣没有病逝,赵匡胤可以陈桥兵变吗
赵匡胤确实不要脸!抢了人家孤儿寡妇的皇位,这桩事无论怎么洗都洗不白。柴荣若在,赵匡胤不用说陈桥兵变了,就连造反的念头都不敢有。他之所以敢于发动政变,并且能够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柴荣
2024-04-28 21: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