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宋朝做盐商到底有多艰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20: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都说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繁荣、最宜居、最理想”的朝代,而宋仁宗时期达到了盛世的顶峰!民有沃田,商有利市,官有清风,士有雅气,整个社会生活都展现着祥和繁荣,经济强盛,百花齐放的盛茂,恨不得自己能穿越回去做一次宋朝人。

在宋朝做盐商到底有多艰辛

但如果真生活在了宋朝,而且还是“仁宗盛治”的年代,抱着现代人的想法在此做个生意,赚到钱后到“帝都”汴梁买个房产,过起好日子来?那我告诉你,你会被宋朝的经济管控制度和复杂的贸易体系“吊起来打”!赚不赚钱先不谈,但可以肯定会累个半死。

仁宗年间,在四川有一位经营盐业且经验丰富的盐商,在得知宋辽边境日益紧张的消息后,他敏锐地洞察出,作为后勤之地的陕西可能会在不久爆发盐、粮涨价的情况,于是决定远走一趟关中地区,想借此机会低价囤积食盐,然后高价抛售,获取投机之利。赚到钱后便去东京汴梁购得一处房产,身处繁华,实现富贵晚年的愿望。

(古往今来,人的追求基本一致)

汴梁繁荣地标——樊楼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食盐不得跨界销售。四川的产盐不能运输到陕西以及其他地区贩卖,其他地区也是如从。

在范祥(改革名士)改革盐税之前,全国被划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官方指定的食盐产区,且产区的盐只能在规定的几个地方销售。四川的产盐只能在本地销售;解州(山西运城)的产盐供供北方广地地区,浙江、福建等靠海地区也只能在本地销售。严格的区域划分是为了能将本地的产盐利益最大化,且能控制产能,稳定价格,保证官营的高效财政。

冶盐

因此这个盐商若想在关中地区卖盐,只能到解州去采购。

接着面临的是第二个问题:四川的货币铁钱不能在山西地区流通(买不到盐)。他要做的就是先将巨量的铁钱送到成都的钱商铺子里,取得汇款凭证。然后到了山西解州,再找到四川人开办的钱铺里兑换山西本地使用的铜钱。

在宋仁宗时期,各地区的钱币同样是官方政府发行,但发行的种类有区别,四川是铁钱、关中是铜钱铁钱互通、其他地方流通铜钱。但宋朝又严格管控各地方的钱币进行跨地区流通。目的同样是为了能从铸币中获得最大的财政收益。“钱荒”基本贯穿了整个宋代,铸币给财政带来的可观利益让政府吃到了甜头,但金属货币的基本属性又限制了政府无力进行巨量发行,而市场所需要的流通量又不能满足,所以金属货币在宋朝非常保值,几乎没有贬值机会。直到政府发现了发行纸质货币的优势后,通货膨胀才正式出现。

拿到山西解州流通的铜钱后,紧接着面临第三个问题:官家是不会将官盐用钱买走的,只能通过盐引才能让商家拿到盐。

宋朝政府实行盐铁专营,每个产盐区域都由政府进行组织生产或者低价从盐农手中采购原料(盐农必须定向销售政府),再将盐运输到指定的官方销售渠道,实现巨额利润。起初,政府是不会将盐的经营许可发放给民间私人的,但碍于宋夏两国的战事和财政负担的繁重,在寻求民间的帮助同时,会适当地以专卖产品如盐铁、茶叶、香料、白矾等作为兑换条件,民间商人在获得这些专卖产品后可以转售获取高额利润。

如何获取盐引呢?

这个盐商先得在陕西批发购买粮草,然后亲自将这笔军需物资送到前线后勤处,军官根据运送来的物资进行估价,发放给他一张军队提供的“运粮凭证”,以此感谢他为国防力量做出的贡献。这个盐商就拿到了经营食盐的条件,然后折返回陕西,出潼关进河南,去京城汴梁政府单位出示运粮凭证,然后作为感谢,会让这个盐商挑选所需要的官家专营商品,根据钱粮数额兑换等值的商品。

这时候,盐商才终于拿到了经营盐的许可证,盐引。拿到盐引后马不停蹄地奔赴解州,向官家出示后才能最终获得食盐。

如此一顿折腾,想必来往的路费和几次货币的兑换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盐商会不会赔本呢?

很难亏损!因为在整个流程系统中,获取运粮凭证的水分很大,商人以利诱官,军官会按照高于市场价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价填写到凭证中去,而盐引又是汴梁中央政府发行的,兑换食盐价格几乎就是采盐的成本,如此一高一低所造成的差价,能让商人赚的盆满钵满。

食盐在任何朝代都是抢手货,加之政府专营,对私卖食盐的商人有重罚,因此变相地为四川盐商提供了垄断,只要略低于官方盐价,他手中的盐便可迅速抛售出去。加之盐引专人专票,商人就算想低价把盐转让出去都没有可能,也就是说,这笔利润必须进他的口袋!

就这一笔跨省的卖盐大生意所取得的回报,足够让他到东京汴梁最繁华的樊楼街区买一套深宅大院了,一笔生意实现了多年的帝都梦。

把钱汇到汴梁城很简单,还是将陕西货币存入到钱商的铺子,取得汇款凭证,然后到汴梁城陕西人开设的钱庄把钱兑出来。

当这位四川盐商居住在繁华的汴梁城,在大院中间的藤椅上躺着回想这段传奇的买卖经历,估计能感慨万千诗性大发。

本次历程,先后到各地钱铺四次兑换货币,一次购买粮食,两次折返陕西和汴梁,在四川、陕西、山西、东京来回奔波,终于将买卖食盐的生意做成。当然,如此折腾程度下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都无法想象,而之所以吸引人们前去追逐,还是其中包含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而巨额利润背后还是政府新政策中包含了不易察觉的漏洞,让部分人从中牟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盐商,凭什么让乾隆发出9个字的感慨
...因此熟悉北方的晋商先从中拿到了第一杯羹,后来内地的盐商也慢慢随之崛起。这些崛起的盐商虽然崛起的原因也有差异,崛起的地方也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赚钱赚到了手软。
2023-10-11 17:05:00
古代食盐的官营与民营
...了财富。商贩贩卖食盐,获得了极大的收益,很多时候,盐商就垄断了下游食盐流通的全部程序,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通过抬高售价,盘剥每一个食用盐购买者,以获得高额的商业利润。利用这些钱
2023-12-22 16:05:00
管仲将食盐进行官卖,到唐宋时期,政府收入食盐占据极大比重
...八个产盐的郡与三十六个县,都设置了盐官,由从前的大盐商担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古代王朝对于盐的专卖,基本彻底形成了。古代的盐专卖,是由朝廷的相关机构招募民众制盐,然后由朝
2023-04-20 09:43:00
安史之乱,盐税为何救了唐朝一命
...等盐政单位,再把盐加上收购价10倍甚至更高的税,卖给盐商,由他们转售给各地的百姓。这样,朝廷便可以收到一笔巨额的盐税了。有的人可能会说,人一天就吃那么点点盐,能收到多少税?其
2024-02-26 17:29:00
乾隆朝惊天大案:两淮盐引贪腐案揭秘
...两相当于一个盐政1362年的工资,数额之大,触目惊心。盐商和盐政盐务,在清朝实行专卖制,商人若想做盐业生意,首先必须是有“许可证”,这种许可证,被称为盐引。每张盐引,可以从朝
2024-05-11 01:40:00
在古代从事什么行业最赚钱?
...食盐低价买高价卖,日进斗金不在话下。为了获得盐引,盐商需要承担官方分配的任务,比如向军区运送军粮。当然,盐商也需要向主管盐业的官员巨额行贿。清朝主管盐业的官员是各地的“盐道”
2023-07-12 09:43:00
...向商人发放可以经销食盐的凭证——盐引,二是帮朝廷向盐商索税。因为盐商是明清时,利润最高的商业买卖之一,而盐运使又直接管理盐商,所以这个官职属于大大的“肥差”。本来尤拔世到任以
2023-10-12 17:04:00
...官员如何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以一桩发生在明末的盐商纠纷案为例明朝末年,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人阶层逐渐兴起。在商品意识浓厚、商业贸易繁荣的广州,甚至形成了“人多务贾与时逐”
2024-03-29 06:41:00
清朝时期,四川农民凿千米深井,改变世界历史进程
...那会儿的盐井开得不深,产量也不高。到了宋代,四川的盐商发明了“卓筒井”钻井技术,算是给井盐开采按下了加速键。这个技术有多牛?它甚至被称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到了明清时
2024-12-23 1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