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24 23:4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大桥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至水面高度625米,建成后不仅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更将成为新的山区峡谷世界第一高桥。

备受瞩目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将于9月底通车。这是近日举行的贵州省交旅融合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三伏天,花江峡谷热浪掀腾。随着通车日期临近,大桥总工程师刘豪也愈发兴奋。“我从小有个梦想,长大后修的桥,一定要比爷爷和父亲修的还要高。”谈及这座以625米高度刷新世界纪录的高桥,42岁的刘豪眼中闪烁着光芒。

“能参与修建这么高的桥,我比前辈们幸运。”刘豪感慨:“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刘豪在花江峡谷大桥项目一线工作。

“没有这个好时代,就没有我们施展抱负的舞台”

镜头:花江峡谷大桥项目部,刘豪办公室里的图纸和资料堆叠如山。他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里,储存了6万余张桥梁施工图纸及图片,以及数以万计的施工数据。这是他从业20年来积累的“移动资料库”,也是贵州桥梁飞速发展的见证。

背景: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如今成了“世界桥梁博物馆”。“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 “世界第二高桥”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三高桥”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贵州包揽了世界高桥排行榜前三甲。在全球高桥百强榜单中,近半数就在贵州。这不仅是中国基建的奇迹,更是贵州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大踏步前进的硕果。

问:你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谈谈具体感受?

答:踩在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的风口上,我们年轻的桥梁建设者才有了成长的空间。

“你30岁出头就来搞长江大桥?还担任项目总工?”记得我去重庆修长江大桥时,重庆那边的主管部门很是惊讶。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交通跨越式大发展,让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跑得更快了。图为重遵扩容工程与绥阳至遵义高速公路交互的蒲场互通。刘叶琳 摄

并非我个人能力有多强。大学毕业不到10年,我就接触了三四座不同类型的特大桥。和同时期省外施工的同行比,接触的东西多了,眼界也就宽了。

20年来,斜拉桥、悬索桥、刚构桥、梁式桥等现代桥型我都经历过。在欧美国家,不少桥梁工程师一辈子只搞一两座大桥,接触的桥型也就一两种。你说,我是不是比他们幸运呢?

在贵州,无数和我一样的桥梁建设者,赶上了“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加密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机会和成长平台。可以说,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我们施展抱负的舞台。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平塘特大桥是国内山区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桥,桥体采用了造型优美的空间钻石形索塔,有“天空之桥”的美誉。贵州交投集团供图

“贵州,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

镜头:刘豪回忆起小时候,在爷爷和父亲修桥项目工地玩耍的场景。那时,他眼中的桥多么壮观。如今,他参与建设的高桥,早已超越儿时的印象。指着平板电脑里的一张张老照片,他讲述着贵州桥梁从学习借鉴到自主创新的精彩蜕变。

背景:贵州桥梁的崛起,是新中国桥梁建设史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如今的自主创新,贵州桥梁人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们不仅能独立设计和建造世界级桥梁,还在许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引领,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

问:从小就和桥梁结缘的你,怎么看“贵州桥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答:感觉就像小孩慢慢长大了,能够独立撑起一片天了。

我爷爷和父亲都是桥梁建设者。爷爷参与建设的江界河大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也是我们贵州第一个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小时候我去施工现场玩,当时心里就想,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桥?但今天再看这样的桥,觉得只是一个“小工程”了。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江界河大桥系桁式组合拱桥,在当时的同类桥梁中雄居世界前列。贵州交投集团供图

我眼中的贵州桥,是一点一点“长高”的。在爷爷、父亲的年代,贵州40米高桥不多见,现在动辄上百米。以前建一座大桥需很长时间。如今,花江峡谷大桥无论规模还是投资总额,都超过坝陵河大桥,但建设工期还缩短了两年。

贵州高速公路现已突破9000公里。有人说,贵州的桥修一座少一座。其实以后不是没有桥可修,而是要换个思路“修”桥了。从修建到修缮,同样是“修”,却藏着变与不变,这正是未来我们依旧大有可为的地方。

问:你很幸运,2005年大学毕业进入贵州桥梁集团工作后,就接触到中国首座山区千米级悬索桥——坝陵河大桥。当时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难题?

答:日本专家解决不了的,我们自己解决了。

当时,我是负责大桥线型控制的测量员。坝陵河大桥是以日本一座大桥为蓝本设计,于是请来日本专家做技术咨询。日本专家过来后发现,因为工序不同,他们没有类似经验,最后还是靠我们自主设计的方案解决了设计难题。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沪昆高速坝陵河大桥建成建成时为“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问:你参与过坝陵河大桥施工的哪项技术创新印象深刻?

答:我们自创的桥面吊机,比日本的好用又省钱。

那时,国内还没有现成的桥面吊机可用,日本合作方又狮子大开口——租金就要2000万元。这么贵,我们一听就傻眼了,租不起更买不起。

于是,下决心自己造!我们研发出来的桥面吊机造价才400多万元,比日本的还好用,成功解决了在山区桥梁建设中对于跨径的限制,当时被评估为“国际先进”水平。

修完坝陵河大桥后,“贵州造”桥面吊机便成为包括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在内的省内多座超级高桥建设标配。

“要把不利的东西变成有利于我”

镜头:一阵山风从峡谷掠过,横跨于北盘江上的花江峡谷大桥,两边的彩旗猎猎作响。刘豪打开平板电脑,点开大量关于风数据、测风雷达的数据图表。这些数据背后,是贵州桥梁人与自然不断探索、抗争的智慧结晶。

背景:贵州峡谷众多,地质复杂,变幻无常的峡谷风堪称“隐形刺客”,前一秒还是慢悠悠的微风,经过峡谷形成“峡管效应”后,下一秒就变脸产生10级以上台风的威力。峡谷中的乱流,甚至可以让桥梁像秋千一样晃荡,破坏力巨大。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不利”的自然条件,倒逼贵州桥梁人不断探索,在峡谷风研究领域走在前列,为同类工程提供了“贵州方案”。

问:你的平板电脑里为什么有这么多峡谷风的数据和资料?

答:我与峡谷风打了20年交道,最终用科技读懂它的语言,让它从“隐形刺客”变成了“无声盟友”。

与峡谷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差点要了我的命。那是2005年10月的一天深夜,我独自在坝陵河大桥主缆上做测量。突然,一阵大风把猫道吹偏,身下是400多米的深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我死死抱住冰冷震颤的主缆,如壁虎般紧贴着长达四十分钟,指甲都抠进了钢丝缝隙里,风停了我下来后,全身抖了好久。

事后,我甚至犹豫要不要继续干这一行。怕归怕,可我想,总要有人去解决这个问题。休息三四天后,我又重返工作岗位。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G320线花鱼洞大桥被国际桥梁大会(IBC)授予“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贵州交投集团供图

问:这次经历曾让你害怕到想改行的地步,为何还要与风斗了20年?

答:其实,贵州很多修桥的技术都是被逼出来的,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遇到的一个个困难何尝不是一次次机遇呢?

怕风不如懂风!这次经历,激起了我“追风”的执念,慢慢地从怕风变为学会和它交朋友。从坝陵河大桥开始,我一直在研究峡谷风,最终架起与它和解的“桥梁”。在花江峡谷大桥修建过程中,我们依托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重点实验室,让研究成果有了实践平台。

目前,我们通过对峡谷风的研究,已经衍生了10多项发明专利,深化了“逐风”的探索、“揽风”的洞察、“驭风”的智慧和“乘风”的革新。

未来,花江峡谷大桥或许会与风“握手言和”——

当游客驾车驶过,桥身的传感器会轻声提醒:“当前风速平稳,祝您乘风而行”;当极端天气来袭,预警系统将提前48小时点亮防护屏障;甚至每一阵掠过大桥的风,都可能化作点亮路灯的清洁能源。

问:目前贵州在峡谷风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突破?这些研究成果对桥梁建设和运营有哪些意义?

答:把不利于我的东西变成利于我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创新。

贵州对峡谷风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花江峡谷大桥通过采用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风系统24小时自动采集数据,对桥梁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营运阶段的峡谷风进行全方位测量。现已积累近30个月的数据,这些数据支撑我们对峡谷风利用的精准取值,也为后期大桥开展桥梁融合运营奠定了基础。

有了这些数据支撑,我们可以通过提前监控风的强弱,有选择性地开展桥旅体验项目:微风时可以在桥上开展空中竞跑,中风速时可尝试翼装飞行……给游客带来较好的沉浸式体验。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在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展厅内,一张刘豪年轻时在高桥施工的照片,激励着众多青年桥梁建设者只要认真专研,苦干实干就能成功。

“有时代风口的托举,我们很幸运!”

镜头:“20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世界第一高桥的总工程师。”在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一张刘豪满手油污在高空作业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成为解说员的必讲内容。

背景:21世纪,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迄今为止,贵州已建成3万多座桥梁,总长度超过5400公里,成为山区峡谷桥梁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种类最齐全的省份。

赶上一个好时代,小人物也能成就大梦想——对话“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

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桥面到谷底的垂直高度为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问:怎么理解“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

答:这些年,我们与不少国外桥梁施工企业打过交道,他们普遍认为,只有在中国,才会在贵州山区修建这么多高桥。这些超级工程不断涌现,既彰显了中国强大的基建水平,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进步,更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见证。没有国家综合实力的托举,要在贵州大山峡谷里修建这些世界级大桥,简直不敢想象。

问:如何看待个人的成长与贵州桥梁建设的崛起?

答:这些年,贵州桥梁快速发展,我个人成长也从中受益。担任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前,我已参与了6座特大桥建设,积累了不少新技术、新经验。从刚走出校园就参与“世界第六、中国第一”的坝陵河大桥建设,到如今主持“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技术施工,没有这个好时代,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进步。

问:如何理解“小人物也能圆大梦想”?

答:没有国家崛起之“兴”,哪有我们架桥之“梦”!我从小就梦想着修高桥,长大后,贵州如火如荼的桥梁建设让我终于圆了梦。

20年来,我有幸亲历了各类现代桥型建设,个人先后获得63项国家专利和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只有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滚滚洪流,时代机遇与个人奋斗的双向奔赴,才能梦想成真。

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后,我一定要带女儿去看看并自豪地告诉她:“这是爸爸和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又一个超级工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诚克 刘力维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李劼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耳边只有呼啸的风声。39岁的刘豪是花江峡谷大桥的项目总工程师,自2021年1月大桥正式开工以来,刘豪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地上。如今,大桥的两座主塔已笔直地耸立于峡谷两岸。未来,
2023-01-29 22:20:00
探访世界最高桥!看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背后的“贵州交职院”力量
...江峡谷大桥的建设难度倒逼我们不断创新攻坚。”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表示。花江峡谷大桥所处的位置地质构造复杂,监测到的最大风速为12级,这样的风速相当于一辆特快列车正常行驶的速度。
2024-05-01 15:01:00
在“地球裂缝”上搭起的这座桥 将是世界第一高
...索的定位是否精确非常关键。 贵州桥梁集团第三分公司总工程师吴朝明:1420米的大桥跨径的容许垂度误差在71毫米。还有上下游两根基准线,相对高差不能超过1厘米,就是人指甲的一
2024-05-05 12:41:00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从565到625米,只有贵州自己了
...作为桥旅融合空中竞速跑道。”六安高速第八合同段项目总工程师刘豪说。大桥的主塔建设往往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六安8标项目经理吴朝明告诉记者,大桥主塔承台、锚碇均为大体积混凝土结
2023-05-21 20:09:00
他们脚下悬空780米!世界第一高桥施工现场直击
...,更是它们!”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8标项目总工程师刘豪语气笃定,列举高新技术含量的建桥设备如数家珍,“竖向移动工厂爬模系统、动态风控与智能温控系统、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
2025-08-02 23:18:00
【全国两会·现场特写】超5400公里!贵州桥梁连起来可以往返贵阳北京一个来回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打了这样一个比喻。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张胜林向记者介绍贵州桥梁贵州桥梁已实现悬索、斜拉、拱
2024-03-08 09:22:00
一位法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桥梁之魅”
...度融合发展,为山区旅游注入新活力。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介绍,目前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力争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标识和5A级“桥旅融合”景区。百米观光电
2024-05-10 09:29: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潇编辑 周强二审 范力三审 聂娜
2025-09-28 03:28:00
桥瞰黔景·桥景共生|“世界桥梁博物馆”生成记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花江峡谷大桥设计团队负责人杨健介绍,大桥还将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功能相融合,配套建设了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云渡
2025-09-27 17: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