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朱会民在父亲牺牲地墓碑前祭奠父亲
朱慕萍:血染西梁山 一身铮铮骨
3月的西梁山,青松竞秀,翠柏凝春。3月27日上午,手捧鲜花,带着对先烈前辈的无限哀思,江苏涟水籍烈士朱慕萍,宿迁籍烈士王士池、刘光臣、韩英武,泗阳籍烈士裴开元的后人们齐聚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塔寻根,祭扫先人。其中,一位精神矍铄、满头白发的老人十分引人注目。他就是在渡江战役西梁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朱慕萍烈士的儿子,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朱会民。
群山静默,万木沉寂。大家肃立在烈士塔前,低头默哀、鞠躬,在静默的群山中追思那段烽火岁月,在阵阵的松涛里寄托哀思。来到和县人民政府于1988年为父亲立的“朱慕萍烈士牺牲地”的墓碑前,朱会民沉思片刻,庄重地献上鲜花,三鞠躬后,便向记者讲述起了父亲短暂却壮烈的一生。
“我父亲真的可以用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这些词语来形容,他真的都做到了。”朱会民说,父亲在西梁山战斗中牺牲,自己那时还不到两岁,和母亲、哥哥随军,当时就在父亲战斗牺牲的山下……
朱会民的思绪再一次被拉回到那段峥嵘岁月。听母亲和长辈们说起,父亲早在1932年20岁在响水中学读书时,就被中共地下党组织吸收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同年夏天,他只身前往上海,被编入沪东区共青团街道支部,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在上海期间,朱慕萍两次被捕入狱,但面临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1935年,被释放后的朱慕萍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便回到家乡一边办小学,一边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期间,他转战多地,先后担任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三营营长、八路军教导第五旅参谋、涟水县游击大队长。1942年5月,任八路军涟水独立团副团长。此后,朱慕萍又被调到灌云县,他一直冲在一线,抓军事训练,有力打击和震慑了敌人。
“我父亲总是在各种战斗中打头阵,不怕牺牲。”朱会民说,辽沈战役胜利后,父亲又接到了收复灌东的指令,率领灌云县警卫团6个连向敌占区板浦进发,最终解放了灌云。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1949年。朱慕萍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九兵团三十军九十师二七零团,并担任团长。这个团是当时参加渡江战役的主力部队,并于1949年3月到达了和县。到达西梁山后,朱慕萍主动要求到前线指挥。在他的指挥下,我方将士顺利拿下了小坨山,并向大坨山发起总攻。
“那一场战斗,大家个个气势高昂,因为胜利就在前方。”朱会民说,父亲当时冲锋在前,警卫员让他休息一下,他也没有休息片刻,不消灭敌人誓不罢休。1949年4月13日,战斗中,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在了朱慕萍的面前,警卫员被震昏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团长朱慕萍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37岁。
有形的纪念碑会被风雨侵蚀,但人们心中的纪念碑却永远屹立。朱会民表示,踏着父亲和众多革命烈士前进的步伐,在有生之年将继续寻访、捐赠,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让英烈精神永传扬。
文图/记者 黄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