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3 18:00:00 来源:光明网

2024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10周年。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向北京输水达到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

最新数据显示,12日下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1.0提升至1.3,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耀国:北京城区供水七成以上为南水北调水,北京市年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极大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有力提升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也为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提供了水源支撑。

协作保水

南水北调助力首都供水改善

目前,北京市已逐步构建起与首都定位相适应的水资源保障体系。近日,位于北京昌平地区第一个以南水北调为水源的水厂——昌平新城地表水厂完成调试运行。正式通水后,覆盖范围将达60万人。至此,北京接纳南水的水厂已达15座。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北京丰台河西第三水厂用水居民李书英:我们原来用水壶烧开水以后,还得沉淀,沉淀十几分钟以后再灌暖壶,但是暖壶里水碱也特别多。现在通过南水北调水质比之前好多了,水碱比原来大大减少。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目前,北京市的最大供水能力,基本稳定在平均需水量的1.3倍左右,对南水的日处理能力,达到470万立方米。基于充足的南水保障,北京市在制水和配水环节下足功夫,让更多市民喝上了安全高品质的市政自来水。

生态补水

南水北调助力地下水位回升

不仅如此,南水也为城市发展注入“生命水脉”。北京连续多年地下水位明显回升,多条河流重现生机。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监测评价科科长赵洪岩:从1999年到2007年,北京市经历了一个长达九年的持续干旱期。这期间,北京市地下水水位呈一个逐年下降的态势。南水北调水进京以后,我们加大了地下水的压采力度,适时进行生态补水,让地下水得到了比较大的涵养。特别是从2015年以后,地下水埋深从25.75米,已经回升到了2023年的14.74米。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南水”的到来,也助力了北京水生态的改善。通过多水源跨流域生态补水,北京五大河流时隔26年,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连续3年贯通入海,有水河长较十年前,增加了464公里。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调度管理科科长李述:我们按照优水优用、分质利用的原则,按照节、喝、存、补的顺序使用原则,优先用足用好南水北调水源。将原来挤占河流的生态水量,归还给了河道当中,河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改善。

南水北调:

一渠通南北 清流润万家

一泓碧波三千里,川流不息,润泽沿岸民生。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条输水生命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横跨湖北和河南两省的丹江口水库调水,输水干线总长1432公里。自2014年12月12日,渠首开闸放水以来,汩汩丹江水一路北上,15天后注入北京团城湖,为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400多个西湖,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人。

穿黄工程:

黄河水和长江水在郑州“相遇”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自渠首出,一路自流向北,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穿黄工程”由此诞生。“穿黄”顾名思义就是“穿越黄河”,黄河河床下复杂的地质条件,注定了穿黄隧道不同于一般的交通隧道,也造就了隧道非同寻常的构造。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在郑州花园口西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开凿两条隧道,穿黄隧道为双线有压输水隧道,单个洞长4250米,内径7米,这样的内径可以满足洞内跑汽车。有了“穿黄工程”,北上的长江水通过两条穿黄隧道与黄河立体交叉相遇。平时,黄河水在上面流,南水北调的长江水在河底隧道中流过,两者上下而过,犹如一条巨龙在黄河之下隐去了身影。

南来的江水如何

“喝”“存”“补”?

南水北调,极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在储存南水方面,北京市利用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反向输水,累计向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大宁调蓄水库、十三陵水库等存蓄水量约8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北京还对有条件的地下水源地开展了试验性补水,水位回升明显。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千里共清绿丨南来江水“津津”有味
大河网讯 “来啦,先给您倒茶……”每天上午,南来北往的客人们陆续踏门而入,他们往往会选上一壶“口儿好”的茉莉花茶,慢慢地,淡雅的茶香就与相声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从1404年设卫
2024-12-11 13:15:00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丨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黄河长江在此“握手”却能“江水不犯河水”
...波三千里 书写十年新画卷”主题采访团走进郑州,看到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黄河水和丹江水在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相遇”,南水北调渠水流经沿岸的乡村风貌焕发出新的生机。从荥阳黄河
2024-06-08 17:21:00
惜水节水是对“百亿南水”的最好感恩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田闻之南来之水,万里情长,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北京依然是缺水城市,我们目前拥有的水资源仍然非常珍贵,节约用水依然是也必须是城市发展的主题。推动节水成为各行各
2024-06-14 03:55: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 题: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向山东调水突破70亿立方米中新财经记者阮煜琳记者7日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
2024-05-07 21:24:00
北京5月31日电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南水北调东线2022年至2023年度苏鲁省界调水于5月29日结束,共向山东省调水8
2023-06-01 12:30:00
...。在位于荥阳市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黄工程,清冽的南来之水与黄河相遇,从黄河河床下入地穿行,再从北岸奔涌而出,一路北上到达京津。听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工作人员的介绍,克勒希又追
2023-02-05 09:41:00
你好,南水丨一渠“南水”润津门
...北调外环河出口闸望去,一侧方正的蓄水池里“盛满”了南来之水,微风拂过,波光潋滟。“南水”从这里通过泵站加压送往水厂处理后,顺着纵横交错的城市供水管网,流向千家万户。 天津市
2024-12-28 18:30:00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8年 河北累计引调江水167亿立方米
本文转自:长城网南水北调中线唐河退水闸向唐河生态补水现场。河北省水利厅 供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高航 通讯员 张天宇 任树春)千里长渠蜿蜒,一江清水北上。12月18日是南
2022-12-28 20:28:00
张建云院士:优化水资源配置 一泓清水向北流
...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张建云,深入探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作用。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张建云。受访者供图“南水北调工程针对
2023-12-27 18: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即墨古城的游客们通过AR技术“穿越”到田横五百士的悲壮场景,与历史人物“面对面”感受忠勇精神;当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
2025-09-10 17:13:00
平度市人民医院精准放疗 重获新“声”——一位七旬下咽癌患者的求医之路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肿瘤治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精准放疗技术的应用
2025-09-10 17:17:00
当九月的桂香漫过校园围墙,当粉笔灰染白又一批青丝,我们迎来又一个教师节。三尺讲台前,那双托起无数梦想的手,仍在黑板与课本间书写永恒
2025-09-10 17:17:00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张思颖 梁丽珍)近日,一位陈姓客户来到工行龙岩东方支行,表示自己父亲有一张卡这个月到期。大堂经理拿过一看原来是代发工资单位工资卡
2025-09-10 17:17:00
贵州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即将启幕
9月10日,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介绍,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将于9月12日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0 17:21:00
东南网龙岩9月10日讯(通讯员黄俊榕)“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冒着大热天上门来帮忙,不然这存折密码的事儿真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2025-09-10 17:21:00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何毅豪)8月30日,45岁的段先生(化名)躺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回想几天前的工业意外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7:22:00
萍乡武功山:山水为媒连两岸情谊 青春作伴赴山海之约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9月8日,第三届海峡两岸(萍乡·武功山)青年户外文化交流活动启动暨武功山“人生首野”授牌仪式在萍乡武功山成功举办
2025-09-10 17:22:00
2025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盛大开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汪宏胜)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9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2025-09-10 17:23:00
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厕所标识 商场:有30多款,每间厕所都不一样
大皖新闻讯 身着襦裙,发髻高梳,神态悠闲,荡着秋千......近日,西安一商场将仿唐俑造型用作男女洗手间标识,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2025-09-10 17:30:00
中国微短剧市场或将迎来千亿规模,安徽“梦工厂”咋样
大皖新闻讯 “三四天拍完一部,节奏很快,对剧本、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统影视转型微短剧的演员王庆喜,真切感受到了行业的升级与蜕变
2025-09-10 17:31:00
芜湖多起出租车“绕路”投诉真相:系导航地址标注错误所致
大皖新闻讯 近日,芜湖市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频繁接到乘客投诉,反映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前往“某酒店(芜湖高铁站店)”时
2025-09-10 17:32:00
绘制书香出行指南,温馨巴士带您便捷抵达图书馆与书店
大众网记者 刘姿岑 通讯员 胡振 青岛报道新学期伊始,岛城中小学及高校陆续开学,图书馆与书店成为学生课后学习、选购教辅的热门场所
2025-09-10 17:36:00
“从蔚蓝走向未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达成各类合作意向200余项,实现交易额8000余万元!
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毕筱涵 青岛报道9月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圆满落幕
2025-09-10 17:45:00
临沂市肿瘤医院支医专家“一刀除患”36年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
近日,来自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专家任忠峰成功切除一例高难度肿物,患者受这处巨大甲状腺肿物困扰36年,切除后犹如“移”走了压在其颈间和心头的“一座大山”
2025-09-10 1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