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千里共清绿丨南来江水“津津”有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11 13:15: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来啦,先给您倒茶……”每天上午,南来北往的客人们陆续踏门而入,他们往往会选上一壶“口儿好”的茉莉花茶,慢慢地,淡雅的茶香就与相声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从1404年设卫筑城开始,河风海韵交汇的天津,因水而兴,因水而荣。水衍生出的文化也让不产茶叶的天津,流淌出了“北方第一香”的茉莉花茶。一杯茶,阳光之下清澈透明,它的样子未曾改变,只是,这一杯普通的茶,在过去的十年间变得愈发甘甜。

缘何改变?这要从百亿立方“南水”的故事讲起。

茶更甜了——

南水北调成为天津市供水主水源

“越喝越觉得渴,洗头是涩的。”在天津市民汪浩的记忆中,自来水曾是苦的、咸的,而现在,“水龙头里流出的水不仅看着更清澈,泡的茶也感觉更甘甜了”。

千里共清绿丨南来江水“津津”有味

天津海河穿梭在城市间。

九河下梢的天津,其实是座水资源匮乏的城市。

“天津一大怪,自来水腌咸菜”,这句顺口溜是汪浩儿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天津的海拔低于海平面,海水倒灌改变了海河水的味道。当时都是通过打井采地下水来饮用,但是地下水含氟量比较高,长期饮用对人的健康不太好。”

“40多年前,天津人喝一口没滋没味的白开水都是奢望,多浓的茶叶都遮不住苦涩的味道。”从“整个城市在等着喝水”,到专程来天津旅游只为尝一口“津津”有味的好茶,其间发生了什么?见证着点滴变化的汪浩对此感触颇深,“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的开通,让天津人开始喝上优质自来水。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之后,无论是从观感还是口感,天津的水源就更有保障了。”

千里共清绿丨南来江水“津津”有味

品茶。

“天津是码头城市,也是曲艺之乡,相声、大鼓评书一般在茶馆里都可以听到、看到。正是这种热热闹闹的时候,用咱们现在更甜的‘南水’泡上一壶天津特色的茉莉花茶,茶汤也就更香了。”天津人爱喝茶一直是一个有点“水”分的故事,汪浩告诉记者,“本地一个知名的茉莉花茶品牌就和天津市自来水行业是同一年诞生的,从1898年发展算起,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杯茶又再次见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通如何滋润了城市的发展。”

从引滦入津到南水北调,天津已形成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供水格局。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开通以来,十年间,奔赴千里而来的甘甜“南水”,早已融入天津人烟火气十足的生活里。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调水超102亿立方米,已经成为天津市供水主水源,1300多万人受益,全市2817个村、286.8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得到提升,其中解决了115.36万人饮用高氟水、苦咸水问题。

水更清了——

“最强大脑”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天津,城与水相伴而生。天津人,也一直在探索城市与水之间的和谐共生,而清冽的南来之水为天津百姓生活增添了一丝甜度。

千里共清绿丨南来江水“津津”有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管理处。

引江水来之不易,该如何保障水质安全?

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水质监测中心的取水点,记者见到了该水质监测中心副处长屈亮。“南水北调出口闸处设置有24小时自动监测站,每6小时就会自动采集水样,把守水质监测安全关。”除了自动监测,还要定期进行人工取样,每个月会对辖区7个断面开展31项指标监测。

“这个季节的水应该是非常清澈的,但是也能看到一些细小颗粒,这些颗粒可能就会影响相应的高锰酸盐指标。”记者随屈亮来到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这里也被称作是保障水质安全的“最强大脑”,他说,“我们的水质人员会将外环河采集的水样带回实验室,开展各项指标监测。中线的水好,好在哪?其实主要是通过水体当中阴阳离子的指标来体现,检测这些内容,也正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能在第二故乡喝到家乡的水,也确确实实感觉到很幸福。”十年前,随着中线工程通水,屈亮举家从湖北来到天津安家,“这十年,整个中线工程通过我们的监测,水质是非常平稳的。从2014年通水初期到现在,引江的原水当中像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都是非常低的,并且非常的稳定,整个中线水的水质持续保持在地表水二类标准。”

站在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南水北调外环河出口闸望去,一侧方正的蓄水池里“盛满”了南来之水,微风拂过,波光潋滟。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终点,也是天津市引江供水的起点。“南水”从这里通过泵站加压送往水厂处理后,顺着纵横交错的城市供水管网,化作涓涓清流,流向千家万户。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天津市提供生活、生产用水,除缓解天津市城市供水紧张局面外,还有效置换出长期被挤占的生态用水,为天津市改善水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

从保水量,到提水质,再到扮水景,“水灵灵”的故事,还在“天津卫”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着更多的幸福与美好……(董蕾/文 马绍坤 魏凯/视频)

编辑:王晓颖审核 :刘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水北调“穿黄而过” 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
...,两者上下而过,犹如一条巨龙在黄河之下隐去了身影。南来的江水如何“喝”“存”“补”?南水北调,极大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在储存南水
2024-06-13 18:00:00
你好,南水丨一渠“南水”润津门
...北调外环河出口闸望去,一侧方正的蓄水池里“盛满”了南来之水,微风拂过,波光潋滟。“南水”从这里通过泵站加压送往水厂处理后,顺着纵横交错的城市供水管网,流向千家万户。 天津市
2024-12-28 18:30:00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丨南水北调穿黄工程:黄河长江在此“握手”却能“江水不犯河水”
前言:6月5日至6月7日,记者跟随“一泓碧波三千里——书写十年新画卷”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赴南阳、焦作、郑州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一线,走访水源保护区、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生态环境保护
2024-06-08 17:21:00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8年 河北累计引调江水167亿立方米
...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高航 通讯员 张天宇 任树春)千里长渠蜿蜒,一江清水北上。12月18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北段全面通水8周年。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自2014
2022-12-28 20:28:00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南水北调中线通水8周年,长江水已逐渐成为全市城镇生活和生产供水主力水源累计引用长江水36亿立方米 我市406万人受益保定日报讯(记者王金堂 通讯员王希春 郝红梅
2022-12-20 08:42:00
中新网12月1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有关情况。节水是跨流域调水的前提,南水北调通水后,受水区是如何做好水资源的节约集约
2024-12-12 12:37:00
双水源保障 城市供水谱新篇(图)
...一横一纵”交织的两条输水线路清晰可见,“一横”是引江水、“一纵”是引滦水。40年来,尔王庄水库经历了引滦单水源供水,引滦、引江双水源联合调度两个发展阶段。引滦之初,水源自于桥
2023-09-14 04:47:00
惜水节水是对“百亿南水”的最好感恩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田闻之南来之水,万里情长,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北京依然是缺水城市,我们目前拥有的水资源仍然非常珍贵,节约用水依然是也必须是城市发展的主题。推动节水成为各行各
2024-06-14 03:55:00
京宛协作共谱精彩华章
...的顺义大道。本报记者 王天淇摄本报记者 王天淇距京城千里之外的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却有一条名叫“顺义大道”的平坦马路,这是京宛对口协作的成果之一。而类似这样的成果,在南
2023-06-15 04: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