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随神舟十四号返回的拟南芥种子抽薹开花,郑慧琼春节留守实验室,照看“天外来客”的每一天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1 09: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随神舟十四号返回的拟南芥种子抽薹开花,郑慧琼春节留守实验室,照看“天外来客”的每一天

去年12月4日,在太空经历了120天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发育全过程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跟随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返航。图为郑慧琼在实验室里观察太空种子返回地面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均本报记者 沈湫莎摄

“1月19日、1月24日浇水。”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办公桌的日历本上,喜庆的“新春快乐”那一页上,写着两个重要的日期。这个春节假期,团队工作人员和研究生都已回家过年,郑慧琼留守单位,照看“太空作物”。

2022年12月4日,在太空经历了120天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发育全过程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跟随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返航。仅8个小时后,这批太空种子就交付到了郑慧琼手中,她把这些珍贵的“太空来客”带回上海的实验室继续培养。12月26日,郑慧琼将一部分拟南芥种子种了下去,水稻种子计划春节后再播种。

从太空作物与地面植物身上“找不同”

随神舟十四号返回的拟南芥种子抽薹开花,郑慧琼春节留守实验室,照看“天外来客”的每一天

一个月不到,一柞见方的花盆里,拟南芥种子已绿意盎然。数片莲座叶中,柔弱的主茎攀援着木条奋力抽薹,顶端开出点点白色小花。

“这一盆种子来自天宫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里的开花拟南芥,那一盆种子在天宫二号里待过,但没有开花。”郑慧琼指着实验室里不同的花盆,一一介绍着它们的“身世”。在一组六盆对照组中,有“上过天”的种子,也有一直待在地面的种子。对比来看,同时、同温、同湿度的环境下,地球种子长势更好。

郑慧琼告诉记者,这一点在之前的实验中就被验证过,太空微重力环境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没有重力引导,植物方向感变差,根的定向生长运动明显受阻。另外,太空中生长的拟南芥花序轴的点头幅度和频率,都明显小于地面,说明微重力抑制了植物的细胞周期性生长。

最近,郑慧琼在水稻身上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在放大千倍的显微镜下,太空水稻叶片上的气孔开度明显大于地面水稻的气孔,气孔周边的蜡质结构也更大。这一发现让郑慧琼的春节时光变得有意思起来,她寻思着是不是由于太空微重力环境中缺乏空气对流、湿度变大,影响了叶片的气体交换,而气孔边缘特殊的蜡质结构可以在气孔周围形成疏水区,有利于叶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由此保证植物在微重力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尽管这一切还有待验证,但每天在太空作物身上“找不同”,愈发让郑慧琼感受到生命构造的精巧与神秘。

一边照顾“天外来客”一边观察太空实验

去年春节,郑慧琼忙碌地准备着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送上太空的各项事宜,今年春节她感觉轻松了不少。除了给“天外来客”浇水、修剪枝条等日常工作,她每天都会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数据的官网上查看问天实验舱发送过来的“太空作物”照片。

“你看,1月18日这天,再生水稻植株抽出了一粒穗子。”郑慧琼指着照片中布满水汽的实验柜中的一个角落说。如果不是对水稻的生长态势了如指掌,普通人很难从这丛打着卷的水稻枝叶中发现一粒米大小的变化。

而另一幅来自种植拟南芥的科学实验柜的图像显示,五株拟南芥的生长周期已经出现了明显分化:两株接近死亡,两株长势一般,一株叶片繁茂,这证明郑慧琼团队对拟南芥的基因调控有效。

此前,郑慧琼团队领衔完成了拟南芥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系统研究了空间微重力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经过研究,团队找到了影响拟南芥对重力表达敏感的关键基因。此次长势喜人的拟南芥,就是由过表达了该基因的种子发育而来。

为人类走向太空准备“口粮”打基础

郑慧琼所从事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1992年博士毕业后,她就留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从事相关研究,目前她带领着一支10人团队。

在这个新兴领域做研究,时常会遇到以往农业从业者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比如,在地球上浇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在太空中,判断作物是否喝饱水却是个难题。郑慧琼从可反复使用的描红字帖中获得启发,经过两年多的改进,设计出一套太空浇水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当布条上出现深色的水迹,如同字帖被毛笔沾湿时,即判断土壤已被浇透,这背后是对重力、水土混合、水稻特性等多方面综合研究的结果。

郑慧琼说,开花是植物发育的关键环节。在空间条件下,植物开花时间延迟、开花数目少、种子结实率低、种子质量下降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此,春节里守着这批凝结着无数人心血的“太空种子”,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她希望来年能从水稻身上找到更多微重力影响作物背后的秘密,为人类探月、探火以及进一步走向太空提供农作物基础。

作者:沈湫莎

编辑:范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1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前,国际上在空间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而在中国空间站内,“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项目瞄准了水稻和
2022-12-06 04:04:00
260秒了解水稻“小薇”的太空之旅
...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项目共在轨开展实验120天,完成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航天员在轨进行了3次样品采集,在10月12日这一天,正好“
2022-12-22 16:56:00
焦点访谈:“小薇”的太空之旅
...周期空间培养实验。本项目共在轨开展实验120天,完成了拟南芥和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在10月12日这一天,正好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航天员还全程
2022-12-21 21:57:00
空间站各类科学实验稳步推进 “太空水稻”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前,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乘组已先后成功将水稻、拟南芥等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从中国空间站带回地面。这些样品随后被送到了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通过研究,科
2023-09-23 09:31:00
航天育种:一颗种子,一个希望
...实验舱装载的生命生态实验柜,完成了太空环境下水稻和拟南芥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不仅如此,我国还首次成功尝试空间再生稻技术,在水稻剪株后利用稻
2023-04-21 10:45:00
大年初三,正是这位科学家在日历上备忘给“问天拟南芥”浇水的日子
...人工气候室。这一天,正是她在工作日历上备忘给“太空拟南芥”浇水的日子。“学生们都回家过年了,这些植物可不能渴着了。”郑慧琼说,研究太空植物27年的她,早已对它们产生了深厚感情
2023-01-24 19:45:00
“太空菜园”迎丰收,“天宫”种菜如何实现?
...水性。培养基质里含有充足的水分,所以类似此前种植的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萌发时就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盒里生长。同时,失去了重力带来的空间感,植物的根和茎不能整齐地向着一个方向生长,
2023-12-08 10:50:00
“太空水稻”生长有何奥秘
...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种子去太空出
2022-12-10 14:24:00
...子机理实验项目中,科研人员利用在轨实时图像和返回的拟南芥实验材料,获得了不同开花时间拟南芥响应微重力的生长发育表型数据和天地比对转录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为深入解析植物通过调
2025-01-14 08: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节后减脂正当时 室内健身受热捧
“假期聚餐多,体重涨了4斤,节后必须赶紧减脂!”10月11日,市民周女士在下班后,背着运动包走进家附近的健身房,开启了节后第一堂燃脂课
2025-10-12 17:59:00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②|谷小光:走活棋子烧饼这盘棋
日前,谷小光正在制作棋子烧饼。 河北日报记者 杨明静摄分好剂子、包入肉馅、慢慢收口……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8月22日
2025-10-12 07:51:00
节后月饼去哪了?营养师和美食达人们给出建议
●商家:过期月饼严格销毁,未用完馅料制成茶点●消费者:搭配茶饮或花式改造成奶昔、甜点,创意再吃夏商民兴超市文屏店内,散装月饼所剩无几
2025-10-11 08:18:00
“糖水仓库”来了! 闽侯县龙祥岛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眼下,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在闽侯县龙祥岛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甘蔗进入丰收期。
2025-10-11 09:08:00
如果选择美白产品?五款热门美容仪器实测推荐
夏天晒黑、熬夜暗沉、痘印难消,很多人试过不少美白护肤品却没有明显效果,难免会问什么产品美白效果好。其实比起单纯涂抹,能深入肌底作用的美容仪
2025-10-11 11:41:00
专注高品质医疗体验,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打造妇产特色新标杆
作为一家综合性门诊部,杭州圣玺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明确将妇产领域作为其核心发展方向,集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于一体,旨在打造一个让女性安心
2025-10-11 11:44:00
健康体重 理想血压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全国高血压日”公益活动
鲁网10月11日讯2025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为提高全民关注血压的意识
2025-10-11 11:45:00
秋风起咳不停?详解秋季咳嗽3大诱因及应对方法
秋意渐浓,早晚变凉,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喉咙开始“闹情绪”了。办公室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有时还觉得嗓子里有痰但是咳不出来,白天影响工作状态
2025-10-11 12:21:00
首部《瘢痕全周期防治白皮书》重磅发布 以\
近日,聚焦“瘢痕全周期防治”的行业白皮书《瘢痕全周期防治白皮书》(以下简称 “白皮书”)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重磅发布,这也是国内首部面向医生群体的瘢痕白皮书
2025-10-11 15:21:00
医在身边|孩子秋季腹泻怎么办?高油、生冷、高糖食物要少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秋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或饮食不当都可能让孩子拉肚子。到底如何预防儿童秋季腹泻
2025-10-11 15:29:00
施华蔻专业保丽系列焕新登场!德系科研解锁发芯精准修护新范式
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旗下品牌施华蔻专业,携全新保丽系列重磅上市。作为承袭德系实验室近60年科研实力与专业沙龙基因积淀的“发芯精研专家”
2025-10-11 15:55:00
中日产业协同新实践:依托通道优势推动西部资源出海,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
金秋时节,香港共工新闻总社美洲社、欧洲社社长YinkeoGarden,到访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邸,同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公使园田庸深入交流
2025-10-11 15:59:00
才艺闪耀护眼同行 安徽爱尔眼科举办青少年近视防控主题活动
10月4日上午,由合肥市包河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安徽爱尔眼科医院圆满举办点亮才艺梦想守护心灵之窗——青少年才艺汇演暨近视防控专家讲座活动
2025-10-11 16:31:00
西安市红会医院MDT救助101岁股骨粗隆间骨折老人
华商网讯(记者 袁毛毛) 近日,一位101岁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院综合病区、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MDT) 的精密协作下
2025-10-11 17:28:00
汇川:烟火气暖食客心
多彩贵州网讯当人们愈发关注餐桌背后的“厨房温度”,不少人开始思考:传统烹饪的即时风味与烟火气,是否会在快节奏生活中渐渐淡去
2025-10-11 2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