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06 04:04:00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点击上方 “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5日凌晨,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

三名航天员抵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

作为最忙乘组,在太空“出差”期间他们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经历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次分离撤离及2次舱段转位。180多天的在轨工作相当充实。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

蔡旭哲是河北人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其中,蔡旭哲是河北深州人,他也是河北省首位进入太空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员。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蔡旭哲、陈冬、刘洋(从左到右)

蔡旭哲平安归来

家乡父老为他高兴和骄傲

“平安回来就好!”“好样的!”12月4日21时01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返回、健康出舱,在衡水深州老家通过电视屏幕看到蔡旭哲那张熟悉的脸庞时,家乡父老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

晚餐时间,蔡家在饭桌上特地准备了十个菜,寓意十全十美,其中一盘红彤彤的苹果特别显眼,取其“平安归来”之意。俗话说:“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蔡旭哲的母亲亲手擀了面条,她表示,虽然儿子不在身边,但母亲的这份心意不能少。“等孩子回来了,我给他炖肉,好好补补身子。”看着一桌子蔡旭哲喜欢吃的饭菜,母亲不断念叨。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儿子平安归来,实现了多年的‘飞天梦’,全家人替他高兴。”蔡旭哲父亲表示,希望儿子好好调养身体,如果祖国有需要,继续出征,继续为祖国航天事业建功立业。

回顾蔡旭哲的太空之旅

出征太空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出征太空。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第一次出舱活动

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陈冬、刘洋在舱外作业,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各项既定任务。

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2年9月17日,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03已出舱,感觉良好!”这是蔡旭哲个人的首次出舱,也是神舟十四号乘组的第二次出舱。

太空种菜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一手拿植物、一手拿针管,中国空间站里,航天员蔡旭哲细心地“呵护”着在轨实验生物样品。通过在太空环境中开展培养实验,可探索其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太空之旅开启前,蔡旭哲就说要带生菜种子,绿植会让太空之家更温馨。

“天宫课堂”第三课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在授课课程中,蔡旭哲担任太空摄像师。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他用镜头带领青少年们参观了问天实验舱,观看了陈冬、刘洋演示的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了解了植物生长研究项目。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在与地面课堂交流互动环节,蔡旭哲积极热情回答同学们提问,为他们解疑释惑。

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2022年11月3日15时1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

第三次出舱活动

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了第三次出舱活动,陈冬、蔡旭哲执行出舱,刘洋舱内支持。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11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结束出舱任务正在返回的画面。

神十四、神十五乘组“太空会师”

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

新闻多一点

国际首次中国空间站种出水稻种子,“太空种子”已抵京

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在着陆场交付空间应用系统,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1个无容器样品袋。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该批样品于5日顺利运抵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经检查确认返回样品完好后,样品顺利交接至相关实验科学家手中。其中就包括了经过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

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候选粮食作物,利用空间微重力进行水稻育种,是空间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前,国际上在空间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而在中国空间站内,“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项目瞄准了水稻和拟南芥两种植物。

神十四乘组在轨期间,从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至11月25日结束实验,水稻和拟南芥种子在中国空间站内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这一“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完成的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平安归来!国际首次,带回太空水稻种子

水稻和拟南芥的在轨实验样品分别装在3个生物样品冷包中,随飞船返回地球。后续,科学家将对返回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代谢等相关分析,通过检测及分析研究,解析空间微重力对于拟南芥和水稻作用的规律和分子基础,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22:13: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空水稻”生长有何奥秘
...何奥秘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
2022-12-10 14:24
从太空归来的水稻
...食品报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
2022-12-09 09:18
第一个坐上火箭的火箭设计师!河北籍航天员王浩泽的成长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人民网石家庄10月30日电 (记者周博)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乘组由
2024-10-30 12:17:00
260秒了解水稻“小薇”的太空之旅
...实验。尽管之前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真正看到这些水稻种子和相关样品,科学家还是非常兴奋。 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项目共在轨开展
2022-12-22 16:56
航天育种: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南芥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在空间站种水稻、种菜,这是航天育种的一种形式吗? “这个严格来说是太空栽培或者航天种植。就像在地面种植水稻
2023-09-07 01:43:00
焦点访谈:“小薇”的太空之旅
...实验,尽管之前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真正看到这些水稻种子和相关样品,科学家还是兴奋异常。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本项目共在轨开展实验1
2022-12-21 21:57
...哲、王浩泽,通过太空连线向家乡人民发来问候。与两位河北籍航天员连线的,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发射部门副主任、河北人谷振丰。驻守戈壁12载,他已从一名操作手成长为“0号”指挥员
2025-02-18 13:26:00
太空实验室:点亮梦想的“天宫”
...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空间应用正有序展开、成果频现。水稻种子在太空中发芽、抽穗、长出新稻种,第一团火苗受控在中国空间站燃烧30秒……据公开报道,截至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在轨实施
2023-10-20 04:52:00
...木等更多类别。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升空。与3名航天员共同遨游太空的还有来自福建的“大红袍1号”和“正山小种1号”茶种。当年8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武夷山永宜茶叶
2023-01-18 06: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