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成吉思汗横扫欧亚,见神杀神见佛杀佛,天王老子都不怕。可是成吉思汗为什么却没有征服印度呢?
其实当时成吉思汗是很想征服印度的,并不仅仅因为印度是一个富庶之地,更关键的是,成吉思汗只有征服印度,才能够消除他的一大隐患。
咱们先来说说,成吉思汗的这个隐患是什么。
成吉思汗的这个隐患就是札兰丁。札兰丁是花剌子模的太子。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以后,花剌子模的国王和太子都逃到一座海岛上。后来,国王就死在那座海岛上了。在临死之前,他告诉太子札兰丁,让他要想办法复仇。所以札兰丁就跑回来,到了花剌子模的旧都玉龙杰赤。不过,成吉思汗儿子领兵攻打玉龙杰赤,札兰丁打不过,逃跑了。
接着,札兰丁逃到哥疾宁,在哥疾宁纠集了八万人马,全歼了成吉思汗的干儿子失吉忽突忽的三万蒙古军。这对成吉思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之所以是巨大的打击,是因为成吉思汗西征以来,还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这一仗让蒙古军队丢尽了脸,因此成吉思汗对札兰丁又是欣赏又是愤怒,他甚至对他的大将们说,希望你们生的儿子,个个都像札兰丁。
为了打败札兰丁,成吉思汗几乎集中了所有军队,甚至亲自领兵前去和札兰丁作战,期间历尽了艰辛。好不容易才把札兰丁打败,不过却没能把札兰丁杀死。成吉思汗为了斩草除根,因此跟着札兰丁紧紧追赶,一直把他追到河边的一处悬崖上。
本来札兰丁没有退路了,但是没想到他骑着马一跃跳进河里,接着这匹马竟然从河里冲了过去,札兰丁奇迹般地逃到印度境内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札兰丁这个祸害不除,成吉思汗真是寝食难安。假如他撤军回去,札兰丁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而消除这个祸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进攻印度。一旦拿下了印度,不但可以获得一片富庶之地,而且还可以消除札兰丁这个隐患。
然而,成吉思汗却在这时候,停止了对印度的进攻,选择撤军回去。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会停止对印度的进攻呢?
按照史料的记载,当时成吉思汗是准备过河发动对印度的进攻的。不过这时候,成吉思汗在印度河边看见了一只怪兽。这只怪兽嘴里正发着一种声音。谁也听不明白怪兽发出的是什么声音,但是成吉思汗身边最有学问的耶律楚材告诉成吉思汗,这头怪兽其实是上天派来的“祥瑞”,它嘴里的声音说的是“汝主早还”。也就是说,上天希望成吉思汗撤军回去。
这个故事虽然是历史记载,但多多少少有演绎的成分。很像是耶律楚材借这个机会,假托是上天的所谓“警示”,然后劝说成吉思汗撤军。毕竟耶律楚材是反对战争的,他一直在做着阻止成吉思汗战争的行动,这个蒙古人不认识的动物,给了耶律楚材一个劝说成吉思汗的借口。
不过,要说成吉思汗是被耶律楚材骗了,也不对。成吉思汗是何等聪明之人,耶律楚材岂能骗得过他。成吉思汗之所以要撤军,肯定是他有必须撤军的理由。
第一个原因是军队有严重的厌战情绪。
蒙古人当时已经打了长达六年的时间,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非常希望回去。本来蒙古人打仗,都是秋天发动,第二年春天就结束了。这一次出来打了六年,对于他们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所以厌战情绪严重。
成吉思汗已经看出了士兵们的这种情绪,再加上印度很热,很不适应蒙古人。因此如果继续打下去,肯定是不利的。
第二个原因是成吉思汗不放心国内。
毕竟当时成吉思汗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灭掉金国和西夏。本来成吉思汗是没想过西征的,西征只是一次意外的行动,是一次不得不应对的行动。但无论如何,成吉思汗攻伐的中心,都在离蒙古很近的金国和西夏。舍近求远是不恰当的。
再说了,国内很有可能出现危险。尽管在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已经派木华黎镇守南方,应对金国可能的反扑。但是木华黎能不能始终镇住这里,很难说。就算镇住了,木华黎会不会成为一个割据政权,也很难说。到时候如果国内生变,说不定成吉思汗连老巢都没有了。
所以,成吉思汗必须回去。
即便札兰丁是个威胁,但是比起国内来说,他也算不得什么。
正因为如此,因此成吉思汗放了印度一马,没有继续攻打印度。
不过,虽然成吉思汗没有打印度,但并不表明蒙古人就永远不打印度。成吉思汗的后代中,出现了一位帖木儿大帝。最后征服了印度,这也算是在成吉思汗遗愿得以实现了吧。
(参考资料:《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0: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