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7:55:00 来源:鲁网

开栏语:潍坊道承齐鲁、襟连海岱,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古州名郡,英杰辈出。历史名人灿若星辰,是潍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鲁网2月4日讯(记者 杨宁)潍坊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潍坊寿光人贾思勰谱就的《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典籍中影响深远之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农学名著。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贾思勰,这位北魏末期杰出的农学家,有哪些崇高精神和闪光品质,给农业发展优势鲜明的潍坊提供精神力量、奠定历史基础?

贾思勰出生于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曾任高阳郡(今山东省临淄市)太守。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写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耕者必有常心 耕者必有恒心

有济世救民抱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指明,学习古圣先贤的教导,其根本目的“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即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和得到教养。对待历代人们提出的兴农主张和具体措施,他总是给予很高评价,称之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

注重实践经验。他引民谚“智如禹汤,不如常更(指经历)”,就是说即使有夏禹、商汤那样开国帝王般的智慧,也不如亲自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来得可靠。

强调生产实践。“天为之农,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贾思勰为了掌握养羊的经验,他买了二百头羊,自己亲自去养;对种地,贾思勰更是不辞辛苦,下田间,住老农的窝棚,虚心向老农求教。

尊重客观规律。 “种谷第三”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

涵养农耕品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不仅提供了农业技术,还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道德品质。他写道:“耕者,必有常心,不可有暴心,不可有急心,不可有慢心,不可有疑心。耕者,必有恒心。”他认为,耕作需要有恒心,需要有勇气面对自然灾害和疾病,需要有信心在困难中挺过来。他还强调了对土地的尊重和保护,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这些农耕智慧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农民。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家宴名吃虎头鸡 千年美食代代传

名人生活趣事,亦为后人传颂。诸如曹操鸡、东坡肉、太白鸭等。贾思勰家宴名吃——虎头鸡,已然是如今潍坊寿光名吃之一。早在北魏时期,贾思勰就拿它招待客人。

贾思勰出任高阳太守时,寿光一带为其俸禄之地。每至秋收冬藏,贾思勰令厨房将寿光大鸡这一地方特产斩块入味,挂以蛋糊,油炸,保存至来年春时其味不变。干吃外脆里嫩,清炖则骨酥肉香。家人便问此菜如何称谓,贾思勰看其满身金黄,一块块状如虎头,故命名为“虎头鸡”。这道千年美食,代代相传。一碗虎头鸡,是潍坊寿光人心中最为想念的家常滋味。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赓续农耕文明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孕育下,高擎农圣《齐民要术》的火炬,潍坊农业金字招牌全国响亮。近日,农村改革发展“三个模式”、寿光蔬菜等入选改革开放以来对潍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潍坊十大文化符号”榜单。

何为“三个模式”?“诸城模式”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等具体实践。“潍坊模式”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寿光模式”则是解决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根本遵循,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目标,交出了一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寿光蔬菜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并通过不断引进各类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始终站在农业最前沿,引导农业新潮流,为我国的蔬菜农业作出巨大贡献。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潍坊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贾思勰体恤爱民的为民情怀、尊重客观规律的务实作风、耕者有恒心的农耕智慧……泽被后世,光耀千古。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责任编辑:王玉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0: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话潍水先贤|孔子女婿公冶长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1-16 15:17:00
对话潍水先贤|千古名相 大贤晏子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1-16 15:16:00
对话潍水先贤|“人中龙”孔融德政北海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3-22 15:35:00
2025职教周|潍坊职业学院实践教学活动举办
...合作,促进产业教授与学院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近期,潍坊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了产业教授校企融合系列活动第二站:“校企共育 双师同行”实践教学活动。学院教师走进寿光市润宏农业科技有限
2025-05-20 00:01:00
对话潍水先贤|笔墨丹青论画卷 翘楚当属张择端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2-04 17:56:00
...基,虞舜倡导“仁孝德政”,范仲淹、欧阳修、郑板桥等先贤留下的忧国忧民情怀与高尚品德,历经岁月洗礼,成为潍坊现代文明发展的深厚根基。“尚德”则体现了潍坊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品
2024-12-24 12:27:00
潍坊寿光田柳镇:智慧赋能筑防线 服务企业保平安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通讯员 张坤 潍坊报道为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实现消防安全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升辖区安全治理水平,潍坊寿光市田柳镇通过实地观摩与集中研讨相结
2025-03-15 08:48:00
媒体采风团打卡寿光蔬菜的“奇妙世界”,体验蔬菜里的大智慧
于晓雪 张忠 王鑫 潍坊报道5月22日下午,30余家媒体的40名媒体总编辑、记者走进潍坊寿光,分别参观了寿光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第二十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2024-05-23 14:24:00
潍坊寿光:智慧养老帮助老人“数”享晚年 看看吧
“我腿脚不好,住在家里不方便。在这里,不仅有护工照顾我的日常生活,还有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晚年生活真是舒坦!”72岁的王奶奶在寿光市福缘颐养中心居住。她说,中心不仅提供养生保健
2024-06-07 23: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