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7:55:00 来源:鲁网

开栏语:潍坊道承齐鲁、襟连海岱,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古州名郡,英杰辈出。历史名人灿若星辰,是潍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鲁网2月4日讯(记者 杨宁)潍坊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潍坊寿光人贾思勰谱就的《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典籍中影响深远之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农学名著。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贾思勰,这位北魏末期杰出的农学家,有哪些崇高精神和闪光品质,给农业发展优势鲜明的潍坊提供精神力量、奠定历史基础?

贾思勰出生于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曾任高阳郡(今山东省临淄市)太守。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写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耕者必有常心 耕者必有恒心

有济世救民抱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指明,学习古圣先贤的教导,其根本目的“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即让民众生活安定,使他们富足和得到教养。对待历代人们提出的兴农主张和具体措施,他总是给予很高评价,称之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

注重实践经验。他引民谚“智如禹汤,不如常更(指经历)”,就是说即使有夏禹、商汤那样开国帝王般的智慧,也不如亲自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来得可靠。

强调生产实践。“天为之农,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贾思勰为了掌握养羊的经验,他买了二百头羊,自己亲自去养;对种地,贾思勰更是不辞辛苦,下田间,住老农的窝棚,虚心向老农求教。

尊重客观规律。 “种谷第三”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

涵养农耕品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不仅提供了农业技术,还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道德品质。他写道:“耕者,必有常心,不可有暴心,不可有急心,不可有慢心,不可有疑心。耕者,必有恒心。”他认为,耕作需要有恒心,需要有勇气面对自然灾害和疾病,需要有信心在困难中挺过来。他还强调了对土地的尊重和保护,对环境的热爱和保护。这些农耕智慧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农民。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家宴名吃虎头鸡 千年美食代代传

名人生活趣事,亦为后人传颂。诸如曹操鸡、东坡肉、太白鸭等。贾思勰家宴名吃——虎头鸡,已然是如今潍坊寿光名吃之一。早在北魏时期,贾思勰就拿它招待客人。

贾思勰出任高阳太守时,寿光一带为其俸禄之地。每至秋收冬藏,贾思勰令厨房将寿光大鸡这一地方特产斩块入味,挂以蛋糊,油炸,保存至来年春时其味不变。干吃外脆里嫩,清炖则骨酥肉香。家人便问此菜如何称谓,贾思勰看其满身金黄,一块块状如虎头,故命名为“虎头鸡”。这道千年美食,代代相传。一碗虎头鸡,是潍坊寿光人心中最为想念的家常滋味。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赓续农耕文明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孕育下,高擎农圣《齐民要术》的火炬,潍坊农业金字招牌全国响亮。近日,农村改革发展“三个模式”、寿光蔬菜等入选改革开放以来对潍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潍坊十大文化符号”榜单。

何为“三个模式”?“诸城模式”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社区化等具体实践。“潍坊模式”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寿光模式”则是解决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根本遵循,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目标,交出了一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寿光蔬菜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并通过不断引进各类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始终站在农业最前沿,引导农业新潮流,为我国的蔬菜农业作出巨大贡献。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潍坊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贾思勰体恤爱民的为民情怀、尊重客观规律的务实作风、耕者有恒心的农耕智慧……泽被后世,光耀千古。

对话潍水先贤|从农圣贾思勰看潍坊农耕智慧

责任编辑:王玉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0: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话潍水先贤|孔子女婿公冶长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1-16 15:17:00
对话潍水先贤|千古名相 大贤晏子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1-16 15:16:00
对话潍水先贤|“人中龙”孔融德政北海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3-22 15:35:00
2025职教周|潍坊职业学院实践教学活动举办
...合作,促进产业教授与学院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近期,潍坊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了产业教授校企融合系列活动第二站:“校企共育 双师同行”实践教学活动。学院教师走进寿光市润宏农业科技有限
2025-05-20 00:01:00
对话潍水先贤|笔墨丹青论画卷 翘楚当属张择端
...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从明哲先贤中汲取向上发展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赓续中
2024-02-04 17:56:00
...基,虞舜倡导“仁孝德政”,范仲淹、欧阳修、郑板桥等先贤留下的忧国忧民情怀与高尚品德,历经岁月洗礼,成为潍坊现代文明发展的深厚根基。“尚德”则体现了潍坊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品
2024-12-24 12:27:00
潍坊寿光田柳镇:智慧赋能筑防线 服务企业保平安
大众网记者 刘建永 通讯员 张坤 潍坊报道为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工作,实现消防安全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升辖区安全治理水平,潍坊寿光市田柳镇通过实地观摩与集中研讨相结
2025-03-15 08:48:00
媒体采风团打卡寿光蔬菜的“奇妙世界”,体验蔬菜里的大智慧
于晓雪 张忠 王鑫 潍坊报道5月22日下午,30余家媒体的40名媒体总编辑、记者走进潍坊寿光,分别参观了寿光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第二十五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
2024-05-23 14:24:00
潍坊寿光:智慧养老帮助老人“数”享晚年 看看吧
“我腿脚不好,住在家里不方便。在这里,不仅有护工照顾我的日常生活,还有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晚年生活真是舒坦!”72岁的王奶奶在寿光市福缘颐养中心居住。她说,中心不仅提供养生保健
2024-06-07 23: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