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父母怎么做才能唤醒孩子内驱力?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7-29 09:50:00 来源:康之道

中考四天假,有两天都过得没那么舒心,眼里看到是孩子一字未写的焦虑?产生的是别的孩子在狂卷,而我的孩子在躺平的煎熬?

即便表面风平浪静,内心也早已风起云涌。忍,成了唯一可以选择的归宿。

催了一次又一次,孩子嘴上说着:好,我马上就去学习,但行动却很诚实的纹丝不动,或者坐着书桌前,却做着跟学习无关的事。

我盯着他看,到底有没有学习?有没有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忍了个把小时,再提醒一下要专注,要主动一点,别总让我催。

这样的场景似乎有点熟悉,可不就是我前几年跟孩子的相处模式,一提作业鸡飞狗跳,不提作业母慈子孝嘛。

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父母怎么做才能唤醒孩子内驱力?

潜意识告诉我,这样的相处模式是会起反作用的,这种逼着孩子学习的方式一定是错的,是不适配的,甚至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那么,我该怎么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呢?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主动去写作业,而不是在我的催促中,不情不愿去写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孩子的作业,而将重心拉回到自己身上,将察觉的重点不放在“如何才能让孩子回归自驱力”,而放在“让自己更自洽和柔和”中。

此时,我察觉到了自己的焦虑与着急,将我和孩子的课题混淆了,所以才有了我很难受,孩子体验也不好的彼此不开心。

有家长可能会问,提升孩子的自驱力,而不管孩子,转回头安抚家长自己的心,这能有用吗?即便父母装着看不见,即便父母能心平气和,孩子不还是没写作业,没学习吗?

看似是这样一个逻辑,父母做情绪稳定的自己,让自己充满着柔和与淡定,跟孩子学不学习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实际上,当父母安抚好自己情绪时,孩子的学习状态会好很多。

拿我家孩子来说吧,放假第一天我催他起床,催他写作业,催他复习催得很紧。

看着他一动不动,要么不睁眼,要么说很刺的话:睡会怎么了?催什么催?作业不写怎么了,有什么好着急的。

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父母怎么做才能唤醒孩子内驱力?

我一看他这态度,气不过发飙了,一顿批评和怒吼,然后孩子气得冲进雨中骑行了一个多小时。

两败俱伤,我和他都很伤心。想起我最初的目的,只是想监督他学习,并不是要激化矛盾,可是问题不仅没有解决,亲子关系也面临着考验。

不过,幸好在孩子冲出家门的那一刻,我在察觉自己的焦虑和对孩子学习的越界。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可以提醒,但提醒完就应该及时回到自己的边界来,而不是一味地在孩子的边界中指手画脚。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谁的问题,谁负责,谁的责任,谁承担”。

作为父母来说,爱孩子,为孩子赋能,提供一切可能性,让孩子更好的发展,这是父母的课题。

作为孩子来说,做好自己的事,在玩与学中找到平衡点,是他们的课题。

想到我一遍遍催孩子学习,一天都盯着他在做什么的行为,明显是越界了,是比孩子还焦虑和操心的本末倒置。

当父母把孩子要学习的心都操完时,孩子可不就只剩下排斥和自动放任模式了?

想明白这个理时,我昨天就没再管孩子的学习,而是带着老二出去玩,将自己从催学的场景中抽离出来,去做点让自己开心,内心平静和回归能量的事。

当你无法解决一件事时,转移视角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

当我真这么做时,我的内心是平和和喜悦的,等晚上近9点才回家时,孩子兴冲冲告诉我:今天他把化学和生物写完了,数学和物理只剩一小部分了。

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父母怎么做才能唤醒孩子内驱力?

这不是很皆大欢喜嘛!孩子虽然没有别人家孩子写得多,但起码他写了,这不是很棒嘛。

想起一句话:父母要学会后退一步,给孩子留一点空间,反而更能解决问题。这也引发了我对孩子自驱力的思考,发现这么做才能更好唤醒孩子自驱力:

首先,父母后退一步,做回自己。

当孩子不学习时,父母此时首先做的不是着急,焦虑,不是发脾气,而想退一步,别逼得那么紧。

可以出去散散步,可以做做家务,可以听听音乐,也可以去做一点让自己觉得舒适的事。

唯独别盯着孩子憋出内伤,这样的结果即便一忍再忍,也会在某个憋不住的时点大爆发,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还毁掉了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的内心关闭,不再跟父母说心里话。

其次,看到孩子做到的,真正看见孩子。

父母会有一个习惯,只看见孩子做不到的,一个劲的挑刺,跟别人家的孩子不自觉的对比。

对比之下,往往会忽略孩子已经做到的,这时就会心理失衡。

此时的内心戏是这样的:怎么才写这么一点?相比之下,差着远呢?别人卷死了,他却还在半躺着?

每次我的脑子里产生这样念头时,都会不自觉焦虑,而孩子也会更加反感我,跟着吵或冷战,还让我不要出现在他眼前。

孩子之所以排斥,只是“受伤了”,自己的努力不被认可,自己的付出不被承认,所以干脆就更不愿意学习了。

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父母怎么做才能唤醒孩子内驱力?

最后,学会课题分离,不过分干涉孩子的课题。

阿德勒说过,父母要学会跟孩子课题分离。

学习是孩子的事,父母不能比孩子更着急,不管父母内心有多焦虑,多么惶恐,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疗愈。

不能把自己的焦虑和情绪,施加和转嫁给孩子。

父母可以通过学习,可以通过情绪训练,而让自己回归平衡。但绝不是拿着“我担心孩子”所以吵孩子,所以才催学习。

父母不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拿“为孩子好”逃避做好自己,只会将孩子推得更远,只能让孩子更加不愿意学习。

想起一句话:与其追马,不如种草。与其卷娃,不如卷自己。反其道而行之,是提升孩子自驱力的捷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父母累死也教不会孩子自觉?只因我们从开始就做错了
...让孩子厌学,其原因是什么?根源在于,孩子缺乏学习的内驱力。自驱力是什么?自驱力是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会主动学习,自觉安排好学习任务,积极思考,对学习负责,能够在学习中体
2024-01-15 13:03:00
...才会蹦一蹦”,不是不聪明,但就是对学习没有主动性、内驱力。那么,怎样才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呢?心理学家林文采博士说,答案就在情绪能量里。如果学习能够让孩子从中获得快乐,学习过程
2024-04-01 04:01:00
暑假建议父母带孩子做这件小事,更有内驱力,比补课效果好太多了
这个暑假,我娃照例没有补课,而是在家里放养着一边玩,一边自学。虽然状态没有在学校时自律,也没有在补课班被老师倒逼着自律,但整体状态趋向变好。细细算来,放假已经10天了,别的同学不
2024-07-29 09:37:00
毁掉孩子价值感和内驱力,令孩子厌学的根源,往往是父母的焦虑
因为中考,学校教室要用作考场,晗哥放了4天假回来了,母子相见,分外欢喜。欢喜之余,又有一点担忧。这可是放4天假啊,按惯例,不用脑补就能想象这4天会怎么过,回家大概率是玩手机或看视
2024-07-30 06:52:00
暑假,孩子主动卸载了游戏想学习,回归内驱力源于我做对了3件事
昨天下午,对于我来说是喜大普奔的一个激动时刻。我娃竟然把游戏卸载了,不仅如此他还秒退了七八个游戏群,有任务群、攻略群、代打群等各种各样的联盟赛群。让我更震惊的是,在卸载游戏的前几
2024-07-29 09:38:00
父母越逼迫孩子,孩子越反感学习
...失去兴趣和信心。雅方咨询的老师说,没有自主权就没有内驱力和上进心。此外,父母的逼迫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概念。当孩子感到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时,他们会感到自己没有
2024-07-29 06:49:00
毁掉孩子的自信与内驱力,往往是父母太心急,从陪和管写作业开始
...更挑剔,觉得孩子更无可救药,也毁掉了孩子的自信心与内驱力,这是一个双输的事,父母却还在热衷的让之负循环。 父母崩溃了,孩子也失望了,更不愿意学习了,对学习越来越缺乏动力。给
2024-07-29 09:46:00
央视推荐的神级纪录片,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父母操心,成绩一路领先。这种差距的背后,就是孩子的内驱力。一个拥有强大内驱力的孩子,即便无人监督,也能抵住诱惑,专注地朝着目标前行。那么,到底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今天,
2023-10-22 14:13:00
平安私人银行“平安大视野”活动:以教育权益培育AI时代的栋梁
...前沿话题。陈海贤:给孩子归属感、自主性和成就感,让内驱力慢慢长出来很多家长特别希望孩子有自主性和内驱力,具体该如何培养?陈海贤给出的答案是让孩子的内驱力慢慢长出来。在主题为《
2023-07-13 11:3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