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黑科技”亮相中国海博会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24 10:36: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黑科技”亮相中国海博会

中国海洋经济亮点颇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热度不减。11月23日,记者在位于深圳会展中心(福田)的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看到和了解到不少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科技。

例如,有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的CCS示范工程项目;有用于储存和转化风电能源、已经应用于岛屿、航母等海上项目的制氢系统设备;还有专门为了保护生态,用于监测碳通量的观测塔等。

当天,2023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也在本届中国海博会上如期召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彭伟表示,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取得不少新突破。近十年来,海洋能资金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支持了116个项目实施,涌现出数十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前景好的新技术、新装置,创造了多项“全国首次”。

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黑科技”亮相中国海博会

植树1400万棵、停开13000辆小汽车

记者在一号馆看到,此次,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被搬来了中国海博会上,为深圳市民展现了“岸碳入海”等诸多“双碳”、环保高科技。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CCS⽰范⼯程具有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的完整技术体系和成套装备,可将油⽥伴⽣的⾼含二氧化碳⽓体经过捕集、脱⽔、压缩、回注到海底咸水层进⾏永久封存。我国这口回注井投产后,所在区域的海上钻井平台在开采油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被采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在一个仿佛倒扣的“巨碗”下实现长期、稳定封存。预计封存二氧化碳总量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目前已累计安全运行3800小时,累计注入二氧化碳40000吨,相当于停开13000辆小汽车。

而这家技术的生产基地就在深圳。作为我国年产能2000万吨级以上油田中唯一一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始终以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为己任,今年前7个月,南海东部油田累计实施节能降碳项目79个,在恩平15-1平台投用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在珠海高栏终端建成首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实现措施减碳量3.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植树28万棵,绿色低碳成效显著。

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黑科技”亮相中国海博会

制氢技术取得突破,碳通量监测保护生态

“现在用风制氢的技术已经应用在海洋领域了。”在淳华氢能展台,记者又被几台白色的PEM水电解制氢系统装置所吸引。淳华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骆永光介绍,氢能可以把剩余的、用不完的可再生风电等绿色能源储存起来,尤其是在没有电网的情况下,而在需要的时候又能将氢能转变成电能。

据了解,目前全球水电解制氢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每年10万吨,未来几年内,全球水电解制氢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每年60万吨。到2050年全球氢能将在终端消费量中占所有能源的25%,可以减少6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中国在全球制氢技术方面是领先的。” 骆永光说,今年自己是第二次参加中国海博会,此次来到深圳,不仅看到了海洋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还看到了深圳具有的国际化视野。

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黑科技”亮相中国海博会

记者注意到,此次在本届中国海博会上带来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企业不止一家,并且深圳企业居多。氢辉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也带来了已经全面国产化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及部件。其自主开发的80-100微米增强型质子交换膜及膜电极等制氢技术已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合作。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重点布局双碳业务领域,在推进海岸带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展台人员告诉记者,从去年至今,朗诚科技通过在深圳大鹏东涌、福田、宝安海上田园等红树林生态系统重点区域共建设了3套海岸带碳通量观测塔,以海洋碳通量监测为切入点,全面覆盖监测多项二氧化碳指标、多项辐射指标,以及降雨、风速等天气指标,深入开展数据比对与分析评估,探索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中国海洋经济亮点颇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热度不减。昨日,记者在位于深圳会展中心(福田)的2023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看到和了解
2023-11-24 06:45:00
...何成为增产主力?海洋新型能源前景如何?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海洋能源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海洋能源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海上油气生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增长极。我国油气生
2022-12-15 08:35:00
我国海洋能源发展持续向好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洋能源高质量发展,12月10日,由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的 “第三届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 《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
2023-12-19 10:20:00
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在可持续水产养殖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养殖生态学团队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董双林教授团队在可持续水产养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果以“System-specific aquaculture a
2025-02-14 21:25:00
深挖潜能塑造海洋经济新优势
...巨大的发展能量。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前不久发布的《2023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17.7,比上年增长2.5%,比近7年年均增速高0.1个百
2024-01-30 05:46:00
...广泛肯定。去年底,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团受邀来到中国海南考察。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大茅远洋生态村等地参访时,黎巴嫩、埃及等国驻华使节纷纷表示,中国的生态保护经验值得借鉴,未
2024-08-15 10:25:00
...观测网,覆盖我国从渤海、黄海、东海到南海(近岸)的中国海区域,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王
2023-10-06 05:50:00
...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研究院共同协办。
2024-12-06 18:48:00
...16.X-260。2022年被认为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平价元年。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2》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末
2023-01-12 16:0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