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田林县六隆镇八渡笋产业示范区,数百亩的竹林犹如一幅壮丽的画卷;登上示范区的瞭望阁,漫山的竹海尽收眼底。在茂密的竹林下长满了嫩竹笋,一个个壳薄肉肥、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竹笋破土而出。
目前,田林县境内的八渡笋正是采收旺期。竹林下以及示范区内的八渡笋加工车间内,村民们采收、或运输、或卸货、或削青皮、或泡笋、或开动机器切丝……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近日,在六隆镇平细村2024年八渡笋庆丰节活动现场,采笋竞技、“笋王”评比、“笋”产品展示、品笋宴、“中国八渡笋之韵”短视频大赛等多个活动精彩纷呈。
八渡笋庆丰节采笋比赛现场。黄数情摄
八渡笋是田林县名优特产,种植历史久远,以其独特风味闻名遐迩,曾成为清代朝廷贡品而名扬天下。近年来,田林县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目标,抓好资源培育、生态系统管理、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提升竹业功能和产品供给能力,做大做强八渡笋产业。目前,全县八渡笋种植面积达24.3万亩,年产量12.15万吨,有笋竹加工企业37家,实现竹业总产值2.43亿元,渡笋产业已经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八渡笋主产区之一的六隆镇,全镇18个村基本种植八渡笋,种植面积近16万亩。近年来,该县依托粤桂协作平台,聚焦“一区两地”建设,紧扣“粤企入桂”“万企兴万村”计划,按照“走出去、引进来、兴产业”的策略,通过重招商兴产业、明定位挖特色、稳就业拓市场等有力举措,着力打造粤桂协作工作光明典范,于2024年安排粤桂协作440万元在六隆镇建设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依托粤桂协作平台,结合田林八渡笋资源优势,协调对接中国食品协会、公明街道商会、深彤鑫等企业和商协会到田林考察,并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推动八渡笋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将八渡笋产业打造农民致富、产业振兴的一个支柱产业。邀请深圳智理技工学校到六隆镇开展电商、烹饪等技能培训,帮助研发八渡笋一系列新菜品,通过餐饮协会推送到深圳市场。与马田海吉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田林县农业龙头企业在深圳海吉星农批市场租赁铺位,通过深农集团公司的全国网络渠道与资源,直接批发销售田林八渡笋产品,这既能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也能扩大八渡笋销路,实现群众增收。
八渡笋庆丰节剥笋皮活动现场。黄数情摄
该县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有效提升八渡笋产业的附加值,让参与项目的笋农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全县八渡笋种植农户达12000多户,笋农八渡笋销售人均收入3378元,销售收入超万元的有5652户。
如今,八渡笋种植已成为田林经济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柳州螺蛳粉实现了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螺蛳粉产业产值逐年增长,作为螺蛳粉配料之一的“酸笋”价格也水涨船高,供不应求。这对于田林的八渡笋产业来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下一步,田林县将围绕自身的资源禀赋做文章,依托柳州螺蛳粉等相关产业的壮大,与柳州螺蛳粉企业加大合作力度,同时继续引进八渡笋加工企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助推八渡笋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做好“笋”文章,推动八渡笋出村进城畅销全国,助力乡村振兴,惠及众多百姓,让八渡笋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富贵竹”,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赵文朝 黄少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2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