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冷空气来袭,警惕心血管危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冬季防护指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10-09 17:3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冷风过后,秋裤上身,暖气开启。对健康人群而言,季节更替不过是添衣保暖的日常调整;但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每一次降温都如同一场考验,稍有不慎便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井西波指出,寒冷是心血管系统的“隐形杀手”。了解低温对身体的影响机制,掌握科学防护措施,是每一位心血管疾病患者安然过冬的关键。

冷空气对心血管做了什么?

——揭秘寒冷背后的人体生理机制

当人体暴露于低温环境时,为维持核心体温,会启动一系列生理反应。这些本为“自保”的机制,却可能给心脏带来沉重负担。

1.血管收缩→血压飙升

寒冷刺激下,皮肤和外周血管反射性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好比原本通畅的“血管通道”突然变窄,血流阻力增大,血压迅速升高。心脏必须更加用力泵血,导致心肌负荷显著增加。

专家提醒:已有动脉硬化的患者,血管弹性本就下降,血压波动更易引发脑出血或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2.心脏“加班”→耗氧量激增

为了产生足够热量抵御寒冷,同时克服血管收缩带来的阻力,心脏会加快跳动、增强收缩力。这一过程使心率上升、心肌耗氧量大幅增加。

专家提醒: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者,心肌供氧与需求失衡,极易诱发心绞痛,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3.血液“变稠”→血栓风险上升

低温环境下,人体凝血功能增强,加上冬季饮水和出汗减少,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这种状态如同“缓流河道”,容易形成血栓。

专家提醒:一旦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引发心梗;若阻塞脑血管,则可能导致脑梗死。

4.呼吸道感染→心脏“雪上加霜”

冬季是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感染引起的发热、咳嗽、缺氧等症状,会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增加。

专家提醒: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次普通感冒也可能成为急性心力衰竭的“导火索”。

防患于未然

——冬季心脏保健锦囊

面对寒冷的“压力测试”,科学防护至关重要。掌握以下四点,为心脏筑起坚实防线。

一、保暖御寒,细节做起

1.穿戴“全副武装”

外出时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穿防滑保暖鞋。

2.“洋葱式穿衣法”

多层穿搭(内层吸湿排汗、中层保温、外层防风防水),便于根据室内外温差灵活增减。

3.起床“三个半分钟”

醒后平躺半分钟;坐起后静坐半分钟;双脚下垂床沿再等半分钟,缓慢过渡体位,避免血压骤降或脑供血不足。

4.温差适应

从暖气房外出前,先在门厅停留几分钟,让身体逐步适应外界低温。

二、生活方式,贵在坚持

1.运动“看天行事”

避免清晨气温最低时户外锻炼(尤其是5-8点,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推荐上午10点后或午后进行室内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健身操等;运动前充分热身,强度适中,以微微出汗、不感疲劳为宜。

2.饮食“温软清淡”

多喝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稀释血液;饮食低盐(<5g/天)、低脂、低胆固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辛辣刺激、高糖高油食物,忌暴饮暴食。

3.情绪稳定,心态平和

避免情绪激动、焦虑、愤怒,这些都会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

三、规范用药,监测为先

1.坚持服药不中断

降压药、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需长期规律服用,切勿因症状缓解或天气转暖自行停药或减量。

2.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记录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天气突变前后的数值波动,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四、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1.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建议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可显著降低冬季感染风险。

2.适时接种肺炎疫苗

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

3.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几率。

井西波表示,化解心血管疾病危机,核心在于知原理、懂预防、识预警。一旦出现突发性胸痛、胸闷或压迫感、心悸、气短、头晕、眼前发黑、恶心呕吐、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感、肩背或左臂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切勿拖延。

此外,部分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表现为乏力、气促、意识模糊等非典型症状,更需提高警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0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凛冬将至,警惕这6种高发病
...及血压的上升,心脏负荷增加,脑血管高灌注,易引发脑心血管疾病。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更容易出现小凝块,心血管与脑血管内的小凝块迅速增加,会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和脑卒
2023-12-04 17:43:00
心血管与呼吸道都要小心保护好
...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爱兰提醒,有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脑血栓、下肢静脉血栓等心血管病史或
2023-12-15 04:05:00
今春首场沙尘天气如何做好防护?北京疾控发布健康提示
...统疾病的风险。老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防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即便外出也要戴好口罩,减少风沙对呼吸道造成的损伤。大风沙尘天气空气干燥,皮
2024-03-15 12:21:00
每到冬季死亡率就升高,这种病一定要小心
...病的死亡率在冷空气过境或酷寒的气候环境下急剧上升,心血管疾病人群更容易出现“井喷”的情况。因此,在冬季这个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学会如何保护心脏至关重要,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
2023-01-18 08:13:00
冷冷冷冷冷,霾霾霾霾霾,明天怎么办?
...感等,而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心血管系统疾病:寒冷刺激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增加、心机耗氧量增多,同时,也可诱发
2023-12-01 13:58:00
请查收!官方《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来了
...健康风险两部分重点介绍了寒潮定义及寒潮对人体呼吸、心血管、泌尿等多系统健康影响。重点防护人群指出了寒潮时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包括敏感人群、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
2023-12-13 12:38:00
新春健康flag立了吗十位专家献出十大锦囊(上)
...姆立克法救人或自救,并及时拨打120。丁思引 浙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博士、主治医师【健康提醒】正视心血管系统“大敌”大家日常饮食中油、盐、糖含量直线上升,这三者正是心血管系统的“
2024-02-10 06:24:00
断崖式降温来袭!专家提醒:这份中西医结合健康提示请收好
...风险专家提醒,大幅度降温可能引发四类健康风险。一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邢俊武提醒广大市民,气温骤降,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
2025-04-10 18:47:00
呼吸道疾病防治五大关切 权威回应来了
...础疾病人群注意哪些?增强免疫力、做好基础防护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朱佳介绍,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出现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减慢,出现血
2024-01-26 02: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
基于成分创新与工艺实证的2025鱼油指南:五大高效产品排名与适用场景详解
在当代生活中,多类人群都需要鱼油的健康守护。中老年人因代谢变慢,心血管负担加重,鱼油中的 Omega-3 能辅助调节血脂
2025-10-15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