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国际护士节特别报道(下)
温暖生命最后一程的照护者 “奶奶,给您做个口腔护理。”护士李晓墨像往常一样,推着治疗车来到1号病床前,她轻轻地将一次性治疗巾平铺在老人胸前,准备为老人护理口腔。
“叔叔,该测血压了。”护士游慧走进病房,轻轻挽起患者衣袖,熟练地测量血压。
3号病床前,护士郭丽霞拿出护士挂表,一边计时数着液体滴数,一边调试液体。
……
5月7日8时刚过,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舒缓科病区一派繁忙。在这里,护士们竭尽全力帮助患者舒缓治疗、减轻病痛、安抚家属、做好善终,温情陪伴生命终末期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练就一身真“功夫”
“叮咚,19床呼叫。”护理站的呼叫器响起。“您好,马上过去。”挂断电话的郭丽霞,起身推着治疗车走进病房,快速为患者更换液体,又盯着监护仪显示屏上的数字说:“爷爷,今天状态不错。”
“我现在管着5位患者,其中3位是危重症患者。”5月7日13时29分,郭丽霞利用午休时间记录着患者上午的病情变化,“危重症患者大都同时使用着多种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我们要不停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数据变化,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
2019年,刚从外科调入重症舒缓科的郭丽霞,很不适应这里的工作强度和节奏。由于这里的患者输液大都使用深静脉留置针,郭丽霞每天要用10毫升或20毫升注射器为患者冲管、封管,这种注射器阻力大,需要用力才能将液体推入管中。工作刚一周,郭丽霞手上鼓起一个包,经检查,是腱鞘炎。“以前从未接触过,在这里,感觉像上了进修班,学到了很多新的护理技能。”郭丽霞半开玩笑地说。如今,她已成为科室骨干。
一旁的游慧正在电脑上填写新住院患者的护理评估单,意识、睡眠、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情绪状态等几十项的内容,一个不能少,要准确填写。“每一位新住院患者都要做健康评估,有助于诊断治疗和护理。”游慧说,“我们除了日常护理工作,更多地要察言观色,看患者走路稳不稳、喝水呛不呛、拿东西手抖不抖……”
“2019年重症舒缓科成立,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这里收治的大都是生命终末期患者,他们常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护士需要熟练掌握从头到脚的各种护理技能,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感。”市二院重症舒缓科护士长任海燕说。
拥有一颗“大”心脏
“护士,我身上疼得好厉害,快帮帮我。”2020年的一个周六上午,住在39号床的胰腺癌患者,不停地撞着墙。值班护士赵娟见状,立刻联系医生,开具止疼药,跑到药房取药,快速为患者注射止疼药。
“止疼药由专人管理,现取现用。”赵娟回忆说,“当时情况特别突然,那是我来这个科室第一次遇到,有点惊慌。”2019年7月,赵娟从妇产科调入重症舒缓科,这次“跨界”让赵娟有些不适应。
“从一个迎接新生命的地方,来到时常要面对生死离别的科室,内心冲击确实不小。”性格开朗的赵娟如是说,还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内心也强大许多。如今,她已成为科室唯一考取全国安宁疗护专科护士证的护士。
尸体料理,也是重症舒缓科一项重要工作。当患者失去生命体征时,撤液路、心电监护仪,协助家属为患者擦拭身体、穿衣服,用棉球填塞患者的鼻孔、耳道、肛门,最后为患者盖好被子,与其告别……“刚来科室时,遇到这种情况特别害怕,不敢进病房,心情低落。”护士李晓墨说,“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各方面都有了成长。现在,可以从容、淡定地面对逝者,和小伙伴们一起协助家属做好善后事宜,安抚家属情绪。”
“面对患者离世,如何调整状态和情绪?”这是重症舒缓科护士们常被问及的话题。“回家路上听听喜欢的歌曲,释放压力,舒缓心情。”“和小伙伴们一起吐槽,感慨人生。”“相互鼓励,活好当下,珍惜眼前。”……赵娟、游慧、李晓墨都给出各自的解压“秘方”。
收获一群好“朋友”
“护士长,感谢这段时间你们对我父亲的悉心照护,你们给予了他舒适护理,也鼓励我们家属陪伴、告白。父亲走得很安详,母亲这几天情绪也稳定了,我也准备回北京上班了。”李女士握着任海燕的手,激动地说。
5月3日21时05分,李女士的父亲安详、平静地离开人世。住院期间,任海燕和她的护理团队积极为李老及家属提供帮助,在减少患者身体疼痛的同时,更多关注着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患者“灵性照护”,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患者善终、家属善别、活着的人善生,是我们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最大的意义。”任海燕说。
“德艺双馨 精心护理”“精湛医术保健康 高尚医德为患者”……一面又一面的锦旗挤满了医办室的柜子。“锦旗太多了,挂不下。”任海燕打趣地说,“这些都是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很多家属已成为我们的朋友,逢年过节都会问候一声。”
在重症舒缓科病区,平安树、绿萝等各种绿植随处可见;病房内,每个床头都挂着一个卡通龙挂件,一幅幅装饰画挂在墙上,病房很是温馨。
“这里更需要有温度,更应该有色彩,让患者和家属有回家的感觉。”任海燕翻看着医护人员与患者在病房过节的视频,“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每逢佳节,我们都会精心布置病区、病房,营造节日氛围,和患者、家属互动。我们还会给患者过生日,送祝福,记录美好时刻。”
初夏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重症舒缓科的病房,护士和患者、家属在病房聊着天,格外温暖。
记者 刘涛 文/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