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闫丽君 通讯员 周兰兰
记者从烟台业达医院获悉,日前,烟台业达医院谭君获评2024年烟台市“卫健巾帼红 建功新时代”先进典型。自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谭君便来到烟台业达医院工作,至今已是第十五个年头。
她曾是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危重患者,抢救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即便是同为医生的同事们也经常说:“你们在ICU工作太不容易了,那么多重病号,那么多仪器设备,每天都面临生离死别,你们心理承受得了吗?”殊不知,别人眼中的考验却是谭君最引以为傲的职业。在她心中,重症医学科是危重病人的最后一线希望。“ICU患者大多病情复杂,严重多发伤、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都需要重症医护团队和相关科室的通力合作进行救治。前段时间,一位车祸致特重型颅脑损伤、多发骨折、肺挫伤、创伤性休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经过我们全力抢救后转危为安,这应当就是医生最大的价值体现。”谭君说。
成为医生,与其说是一种职业选择,不如说是一种人生道路的抉择。在谭君的心里,妥善处理好每位患者是她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曾经,一位突发室颤的年轻患者经过救治后神志转清,忙到夜里九点才下班的谭君刚进小区就再次接到值班同事的电话,该患者再次室颤发作,谭君立即回到医院参加抢救,后经仔细询问病史,比对患者的两次心电图,谭君初步考虑患者患有罕见的离子通道病-Brugada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患者顺利出院。对谭君来说,患者平稳的心跳、顺畅的呼吸、甚至滴答的尿液都是那么美好,为此她愿意时刻坚守在患者的床旁。
业精于勤,谭君坚持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先后至北京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进修。这一年里,她体会到协和精神的真谛,协和人对细节的态度引发了她的思考,对医学之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治疗的是病人,不是病,更不是冰冷的数据,不依赖于顶级的设备和高端的监测技术,注重的是细节和规范。”
2022年12月,医院迎来大批重症患者,谭君被调往急诊病房收治第一批重症患者。临危受命的她迅速捋顺流程,补充设备设施,带领同事们学习诊疗方案和进展,保障危重患者救治。面对不断入院的病患,谭君迅速评估病情,甄别重症、非重症,分区收治。对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她一直守在患者床边直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才会离开;对非重症患者她更多的是给予安抚和支持治疗,鼓励他们要有信心。因为她深知,面对陌生的环境、冰冷的仪器、身体的疾苦和对未来的担忧,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尊重、理解和充分沟通。经过治疗,很多高龄、存在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康复出院。
曾经一位耄耋老人出院后又特意给谭君送来一本自己的诗集,电话里说,感谢住院期间对他的照顾。那本诗集一直静静地躺在谭君的抽屉里,鞭策着她不忘初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