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五、师魂
1911年,李叔同学成归国,回到故乡天津,在直隶高等学堂任教。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腐朽的清王朝终于被推翻,民国建立,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一直渴望变革图强的李叔同顿时欢欣鼓舞,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提笔写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
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
……
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改天换地,振兴图强,洗刷耻辱,百废待兴,他认为造英雄的时势已经到来,终于可以一显身手了。他热血沸腾,迫不及待要去往南方,投入滚滚的革命洪流。
1912年2月,李叔同再次南下,回到阔别七年的上海。卷土重来的李叔同已声名显赫,他受到了上海文化界的热烈欢迎。他先加入《南社》,又加盟《太平洋报》,以笔代刃,宣扬思想,宣传革命。
太平洋报由李叔同南洋公学的校友、著名新闻人朱少屛举办,李叔同担任文艺、广告、副刊栏目主编。
迎着新时代的风,本着用“艺术启迪民众”的责任,李叔同意气风发,极力展示着他卓越的艺术才华,烙上他艺术灵魂和创新理论的《太平洋报》文艺味十足,令人耳目一新。
他首开用图画装饰报刊之先河,并在文艺栏目开辟《西洋画法》专栏,将西洋画介绍到中国。李叔同还独辟蹊径,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广告”。艺术广告就是将艺术融入广告,使单调直白的广告词,变得清新雅致,寓教、寓乐,寓新于其中,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这一创举开了现代广告的先河,李叔同当之无愧的成了现代广告的大师和奠基人。上海新闻界和广告界对他赞誉有加:“李叔同创办《太平洋报》破天荒之广告,他撰写的广告词是上海报业40年未见,中国开辟以来4000年未见。
上海人由《太平洋报》认识了新文艺,感受到新风气,《太平洋报》的影响力也扶摇直上,跻身沪上十大名报之列。
但好景不长,由于经费不足,《太平洋报》不得已停办,已经在报业崭露头角的李叔同不得不另谋出路。
1912年秋,受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的邀请,李叔同成为浙师的图画科主任和音乐教员,由此开始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六年教学生涯。
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当时的中国声名显赫。它风气开放,名师辈出。早期的沈钧儒、张宗祥、鲁迅,后来的朱自清、刘大白、叶圣陶都曾在此任教。而李叔同的到来,使学校的美育、艺术气象为之一新,艺术教育在全国学校中数一数二。
当时,包括浙师在内的所有新式学堂都推重国文、数学、英语,这几科的老师更具权威。但随着李叔同的到来,这个规矩被打破了,他成了全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李松同的同事及挚友夏丏尊道出了其中缘由:“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更重要,这是有学术和人格做背景的缘故。因为他不仅懂得图画、音乐,而且他的诗文比国文老师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老师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老师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才能让人敬仰。
李叔同的魅力来自于他的学识、他的人品,他的“凡事认真”。新式开放的思想、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使李叔同的课新奇生动,趣味盎然,在人才济济的浙师中独树一帜。
在浙江学生眼中,李叔同是一个极为认真、近乎完美的老师。他极其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有学生后来回忆李叔同上课时的情景:“每次上音乐课,未及铃响,先生已端坐讲台,点名簿、讲义、备课本,早已备好。钢琴启盖、乐谱打开,黑板早已写好授课提纲……。上课铃一响,李先生站起身来,向学生深深一鞠躬,课就开始了。”
浙师中不乏疏狂傲物的和顽劣的年轻人。李叔同从不疾言厉色,他总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将其感化,被人称为“魔力”。他的同事姜丹书在《追忆大师》一文中说:“上人为教师时,对学生素无厉声正色之责让,至不快时,只于面貌上稍见愠色,而连说几声“无趣、无趣”。即是顽劣学生,亦无不敬佩悦服,此种感化力实为常人所不及。余等戏之曰“魔力也”!
有学生后来说:“这位李先生着实与众不同,无论谁犯了错误,李先生必躬身行礼,要求学生改正。不管是有人随地吐痰或重重关门,还是没有按要求完成课业,都在李先生的深深敬礼中惭愧”。
李叔同的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众多学生,直接造就了后来中国文艺界的一批大师巨匠。
著名画家丰子恺考入浙一师时,本来是想攻理科和外语,但李叔同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丰子恺回忆:“那一天晚上,李叔同曾严肃而和气的对他说,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杭州和南京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人。就是那晚李先生的话,就确定了我的一生”。
李叔同跟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先器识而后文艺”。这句话出自明朝大儒刘宗周的《人谱》,是李叔同的座右铭。他认为人品、人格是艺术达到至高境界的基础和源泉,人品不好,艺术也是学不成的。中国人文传承的脉络就是“应使文艺使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
他培养的一定是一个个德才兼备的艺术家。
刘质平是中国现代著名音乐家,回顾他的成长之路,也是李叔同造就了他。
刘志平来自浙江海宁,家境贫寒。1912年冬天,他把自己平生创作第一首曲子,鼓起勇气向李先生请教。李叔同看完只说了一句话:“今晚八点三十分赴音乐教室,有话讲”。
那天,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刘志平冒着风雪严寒,准时来到教室。灯亮起,发现老师早已在此等候。李叔同拿着表对他微笑着说:“时间准确无误,你已饱尝风雪之苦,可以回去了”。
这是李叔同对刘质平的考验,发现他是一个能吃苦、守承诺的可造之材,从此悉心培养,又鼓励他赴东京音乐学院深造。
后来,刘志平因家境贫寒,在日本的学业难以为继。李叔同知道后,四处奔走,为其争取援助。在努力无果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节衣缩食,省出钱来支持刘质平完成学业。
此时的李叔同,早已不是津门巨富的公子。社会动荡,战火连绵,李家早已败落,他只是一个靠微薄薪水养家糊口的教书先生。他为此专门列了一个清单,减少所有费用和开支,从每月105元中省出25元支持刘质平的学业。
当他后来准备出家时,红尘俗世还有一件让他放心不下的大事——就是刘刘质平的学业。他决定为刘质平筹够学费再出家,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艺术开启民智,以美育移风易俗”,一直是李叔同的宏大理想。他早就想创办一所艺术学校,但家道中落而被迫放弃,但他的梦想一直在他的学生中传承着。
1919年6月,他的三个学生丰子恺、吴梦飞、刘质平自费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艺术师资的专科学校。李叔同艺术救国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的江浙、上海地区,教音乐、美术的都是李叔同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他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半个天空,是无可争议的艺术教育的先驱。
参考文献:《我在西湖边出家的经过》作者:李叔同
央视纪录片《一代大师李叔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