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导致晁盖之死的表面原因是:金毛犬段景住偷了大金国王子的一匹照夜玉狮子马,准备拿去送给梁山,结果在半路被曾头市的曾家五兄弟夺去。曾家五兄弟还放出狂话,说要“扫荡梁山清水泊”,结果激怒了梁山大头领晁盖。
晁盖不听宋江的劝谏,率军前去攻打曾头市。没想到在晚上发动偷袭时,晁盖不幸被一枝毒箭射中面颊,不久便毒发而死。
一、
《水浒传》中对晁盖之死是这样描述的:“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三字。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
由于射死晁盖的那支毒箭的箭杆上赫然写着“史文恭”三字,所以很多读者便认为杀死晁盖的,是曾头市的教师史文恭。但如果静下心来推敲,我们会发现这个史文恭有可能是被冤枉的,射死晁盖的很可能另有其人。
或者说,在晁盖之死这件事上,梁山另一位头领宋江的疑点,要远远多于史文恭。
晁盖原是东溪村的保正,为人仗义疏财,好结交天下好汉。所以赤发鬼刘唐、云游四海的公孙胜在得知梁中书要送生辰纲进京时,都会选择通知晁盖,由他出面领导劫取生辰纲这件大事。
和晁盖一样,宋江也爱结交江湖好汉。在晁盖智取生辰纲事发之后,宋江冒险通知晁盖逃跑,足以说明两人的关系非常铁。
后来宋江被黄文炳陷害,马上就要被砍头之时,晁盖率人将宋江救上梁山,并想把寨主之位让与宋江。在宋江的力辞下,晁盖这才让宋江坐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宋江上山后,很快便显露出了指挥才能,尤其是在军事指挥这一块,率领梁山好汉多次打退官军,打出了梁山泊的名声。而晁盖却在宋江上山后,几乎是当起了甩手掌柜,很快便被宋江掩盖住了光芒。
晁盖虽然并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但他也不想自己被边缘化。因此在曾头市向梁山发起挑衅后,晁盖不顾劝阻,点了二十个头领随他下山攻打曾头市。晁盖当时的想法是,如果他一举铲平了曾头市,便可以重新树立威信,挽回自己在梁山被边缘化的地位。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当时晁盖在梁山被边缘化的程度:晁盖打曾头市,亲自“点”了二十位头领随行。
这二十人分别是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
在这里,施耐庵用的这个“点”字可谓是画龙点睛。大家都记得,以前宋江每次带队出征,众头领都是主动踊跃报名。
像李逵之流,哪怕宋江不想带他去,他自己也要偷偷地下山。可这次晁盖准备去打曾头市,众头领却没有几个主动站出来的,晁盖只得亲自点名,点了二十个自认为信得过的头领随行。
大家都知道,主动要求参战和被动拉去参战,完全是两个概念,或者说是两种心态。这也足以说明在这个时候,梁山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跟着晁盖走了。
二、
我们再来看看晁盖点的这二十个头领都是谁。
二十人中,武艺高强的头领并不多。呼延灼和徐宁的武艺要高一些,但这两人才刚刚上山,并不是晁盖的心腹,不见得会为晁盖卖死命;穆弘是宋江的人,在攻打曾头市时几乎没有露过脸,明显是那种出工不出力的。
阮氏三兄弟长于水战,可曾头市是旱寨,这三人去了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杜迁、宋万、白胜虽然在梁山的资格老,但却没有什么本事。
杨雄和石秀算是两个高手,但之前差点因为小事被晁盖杀掉,两人对晁盖心存芥蒂,不可能为晁盖拼命。
这么一分析下来,晁盖带去的二十个头领中,真正能指望上的,恐怕也就林冲一人而已。这也反映出晁盖在山上已近乎是一个“光杆司令”,真正愿意效忠他,同时又用得着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晁盖本人武功也不高,而且性格固执鲁莽,缺乏指挥才能。他这次出征虽然带上了戴宗和时迁这种善于打探消息的手下,但却不知运用,,在对曾头市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出击,除了一味猛攻,不知道使用任何计谋,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在曾头市派两个和尚诈降时,晁盖又不听林冲的劝阻,最后落入了曾头市设下的圈套,终于中毒箭而亡。
晁盖为什么不听林冲的劝阻?这并不是他不信任林冲,而是形势所迫。《水浒传》中,两人有这么一段对话:
晁盖道:“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林冲道:“哥哥休去,我等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你可留一半军马在外接应。”
林冲主动提出代替晁盖劫寨,让晁盖只负责接应,可是晁盖却说:“我不自去,谁肯向前?”
晁盖能亲口说出“我不自去,谁肯向前”这八个字,说明晁盖本人早已知道他这个梁山大当家的早已经名存实亡,自己要是不打赢这一仗,只怕再也保不住大当家之位,所以他急切需要通过取胜,重新树立威信,来去宋江抗衡。寥寥八个字,道尽了晁盖心中凄凉!
三、
正如林冲所担心的那样,晁盖果然中了曾头市的埋伏,被“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
晁盖中箭后,被林冲拼死救出,送回山寨。宋江守在晁盖的床前,给晁盖喂药。这就令人心存疑惑。宋江守在晁盖床前,亲自为晁盖“敷贴药饵,灌下汤散”,但还是没能救回晁盖的性命。在留下一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之后,晁盖含恨离世。
由于射死晁盖的毒箭上刻有史文恭名字,所以梁山众头领都把史文恭当成了杀死晁盖的凶手。但清代学者金圣叹却在《贯华堂刻〈第五才子书水浒〉七十回总评》中指出:《水浒传》“通篇皆用深文曲笔,以深明宋江之弑晁盖”。也就是“杀晁盖者,实宋江也!”
金圣叹认为,按照正常情况,晁盖去世后,宋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新的梁山之主。因为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无人可及,连三把手吴用都说:“哥哥若不是坐时,谁敢当此位?”所以晁盖一死,众人都没有理会晁盖的遗言,推举宋江为梁山的新主人。
晁盖也知道宋江在山上的威望,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份奇怪的遗嘱呢?因为晁盖根本不想让宋江当梁山的寨主。
晁盖如果想让宋江接班,他根本不必立任何遗嘱,宋江都会顺利接班;可他立下遗嘱后,宋江绝无亲自捉住史文恭的可能,所以这份遗嘱等于公开宣布不让宋江接任寨主。这足以说明在晁盖心中,应该早已产生了接班的人选。
由于当时卢俊义还没有上梁山,而史文恭的武功又极高,因此晁盖认为梁山上只有林冲,才是那个最有可能捉住史文恭、继承自己事业的人。
林冲是梁山的元老派,是他出手杀了王伦,推举晁盖当上梁山之主的,可以说是晁盖的创业队友之一。所以晁盖想把梁山交给林冲,而不是那个上山后便将自己架空的宋江,也是符合人性的。
四、
我们不能肯定林冲读没读懂晁盖的遗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林冲其实早就知道,杀死晁盖的并不是史文恭,而是藏在晁盖带下山的20个头领中间。
而这个真凶一定也是受人指使的。指使他的人,林冲心知肚明:谁在晁盖之死这件事上获利最大,谁就是幕后指使之人。
做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对弓箭这种武器并不陌生。但弓箭上刻字的行为,只会在特定场合出现,比如在皇家围猎活动中,用来确定猎物归属。曾头市这种小寨子,根本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在箭杆上刻字。
史文恭是个射箭高手吗?《水浒传》中写过善于射箭的花荣、庞万春,但却从没说史文恭也擅长射箭。史文恭在与梁山开战时,身上也没有佩带弓箭,这一点林冲是亲眼看到的。
还有一个关键之处,晁盖偷袭的是曾头市的北寨,可史文恭防守的却是曾头市的中寨,防守北寨是曾家五虎中的曾涂,史文恭又是怎样从天而降,射死晁盖的?
晁盖偷袭曾家北寨后,发现中了埋伏,呼延灼“叫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
作为前锋的呼延灼发现情况,已经保着晁盖撤退,对面史文恭射出的箭即便射到了晁盖,也应该是射中晁盖的后背或者后脑,怎么会射中晁盖的面颊呢?
再退一步说,就算晁盖是被对面的乱箭射中的,按当时的情况分析,肯定不止晁盖一个人中箭,应该还有其他士兵也中了箭。可奇怪的是,除了晁盖之外,没听说梁山有其他人中了毒箭,唯一的一枝毒箭,能在黑夜于马军丛中不偏不倚地射中晁盖脸庞,未免也太巧了吧!
晁盖中箭之后,并没有当场毙命,林冲准备马上派人把他送回山寨,却遭到了呼延灼的反对:“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
就常理而论,晁盖是梁山之主,他受伤后回山寨进行治疗,应该是不需要经过宋江的同意的。呼延灼却坚持没有宋江的军令不能回军,这样做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呼延灼想拖延时间,让晁盖无法得到及时救治。
呼延灼做为一名刚上山的新人,在这种大事上居然敢站出来反对林冲,说明他的背后一定有人支持。
对于这一点,林冲不可能领会不到,所以林冲只好等了几个时辰,直到戴宗传下宋江的撤军的命令,这才将晁盖送回了山寨。
晁盖被送回山寨后,病情已相当严重,“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可宋江除了啼哭,以及给晁盖敷贴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医生开的药饵,并没有派人去请早就认识的神医安道全来救晁盖,而是眼睁睁地看着晁盖毒发身亡,没有做任何努力。
这一点,守在晁盖身边的林冲也是看在眼里的。
对宋江的这个做法,金圣叹在批《水浒传》时也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判。金圣叹用了“守定啼哭,不商疗治”八个字来指责宋江,这个指责可谓是一针见血。
五、
把以上疑点综合起来,林冲应该可以大致在心里得到了一个结论:宋江利用晁盖的毛燥,给晁盖布下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死亡陷阱,让晁盖“体面”地离开了人世,梁山的指挥仅就此落入了宋江的手中。
但林冲知道又能怎样?眼见晁盖死后,梁山众人似乎都将他的遗言抛在脑后,一致推举宋江为寨主,对于为晁盖的遗言也都只字不提,林冲能做的,也只有“看破不说破”而已。
既然杀晁盖的并非史文恭,那这个真凶最有可能是谁呢?
在《水浒传》中,“晁盖带同诸将上马,领兵离了法华寺,跟着和尚。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军士却慌起来,报与晁盖知道。
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振地,一望都是火把。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下马来。”
这一仗疑点很多,曾头市并没有厉害的军师,是谁给他们设下的这条计策?发现中计以后,身经百战的呼延灼为什么表现得特别畏战,马上指挥部队“急回旧路”?为什么在撤退途中,就只有晁盖一个人中了毒箭?
后来发生的事,似乎也在证明射死晁盖的那枝毒箭,不是来自曾头市。晁盖死去一年后,宋江再次攻打曾头市,曾老爷在求和信中说:“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夺马之罪,虽百口何辞!原之实非本意。”
这足以证明曾头市也不知道是谁射死了晁盖,甚至连那个“无端部卒”是谁也没找到。要知道射死晁盖可是大功一件,如果是史文恭或者曾头市其他人干的,曾老爷一定会重重有赏的。
种种迹象表明,射死晁盖的真正凶手,很有可能就藏在晁盖身边,就在晁盖带下山的二十名头领之中。他最有可能是谁?
二十个头领中,阮氏三雄、刘唐、白胜五人算是晁盖的旧部,这几个人都没有要杀掉晁盖的理由。从后来的情况看,这几人在宋江上台后都不是宋江的心腹,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可以排除。
杜迁和宋万两个虽然上梁山很早,也差点在“火并王伦”事件中死于晁盖之后,勉强算是与晁盖有仇,但这两人在梁山就是两个打酱油的,借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暗算晁盖。
呼延灼、徐宁、穆弘、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和欧鹏这些人都是冲着宋江上的梁山,但燕顺、邓飞、欧鹏、穆弘武艺低微,也从没有用过弓箭的记录,基本不具备一箭射中晁盖脸颊的可能。
徐宁、孙立、黄信三人武艺较高,且都出身朝廷军官,应该习过弓箭。但他们上山的时间都不长,还不是宋江的亲信,宋江不太可能把这么重要而且机密的事交给这三个人去做。
杨雄和石秀在上梁山后,做过打着梁山好汉的名义偷鸡的事,曾惹怒过晁盖,晁盖一度想杀了两人,最后是宋江求情下,二人这才逃过一死。说起来这两人也算是晁盖的“仇人”,是有动机的。
也许晁盖对这两人也不信任,所以在偷袭曾头市时,把这两人安排在林冲的身边,离自己很远,所以这两人即使有动机,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六、
通过排除法,现在剩下来的嫌疑人只有一个:双鞭呼延灼!
晁盖中箭被救回营后,“已自言语不得。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来,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呼延灼道:“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当日众头领闷闷不已,众军亦无恋战之心,人人都有还山之意。
按说晁盖中箭,应该立刻回军,可呼延灼却坚持要等宋江下令,这只能解释为他是想拖延时间,让晁盖毒发身亡!
呼延灼会不会干这种对自己人下手的卑鄙事情呢?从他的为人来看,是很有可能的。呼延灼本是朝廷的将领,说起来也是名门之后,按说北宋朝廷对呼家一直不薄,可呼延灼却在讨伐梁山兵败被擒后,为了活命马上投降了梁山,这充分说明呼延灼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呼延灼上山后,发现了梁山存在两条路线之争,晁盖是坚定的“反招安派”,宋江则是坚定的“招安派”。
在呼延灼看来,受朝廷的招安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让自己重新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他非常希望宋江一派掌权,而要达成这个心愿有个前提,就是晁盖必须死!
宋江和晁盖也曾是一对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好兄弟,但在是否接受招安这件事上,晁盖却成了宋江的“绊脚石”。
做为坚定的投降派,连宋江最忠实的粉丝李逵反对招安,宋江都曾几次半真半假地要杀李逵,甚至在自己中毒后,还不忘记拉上李逵垫背,这样的人绝对可以狠下心来,对晁盖这种“好兄弟”下黑手的。
总之为了“招安”大业,宋江是可以不顾脸皮的。在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后,宋江虽假意要将寨主之位让给卢俊义,但是丝毫不提晁盖留下的临终遗言,甚至导演了一出抓阄去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来决定谁当寨主的假戏。
卢俊义的情商也不在林冲之下,识破了宋江的心思,并没有出全力,让宋江先拿下东平府,自己坐了第二把交椅。幸亏卢俊义聪明,这么做也避免他步了晁盖的后尘,没有被第二枝冷箭射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