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中俄口岸大堵车,700辆卡车塞在俄方一侧,俄要中方配合解决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5-16 16:09:00 来源:3号国际站

文/君剑

16日,据环球时报消息,中俄边境的外贝加尔斯克—满洲里口岸近期出现大堵车,车队长度达到10公里左右,仅15日早上,就有大约700辆卡车在排队通过口岸。由于堵塞严重,卡车只能慢慢挪动,每天挪动进度甚至不足100米,有时候要花几个星期才能过口岸。

中俄口岸大堵车,700辆卡车塞在俄方一侧,俄要中方配合解决

(俄媒报道配图)

当然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俄方一侧,俄联邦海关署远东局局长拉德金强调,随着中俄贸易额暴涨,每天都有数百辆卡车从口岸通过。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俄方宣布口岸24小时工作。拉德金表示,将和中方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争取将车队通关时间缩短到2天左右。为了“解决问题”,拉德金还计划赴华,打算在满洲里和中方商讨如何解决卡车大堵塞的问题。

中俄口岸大堵车,700辆卡车塞在俄方一侧,俄要中方配合解决

(中俄口岸)

然而根据专家观点,中俄口岸出现大堵车,问题并不在中方,而在俄方。虽说工作时间差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但重点的问题,还是在于俄方的基础设施太落后,效率上也跟不上。事实上,中方这边的基础设施,要比俄方完善许多。一直以来,俄罗斯对远东的基建投入都是不足的,直到俄乌冲突之后,莫斯科才批准了一系列远东开发计划,其中就涉及大量远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俄口岸大堵车,700辆卡车塞在俄方一侧,俄要中方配合解决

(俄罗斯天然气管道)

但俄罗斯现在才来赶进度,明显有些仓促。以前的俄罗斯,可没这么重视过。就拿阿穆尔河跨界大桥和克里米亚大桥来说,两者都是2014年开始推动建设的,但是俄罗斯在2018年就完成了后者的所有工程并投入使用,而中方也正是在2018年完成前者的大部分工程,阿穆尔河跨界大桥长度约为2200米,其中只有300多米在俄方那边,剩余1800多米都在中方这边,然而俄方一直拖到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后,才宣布大桥竣工,并宣布“正式向东看”。

中俄口岸大堵车,700辆卡车塞在俄方一侧,俄要中方配合解决

个中原因,俄罗斯自己清楚。口岸的运作也是如此,中方已经将基础设施配套做到位了,俄方跟不上,这就不是中方的问题了。拉德金暗示要中方配合解决,但有些问题是俄方得处理好的。

中俄口岸大堵车,700辆卡车塞在俄方一侧,俄要中方配合解决

中俄关系很好,双方贸易额在去年就突破1900亿美元了,今年前4个月,又大涨40%以上,达到730多亿美元。照此看,今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应该是没啥压力了。当然,中俄的合作是平等互利的。而如果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在经济领域,严格来讲是中方给俄方机会,但要看俄方能否接住。中方最近确认海参崴港为我国内贸跨境中转口岸,这也是双方合作的突破成果。但道理是一样的,中方有这个经济体量,还得看俄方能否配合——给你机会,你得中用啊。

中俄口岸大堵车,700辆卡车塞在俄方一侧,俄要中方配合解决

莫斯科最近也驳斥马克龙的“俄罗斯依赖中国论”,并认为西方是有意挑拨。可见,俄方也认可中俄关系的互惠互利。既然如此,俄方就得在合作上拿出更多具体的行动来,而且需要确保合作的连贯持续,不能因为乌克兰危机结束就又掉头转向了。中俄合作持久发展,对彼此,乃至对世界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官员罕见点名,俄罗斯边境口岸,再卡中国货车的脖子就过分了
...云在一次会议上,就中俄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俄方一侧货运通道,长期存在拥堵现象的问题进行了批评,直言俄方边境口岸的拥堵,极大影响了中俄贸易的高效畅通。(满洲里口岸)
2023-03-16 14:49:00
拉煤车堵在边境,俄方急着造大桥,拿着协议找中方签字
过去一年俄方“向东看”战略的实施,让中俄在各领域内的合作都得以深化。而在中方疫情政策放松后,中俄合作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高峰期”。然而就在此时,问题却出现了,因交通后勤出现问题,大
2023-02-10 18:53:00
中俄边贸不是劳资关系,俄副总理对中国提的要求,不该比996过分
...,呼吁中方共同来解决满洲里—后贝加尔斯克公路口岸的俄方一侧口岸交通堵塞的问题。他说,俄罗斯目前所有的边境口岸都是24小时全天运行,而中方仅有12个小时,基本无法跟俄方顺利交接
2023-03-18 09:24:00
普京亲自过问黑瞎子岛,中俄签下白纸黑字,俄方这次不敢再怠慢了
...挑战。中方这边的基础设施建设自不必多说,压力主要在俄方一侧:俄罗斯发达的西部地区,其基础设施建设况且差强人意,更不用说相对欠发达的远东地区了。【中方这边的基础设施建设自不必多
2025-09-20 12:44:00
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大桥将于2024年11月允许客车通行
...境口岸配套领域国家政策司司长科卡耶夫表示,俄中边境俄方一侧“卡尼-库尔干”口岸将于2024年11月开通客运服务。科卡耶夫说:”在11月份,我们将争取在11月10日之前落实、启
2024-10-29 13:21:00
中俄边境,为何要架起浮桥?扯上中方疫情的俄方,完全搞错了状况
...这40辆车,恐怕还是不够用。提到边境口岸拥堵的问题,俄方开始拿中方疫情说事。俄方官员认为,当前阶段,边境口岸的新冠检疫压力比较大。俄方企业也认为,边境拥堵与车辆办通关手续的流
2022-12-27 11:42:00
来中国后开窍了,俄方要搞俄版一带一路,开放海参崴,串联中蒙哈
...表团开启了访华之旅,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给了俄方灵感,打算筹建两条新走廊,将中蒙以及哈萨克斯坦三国联系起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中俄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米舒斯京高调访华,
2023-05-26 12:49:00
中吉乌铁路动工,蒙古国跟着建口岸,亲俄的中亚,开始看向中国了
...在没招了事实上,此前中亚国家同中国交往不多,离不开俄方的阻拦。尽管中俄两国交好,但是俄方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始终在俄远东以及中亚地区对中国抱有戒备心理。并且中亚各国一直都被
2023-02-02 13:34:00
海参崴之后,中方考察团又抵达库页岛,俄乌一仗让俄不松口不行了
近日,海参崴又重新回到了国内民众的视野里。因为俄方宣布,只要中方有需求,那么将会对中方提升海参崴的开放程度。由于海参崴在地理和历史上的敏感位置,这件事情受到我国民众的广泛关注。而
2023-05-16 19:12: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活动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匈牙利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邵凯婷(Sogor Katalin)做客京东全球购直播间。责编:李驿达、张霓
2025-11-07 21:38: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11月7日在京举行。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10: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41: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3:12:00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
海外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4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时长突破历史记录,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合
2025-11-05 18:12:00
11月3日,新西兰移民局宣布,即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2025-11-05 20:04:00
巴西总统卢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签署法案,决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间将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亚迁至贝伦,以配合即将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2025-11-05 2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