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血燥则痒、血湿则胖、血瘀则痛、血虚则淡,四个中成药,补血养血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19 10:46:00 来源:康之道

俗话说:血不通,百病生。血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具有营养和濡养全身的作用,我们体内各个部分的功能发挥,都无法离开血液的濡养,因此,血液一旦出了问题,那我们身体的问题也会接连不断。

最常见的比如说,血燥则痒、血湿则胖、血瘀则痛、血虚则淡。

那接下来就详细给大家说说这4句话的意思,并分享四个中成药,教你补血养血,活血化瘀。

1、血燥则痒。

前些天就有名患者,告诉我自己的身上经常发痒,而且是越挠越痒,皮肤也特别的干燥,一脱衣服啊,白花花的皮屑往下掉,他还问我,自己身体是不是缺水了?

其实啊,这就是血燥。因为血燥导致血液里的阴血不足,皮肤失去正常的濡养,就会变得干燥脱屑、瘙痒难忍,你像现在很多的皮肤病,荨麻疹、牛皮癣,皮炎等等。其实都与血燥有关。这样的人,往往还总会觉得心情烦闷,眼睛鼻子干,口渴,头发枯燥等。

如果你也像我说的这样,就需要养血润燥了,可以用一个大补阴丸,来滋补阴血,润燥养血。

血燥则痒、血湿则胖、血瘀则痛、血虚则淡,四个中成药,补血养血

2、血湿则胖

很多人平时吃的也不多,但就是瘦不下去,虚胖。那像这种呢,

多半就是脾虚了。脾虚不能运化水液,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及时的运化吸收,就会产生水湿停骤,水湿在体内停留久了不仅容易引起肥胖,还会湿聚化痰。所以这类人啊大多体形偏胖,还经常感觉身体疲惫没有力气,稍微活动一下就感觉很累,胳膊腿儿也会出现浮肿,看舌头呢,会发现舌头也比较胖大,还比较黏腻。

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健脾祛湿、化痰的药物,可以参考一个参苓白术丸来化湿运湿。

血燥则痒、血湿则胖、血瘀则痛、血虚则淡,四个中成药,补血养血

3血瘀则痛。

血瘀就是指血液运行不畅,使血液瘀积成块。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当血液运行不畅导致瘀血时,堵在哪里,就痛在哪里。

所以经常有人会觉得自己这里也疼、那里也疼,

各个关节疼、腰疼、颈椎疼,稍微碰一下就像针扎一样,痛苦无比。有些女性还会出现闭经等症状。这种人通常嘴唇跟指甲的颜色都发紫发暗,舌头出现瘀斑,舌下两条静脉也又粗又大,这时就可以参考血府逐瘀丸,进行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血燥则痒、血湿则胖、血瘀则痛、血虚则淡,四个中成药,补血养血

4、血虚则淡

血虚是指体内血液亏虚,使肢体、经络、五脏六腑都得不到滋养而出现全身性的虚弱,脸上没有血色,指甲淡,面色还有口唇的颜色都比较淡,还常常倦怠无力、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等等。

这时候就需要补血养血了,可以参考四物汤来调理,补气养血,把亏损的气血补起来。

血燥则痒、血湿则胖、血瘀则痛、血虚则淡,四个中成药,补血养血

如果你的症状和我说的相似,可以做个参考。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五大血病秘药,让你远离疼痛、疮疡、瘙痒、眩晕与斑痕!
...的健康状况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血瘀、血热、血燥、血虚、血浊,这五大血病犹如五把无形的利剑,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幸运的是,中医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调理方法,其中中成药
2024-06-28 10:37:00
是血瘀还是血虚,看这4点可以鉴别!对应调理好的才快
在中医学中,血瘀和血虚为两种常见的血液病症,它们虽然都与血液相关,但病因、症状及调理方法却大相径庭。正确识别是血瘀还是血虚,对于针对性的调理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将通过观察4个关键
2024-06-01 09:24:00
瘀血不除,容易生病,一味药搭配泡水,缓解问题
瘀血不除百病生!一味药搭配泡水,专治血虚、血热、血寒引发的血瘀,扫清一身瘀血!中医认为,人体血液运行通畅,身体才会健康。一旦产生瘀血,堵塞血管,堵到哪里,哪里就会产生疾病。比如说
2024-07-19 06:34:00
月经过多、黄褐斑频发?可能是气血在“求救”!中医教你调养法
...虚,脏腑失养,会出现: -月经量多但色淡、经期延长(血虚不固) -面色萎黄、头晕乏力(气血无法上荣) -皮肤干燥、黄褐斑加重(血不养肤) 2.气滞血瘀:气血“堵车”的恶性循环
2025-02-08 09:24:00
膝盖咔咔响,一个中成药,改善关节不适
...瘀堵,它都能把瘀堵的血液通开,让气血跟着走动起来。血虚的就去补血,血瘀的就去活血,还能疏通经络,让血液流通全身。《饮片新参》有句话,就总结得很全面,说鸡血藤“去瘀血,生新血,
2024-07-18 06:18:00
中医如何解释气血失衡?
...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导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血虚常因饮食失调、脾胃虚弱、慢性失血、久病不愈等因素而形成,表现为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等症
2024-11-28 15:39:00
一个良方,能补血虚、润血燥、止血溢、行血瘀,调理“一切血症”
...的平衡和和谐。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有一个良方,能补血虚、润血燥、止血溢、行血瘀,调理“一切血证”,它就是四物汤。四物汤是一首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
2024-06-03 06:24:00
六种常见活血类中药的具体用法,供大家参考
...字的价值,非同小可。然而,无论是中医语境中的血瘀、血虚,还是现代医学所诊断出的高脂血症、高血糖,无不成为“活血”的大敌。血瘀者,不但容易导致顽固性头痛以及肢体关节痛,更会诱发
2023-06-22 07:15:00
血瘀是百病之源,如何破解?专家推荐方子!
...: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种药材组成,是中医治疗血虚血瘀的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适用于血瘀引起的头痛、胸痛等症状,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作用;当然,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医
2024-05-06 18: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