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事实在是没有任何讨论的理由,亲爹就是亲爹,叔叔就是叔叔。但此事如果在封建时代却是最大的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正确,事关皇家的孝道伦常。“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事关皇家颜面,站在皇帝和大臣的角度都是站在了悬崖的边上,是无路可退的。实际上,这事除了牵涉到谁在太庙啃冷猪肉和表现出儿子孝道之外,对现实政治层面的没有任何影响。朝臣也是大臣吃饱撑的没事干。
就事件本身而言,宋朝“濮议”事件,宋英宗做错了,是忘恩负义的体现,而明朝的“大礼议”则是嘉靖作对了,想看宋英宗,他是自幼生长在皇宫,就已经过继给仁宗为子。就是没有立为太子而已,在仁宗死后英宗以“唯一皇子”的身份继位。他是以仁宗的“儿子”身份继位的,他追认自己亲爹为皇帝入太庙实在是说不过去,就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濮议是在英宗已经成为皇帝翻脸不认人。
而明世宗朱厚熜则恰恰相反,他是“继统未继嗣”。他能当皇帝与明武宗没有任何关系,他是完全依靠与皇帝的血脉关系当上的皇帝。朱厚熜对于武宗没有任何关系。遗诏也是“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伦序当立”。杨廷和等人不让朱厚熜认亲爹显然过于牵强,嘉靖追授亲爹入太庙是应该的,毕竟嘉靖和武宗都一个爷爷,都是皇帝。但宋英宗的爷爷不是皇帝。
从二人血统上来说,宋真宗有同母兄弟,而明孝宗没有同母兄弟。就是说,宋英宗如果不是被仁宗收养在宫中,宋朝臣就算推举也未必能轮到他。明武宗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朝臣推荐朱厚熜嘉靖当继承人。就是因为他血统最近,虽然有一样条件也有十几个。宋英宗的谱系,他是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血脉太远了。是五服中的第四等,朱厚熜则不然,他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五服中的第二等。不仅如此,宋英宗有兄弟,宋英宗的父亲,濮安懿王还有亲兄弟和侄子。他们的血脉和宋英宗的地位是一样的。而朱厚熜不一样,他本人没兄弟,嘉靖的父亲兴献王也没有同母弟。朱厚熜是唯一候选人。
宋英宗和明世宗两个人即位的法理基础不同,宋英宗是作为皇子培养,已经正式过继给宋仁宗,朱厚熜是在明孝宗明武宗父子都绝嗣以后,按照皇明祖训规定的兄终弟及继统原则,取得即位的资格,孝宗一脉已经彻底绝嗣,以后所有明朝皇帝都是嘉靖一系,可以说,即便嘉靖不这样做,说不好,嘉靖的儿子也会做,而英宗则不然,他顶是仁宗的儿子继位。他这一支如果半道绝嗣。宋英宗他亲爹在太庙的牌位还得拿出来。英宗执意如此,就是在于政治诉求小于个人感情诉求。表达自己继位的合理性。
从宋朝“濮议”和明朝“大礼议”这些事情也可以说明,儒家从宋代开始已经僵化。宋朝当时的朝局面临着巨大的“三冗危机”,国家是内忧外患,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放着这些大事不管,偏偏把一个“濮议”当做大事处理,明朝更是过分,“大礼议”导致两朝首辅杨廷和罢相,群臣罢朝。而嘉靖当场打死数名大臣。而明朝面临的政局还如北宋呢。从皇帝的角度来来看,这是典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两位皇帝不仅接手了皇位,同时也都接手了先皇的领导班子,也是想借机确立自己的权威,只不过是找个借口而已。至于一个虚名真有那么重要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4 2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