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上蔡县 农机“集中式”发展模式 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8 00: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驻马店日报本报讯(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白贺阳)10月16日,走进上蔡县耕夫种植合作社场区,一堆又一堆的“金山”拔地而起,近5000亩玉米喜迎丰收。该合作社负责人白汉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拿起一棒子玉米向记者展示:“你看这颜色、这玉米粒,多好多饱满!”望着不断增多的“金山”,白汉礼不禁感慨:“这真是‘金山’堆满院,丰收又兴旺!”

得益于现代化程度高的机械作业模式,白汉礼今年种植了近5000亩玉米、1000多亩花生,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完成秋收工作,为冬小麦的播种准备工作腾出大量时间。收获的玉米、花生有配套的脱粒、脱壳机械设备,再经过大型烘干机烘干以后入库储存。一整套流程下来,不仅节约了时间、人力,而且烘干后的玉米、花生比普通晾干的湿度低,能卖上一个较好的价格。

近年来,上蔡县致力于探索“党支部+基地+现代化的种植合作社”新型经营模式,以村集体为基础单位,以提高农机整体服务现代化水平为抓手,整合村级资金用来购买现代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包括旋地机、播种机、收割一体机、收割粉碎一体机、打捆机、烘干机等设备;以合作社为“共享主体”,将土地、生产设备集中到合作社,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以全流转或半流转的方式入股;合作社的生产设备不只局限于合作社使用,未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也能无偿共享设备,包括播种、管理、收割等环节。这种农机“集中式”发展模式,既带动了村级农业现代化迈上新的高度,又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实惠。

“同等水分的玉米,烘干玉米比农户自己晾晒干的玉米一斤能多卖5分钱。按照今年的收成,每亩玉米产量在1300斤~1400斤,每亩就有65元~70元出入。”上蔡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跟记者算了一笔账,2023年,上蔡县种植150多万亩玉米,一斤差5分钱,就相差1亿元左右。而且现代化收割、脱粒设备能有效减损提高产量,烘干设备还提高了玉米品质。

现如今,传统的人工收割场景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机械设备在田间驰骋。“以前种地是活重、事多,而且不怎么赚钱。现在种地活轻、事少,反而产量连年增高,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上蔡县韩寨镇农民陈庆丰很是感慨,“同样是种地,真是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挣钱!”

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在原有的基础上,上蔡县的农民合作社正在逐步完成“蜕变”。目前,全县6494家农民合作社已经有近三分之二拥有完整的“播种收”设备。

“农业生产设备现代化是‘强农’的基础,在秋播环节上,突出科学引导,推广上蔡县独创的冬小麦‘高产典型地块的成功经验’,让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指标具化、量化,让群众‘有据可循’‘依葫芦画瓢’,为明年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上蔡县主要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万象“耕”新农事忙 奏响“热辣滚烫”春耕曲
...村,种粮大户正驾驶着农机翻耕田地;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大路李乡的上蔡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村民正在喷施农药防治多花黑麦草;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东街道的农田里,农机手正在驾驶
2024-03-15 14:28:00
上蔡农商银行积极开展助力“三夏生产”帮扶行动
...并捐赠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助力“三夏生产”工作,上蔡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主持金融工作)翟民政、上蔡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华有参与此次捐赠活动。上蔡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深入
2023-06-06 12:16:00
上蔡县以产业为纽带促进乡村连片共富
...补助,整体平均收入超过2500元。”说起脱贫后的收入,上蔡县黄埠镇常庄村民吕小想很满意。自2020年脱贫以来,吕小想一直在常庄村级养殖场上蔡鸿羽养殖场工作,每天主要工作是负责
2024-01-12 00:45:00
国网上蔡县供电公司:金秋时节防外破 筑牢安全防护网
...时刻注意保持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10月11日,国网上蔡县供电公司信通专业人员会同线路管理人员开展防外破保护宣传行动,全力筑牢架空线缆安全防护屏障。入秋以来,各类农作物随之
2023-10-11 12:20:00
扛稳重任 粮产上蔡
...超级产粮大县,上蔡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程向阳 摄上蔡县全域实施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确保粮食稳产增收。种粮大户满怀喜悦收获粮食。 豫南农业大县上蔡县以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
2023-05-10 02:21:00
...筛、地锅焙干……咱家的黑芝麻粒大、饱满。”近日,在上蔡县重阳街道尚堂社区居委会不足20平方米的直播间内,两名主播激情满满地为屏幕前的观众推荐村里刚收上来的黑芝麻。除了黑芝麻外
2023-11-10 00:05:00
“一村一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河南上蔡县五龙镇“一村一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张春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帅杰“技术成熟以后,1棚羊肚菌产量能达到1000斤左右,鲜品一斤市场售价50元左右,
2024-01-13 03:23: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河南上蔡县全域实施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政府购买服务农民省力省心农谚道,“无花早,盛花迟,见花就打正当时。”当前,豫南地区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是防控小麦
2023-04-19 05:54:00
...驻马店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 锟 通讯员 黄月月)近日,上蔡县纪委监委发挥派驻监督优势,对相关职能部门保障秋粮生产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助力秋粮丰产丰收。该县纪
2023-10-11 00: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久咳不愈,如何从根上调理?中医儿科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鲁网11月14日讯为啥娃的咳嗽总反复?咳嗽起来老不好?如何才能从根上调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小儿咳嗽门诊,以“温和辨证
2025-11-14 17:33: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醒脑开窍”特色疗法治疗耳眩晕
耳眩晕:因内耳病变引发的眩晕。核心症状:旋转性眩晕,常伴随听力、平衡及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发作时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某一方向旋转
2025-11-14 11:28: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