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涛 李桦
赵湖北从来没有想到,读完大学会返乡养羊。他更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扎根乡村的“小羊倌”。
10月23日,秋日的暖阳洒满羊场,赵湖北穿上白大褂,轻步走进羊舍,缓缓蹲下身子,左手提起羊脖子的褶皱皮肤,右手持着注射针,大拇指轻轻一推,疫苗注射完成。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高级职业农民……赵湖北以自己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尽绵绵之力。
“爱折腾”的赵湖北
赵湖北不是湖北人,因母亲祖籍湖北而得名。事实上,他家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口镇。
赵湖北骨子里爱“创业”。高中期间,他和三个朋友合伙在银川开了一家饭店,一年之内就有十几万元收益。之后,他听说运煤赚钱,就从饭店撤资,东挪西凑买了辆运输车,从口镇到旬邑县拉煤。
2008年,赵湖北考取湖北工业大学,一边求学,一边还款。谁料想,不久之后,生意受阻,煤场关停,赵湖北不得不办理休学一年手续。凭着吃苦耐劳和厚道为人,赵湖北用一年多时间,还清债务,积攒到创业的第一桶金。
一次偶然机会,赵湖北发现羊肉价格上涨,加之家里经营羊肉泡馍店会用到羊肉,就产生养羊的念头。2010年,他把过去搞运输的车卖掉,瞒着父母在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塔凹村租了一座废弃的学校,投资24万元建起能容纳200多只羊的养殖场。
赵湖北(右一)正在给山羊打疫苗。
“咱农民都养不好,一个碎娃能养羊?这事有点儿悬乎。”附近村民有些不相信。
果不其然,没有技术,不懂管理,养殖周期长,赵湖北的第一桶金,像水一样流进了养殖场。迟迟没有成年羊出栏不说,起初的100多只羊病死了一半,手头的资金也所剩无几。看到儿子垂头丧气地回家,父母这才得知赵湖北休学养羊的事,对其耐心开导。适逢休学期满,赵湖北重归校园,捧起书本。
返乡做起“小羊倌”
学校里,赵湖北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还把自己创业的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期间,第八届挑战杯“复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在全国火热进行。赵湖北凭借丰富的创业经历,带领队友一路闯进决赛,捧回金奖奖杯。
“这可是我们大学第一次斩获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学校党委书记周应佳给赵湖北点赞。
虽身在课堂,但内心里,赵湖北放不下他的“羊”。校领导的一番鼓励,让他瞬间涌起“满格”力量。
“既然走上养殖这条路,就要坚持下来。”赵湖北四处筹钱,从山东买回小尾寒羊,试着对羊的品种进行更新。创业过程艰辛,还要兼顾学业,赵湖北学校和养殖场两头来回跑。他潜心钻研养殖技术,补齐专业知识的“短板”。铡草喂羊,帮助生产,给羊治病……赵湖北很快成了一名“羊教授”。
赵湖北(左二)正在给山羊打疫苗。
小尾寒羊是绵羊品种,相对当地的山羊抗病能力强。很快,赵湖北的羊场成为周边规模最大的一个,礼泉、淳化等县的养殖户纷纷来取经。
养羊是个细碎活,打饲草、喂饲料、防疫防病,夏天烈日烤,冬天寒风吹。只要回到羊场,赵湖北就和在大学判若两人。“一天穿不了干净衣服,身上还有股羊膻味。”赵湖北自我揶揄道。
处处留心有商机。一次,赵湖北坐车返校时,遇到一个熟人经营羊肉饭店生意,从甘肃往武汉拉羊肉。他灵光一闪:咸阳到武汉距离近啊!
于是他抱着试试的想法运了50只羊到武汉,结果出乎意料的好。经过摸爬滚打,养羊的赵湖北,与武汉、福建的老板们很快建立起稳定的肉羊供销关系,真正走上了发“羊”财的路。
创业、学业两不误。2014年,肉羊市场开始疲软,赵湖北觉得可以做奶羊养殖了。这年夏天,赵湖北大学毕业,选择返乡创业,做起了“小羊倌”。
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
“没想到这个大学生,还真成事了。”大伙服了赵湖北。
羊肉不愁卖,自己有钱赚,赵湖北还琢磨着要帮乡亲做点儿事。
“随着多年的摸爬滚打,自己的养殖技术已经成熟,我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不能光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还得让大家伙跟着一起富!”赵湖北说。
当年9月,占地254亩的星火养羊专业合作社,在新兴镇里寨村成立。
“这回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了,不能在这上面出一点问题。”因为有之前的教训,赵湖北很谨慎,天天守在合作社,养殖的所有环节都亲自把关,给羊割草、喂饲料,一点也不马虎。
小尾寒羊、阿尔卑斯、莎能等优良品种,陆续引进到这里。很快,合作社吸引来了15名社员,奶山羊存栏2000只,日产鲜奶3.2吨,带动起新兴镇里寨村、塔凹村、红旗村400多户群众养羊,鲜羊奶年产值突破600万元。
陕西三原星火养羊专业合作社(航拍照片)。
羊场大了,羊养多了,羊粪如何处理?赵湖北找到专家,拿到科学方案,把羊粪无害化处理,做成生物有机肥按斤卖。
接着,赵湖北着手对羊种进行改良,引进欧洲的羊胚胎,将奶产量从每只每天的2公斤提高到3公斤,对所有贫困户免费提供羊的改良配种。
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赵湖北将159户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吸收入股到合作社,给贫困户保底分红,还探索出土地入股、社员保底分红、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等六种富民增收模式。
因为事迹突出,赵湖北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2月25日,他戴着大红花,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坐在台下,回想过往的一幕幕,赵湖北的眼角一阵阵湿润。
走过脱贫攻坚之路,踏上乡村振兴征程。赵湖北及时调整经营模式,相继采取“托管代养”“租赁奶山羊”的方式,提供技术、防疫指导及饲料,收购羊羔和羊奶,让农户“旱涝保收”。
这两年,赵湖北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对新西兰引进的优质阿尔卑斯奶山羊进行胚胎移植繁育,受益的群众有1300多户,每户年平均收入2.6万元。
“如果再做选择,我还是会回到农村。当了13年新农人,我觉得农村是个大有奔头的地方。”听着耳旁的“咩咩”叫声,赵湖北说:“我愿做一团星火,点亮农民的幸福生活,我愿做一粒种,去苍翠这片广袤的土地。”
每天只要有空,赵湖北都会走进羊舍,看看羊的长势。看看羊,他心里就感到踏实。看看羊,他就有满满的幸福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