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优秀的帝王,不是说他私德有多好,而是要看他是否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老百姓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战争,因为战争可以摧毁老百姓若干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幸福以及稳定。
毫不夸张的可以说,李世民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帝王。他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时间虽然只有23年,却能够创造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
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伟大复兴之路,其实就是复兴盛唐在当时那个时代的世界地位。那是一个万国来朝的伟大时代,能够创造这个时代的皇帝,当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帝王。
01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亲禅让,手段凶狠。
在李世民的人生中,最难忘的,肯定是玄武门之变。为了这场政变,李世民提前计划了很长时间。不仅将武将都召集在了一起,而且连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文臣,也都绑上了一条船上。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太宗乃纵禁苑所养鹰犬,并停诸方所进珍异,政尚简肃,天下大悦。---《旧唐书》
为什么要团结如此多的力量呢?因为这是杀头之罪,失败了甚至会抄家灭族。只有让尽可能多的人才都上船,才能保证这次政变的彻底成功。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必死无疑的。因为就算李世民怜惜兄弟之间的感情,他那些手下人,也不可能留着他们的性命,等着将来他们找这些功臣报仇。李建成和李元吉再怎么说都是皇室子孙,他们如果不死,或许会和李世民重归于好,这对那些功臣来说是致命的。不仅如此,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们,也都要被杀掉,斩草除根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当年陈平和周勃,在发动灭亡诸吕的政变时,也将汉惠帝的几个儿子一并诛杀,原因很简单,他们如果将来掌握了皇权,铁定要找陈平周勃的子孙报仇雪恨,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吕家的血液。李世民在解决完兄弟们以后,又跑到金銮殿上把自己的老爸逼退位了。李渊可能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无奈的开国君主。
不过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件事,兄弟能够杀掉,不排除父亲就不能被杀。随便一个意外,李渊就会去世。所以李渊乖乖交出权力,李世民从而提前登基。由此可见,李世民是一个手段非常残忍,思虑极为缜密的人。
02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王世充,打下了半个李唐江山。
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这一点也没错。可是帮助李渊建立李唐王朝的最大功臣,到底是谁呢?其实就是李世民。
至少从目前的历史书籍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李世民的军事生涯实在是太丰富了。决定唐王朝生死攸关的几场大仗,基本都是李世民带人打下来的。
当时洛阳在王世充的手里,这里是隋王朝的腹地,拥有数不清的财富。李渊打算拿下这里,李世民带兵前往平定。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窦建德,窦建德在河北的名声非常好,他爱惜百姓,又非常讲义气,赢得一片赞誉。王世充请求窦建德前来相助,结果窦建德在半路上就被李世民给灭了。随后李世民又带兵攻下了洛阳。彻底平定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从此唐王朝拥有了河南和河北的控制权。在北方李世民又击败了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大军,稳定住了唐王朝的北方。所以李世民对唐王朝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没有李世民,或许唐王朝也只能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当然了,李世民是有篡改史书的嫌疑的,这些功劳到底是不是都是他一个人的呢?我们现在无从查证。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世民的确有些不厚道。不过厚道人也做不了他这样的皇帝。立下了如此大功,可是李渊却没打算将皇位传给李世民,换成是你,你来气不?
俄而众军合战,嚣尘四起。太宗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太宗数之曰:"我以干戈问罪,本在王世充,得失存亡,不预汝事,何故越境,犯我兵锋?"建德股栗而言曰:"今若不来,恐劳远取。"---《旧唐书》
李世民不是没有继承权,他是李渊的嫡子,虽然排行第二,却也是皇后所生,为什么就不能继承皇位呢?
而且李世民的功绩比李建成高太多了,他能够继承皇位,其实是很多功臣们众望所归的事情。
03李世民听从教诲,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皇帝。
皇帝好不好,不是看这个人的人品怎么样,而是看他是不是真的为天下考虑。李世民在历史上之所有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就是因为他跟其他皇帝不一样。
其他皇帝听到有人骂他,那肯定是拖出去宰了。天下必须要是一片赞颂之声,皇帝才会感到开心。可是李世民不同,他喜欢有人骂他,骂得越痛快,李世民越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培养出这么一个习惯,要多亏一个人,那就是魏征。魏征是个人才,过去给李建成干活,曾经策划过刺杀李世民的行动,结果李建成妇人之仁,错过了这个机会。在李建成倒台以后,魏征加入了李世民集团。可他从来都不给李世民任何面子,只要看到李世民不对的地方,他就会严厉斥责,就跟训儿子没什么区别。这谁受得了呢?天下都是李世民一个人的,根本就没有人可以管他,为什么李世民可以忍受魏征的管理呢?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徵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辩,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旧唐书》
因为李世民心怀天下,他希望成为一个好皇帝,希望为天下百姓打造一个太平盛世。有这种想法的皇帝,本身就不多。能够切实实行二十多年的,那就更少了。
总结:李世民挨骂的本事,成就了他千古一帝的美誉。
不是谁都愿意挨骂的,就算是换成普通人,其实也不愿意让另外一个人一再指责。现在的年轻人,领导随便骂两句,可能就要甩辞职信走人了,更别说皇帝了。
作为一个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李世民居然能够接受魏征的谩骂,而且心甘情愿。对魏征提出的各种问题,知错就改。
这样有自律性的皇帝,天下哪里还能找到第二个呢?规矩是对普通人定的,皇帝当然可以不守规矩。可皇帝如果带头守规矩的话,那天下人岂不是更加不敢违反规定了吗?
这就是李世民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能够成为千古传颂的好皇帝,不是没有理由的。不管人家私德如何,他对天下黎民百姓是有功劳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