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学科赛课。
校长带头解读课标。
近日,万源市王珊珊、陈潇湘两位教师与来自达州市各区(县)的56名优秀青年教师同台角逐,通过主题演讲、才艺展示、专业技能等环节的精彩展示,取得了达州市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成功晋级第三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省级比赛。
今年3月,万源市启动教育三年提质行动,将今年确定为“教师能力提升年”,把“强师”作为“五大行动”的重中之重。本级财政每年保障500万元用于教师培养,致力于加快锻造一批红城名师,全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三大”活动 校本优能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要注重法治意识、基本概念、刑事处罚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抵制校园欺凌,远离违法犯罪活动……”5月17日,万源市鹰背镇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孟文贤带头开展课标解读,对任教学科道德与法治的第四学段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
万源市教育局在加强学校教学教研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将公开课、课标解读、作业设计“三大活动”作为全市中小学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建立起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过程评价、督学办跟踪指导、教研室抽查考核的教研工作机制,并将教师完成情况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此外,万源市还积极抢抓托底性帮扶机遇,充分整合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和达州市优质学校对万源74所学校的全覆盖帮扶等资源,组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80余期,开展专家巡校和课堂教学视导活动6期,专题培训指导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1300余名。
万源市中小学教研室主任王华介绍,万源市以教学质量和教师能力提升为目的,建立了学校教研和教师培养校长负责制,对学校教研和教师培养工作采取量化考核积分管理,充分挖掘和调动各类资源,推动教学教研的全员化、目标化、实践化、特色化发展。
“三级”联赛 竞技练能
“大家来自一线、教在一线、练在一线,层层角逐走到今天的赛场,希望大家勇当改革课堂的‘先锋队’,争当学科教学的‘排头兵’,带领和影响更多教师共同成长为本领过硬、业务精湛、成绩显著的‘讲台标兵’。”万源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刘娟在全市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开幕时表示。
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来自万源市花萼小学的何霞老师夺得了该项比赛的第一名,并将代表万源市参加达州市赛课。她谈到:“从学校到学区,从学区到全市,每次的比赛都是一次挑战,在反复的磨炼中收获了成长,也增强了自己立足讲台、站好讲台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初,万源市就印发了年度全学科竞赛安排,各学区、学校按照工作安排有序组织开展赛课。截至目前,该市已经组织学区级学科赛课150场次,开展学科赛课活动14场次,评选“讲台标兵”28名。选派的教师在达州8场学科赛课活动中,斩获一等奖7个,万源教师的赛课水平和专业影响力明显提升。
“飞地”培训 跟岗提能
“扛鼎提质先锋使命,永葆红城战队初心,追随教育家之精神,珍惜跟岗学习征程,潜心研学精思赋能,质量为王立德树人。”5月12日,在万源市第二批“巴山名师”培养对象赴蓉跟岗培训出征仪式上,32名参训人员集体庄严宣誓。
每期培训都以学科为单位建立跟岗学习小组,与基地学校名优骨干教师“一对一”师徒结对,采取跟岗听课、评课、议课等方式。基地学校校长为跟岗教师作专题讲座,指导集体研修讨论,为落实“双减”“双新”改革带来全新的理论和实操指导,拓宽了参训教师的思维和眼界。
万源市草坝小学的陈张老师是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也是第一批到成都市灌州小学跟岗学习的“巴山名师”培养对象。在培养期间,灌州小学的校长、语文学科组及结对教师对她即将参加达州赛课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并多次进行随班试讲导课。
万源市在成都市灌州小学、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附属小学等学校建立了跟岗培训基地4个,采取跟岗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在三年内培养“巴山名师”300名。该市将道德品质过硬、教学质量过硬、教育科研过硬、群众口碑过硬作为培养对象的遴选标准,先后选派57名培养对象赴蓉跟岗培训。
“双向”互评 引领赋能
5月12日,万源市教育系统“长宽高”课堂之“赋能拼战”第1期专题培训正式启动,杨光志、袁宗建两位老师将自己的跟岗所学与返岗实践相结合,分别做了主题为《小学数学单元结构化教学的思考》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策略的思考》的讲座,经过现场测评,他们均获得平均分超95分的评价得分。
万源市第二小学副校长李巧参加培训听课后谈到:“每周的专题培训,既是对‘巴山名师’培养对象跟岗成效的检验,也是对培养对象能力的锻炼,更是为其余培养对象和全体教师树好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吸收最新理念,变‘被动’为‘主动’,转‘充电’为‘赋能’,改‘要求’为‘自觉’,以加快自身成长更好助力教育提质。”
万源市创新互培互评机制,计划利用周末举行教育系统“长宽高”课堂之“赋能拼战”专题培训教师10000余人次。每周授课的教师主要是“巴山名师”培养对象、外派学习返岗教师、达州市“三名教师”、教育专家等,每期培训教师100名,采取“主讲教师接受测评+听课教师现场考试”双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考核。
万源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从俊指出:“市委、市政府投入真金白银建设‘教育强市’,教师是教育提质的关键,是落实‘双减’‘双新’改革的核心,必须加快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和模式,主动跳出区域建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以‘三大’活动、‘三级’联赛、‘多元’联动为抓手,加快‘育头雁、强群雁’,为教育三年提质行动提供坚强的师资队伍保障。”
□文/图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毕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