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湘云的结局,不是沦为歌姬、官妓那么惨,她配有更好的人生结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6 10:34:00 来源:戏说三国

史湘云,贾府贾母的娘家侄孙女,因为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叔叔一家人生活,但是叔叔和婶婶对她比较苛刻。贾母怜爱她,时常把她接进贾府居住。她是个洒脱中带着娇憨,豪放中带着聪慧的奇女子。

史湘云的结局,不是沦为歌姬、官妓那么惨,她配有更好的人生结局

这样一个奇女子,书中没写明她的结局,只写了她的夫君得了痨病死了。有人说史湘云沦为了歌姬、官妓。但是我更相信史湘云是早逝了,或者与夫君白头偕老了。因为她配有更好的人生结局。

为什么说史湘云早逝了?因为她的画卷和判词。

史湘云的画卷是和探春的在一起。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舤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画后也有四句写着道: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后面又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画中两人放风筝,是第七十回,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当时探春放了一个软翅大凤凰风筝。这个风筝映射的就是贾探春,像是凤栖梧桐一样,高嫁成了王妃。湘云当时放的什么风筝不知道,但是,两人的判词在一起,画中放风筝的两人自然就是探春和湘云。

史湘云的结局,不是沦为歌姬、官妓那么惨,她配有更好的人生结局

湘云的判词前半截写的是,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但是自小父母双亡,湘云并没有享受到嫡小姐该有的尊贵。后半截写的是,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很快,就像是湘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像云彩一样飘散了。

画中有一片大海,在船上掩面哭泣的女子,自然就是后来的探春了。可是后来的湘云在哪里?画中只留下的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并不见湘云。因为,此时湘云已经香消玉损了。就像是吟唱湘云的〔乐中悲〕中唱的一样,几缕飞云最终是云散高唐,一湾逝水最终是水涸湘江。

史湘云的结局,不是沦为歌姬、官妓那么惨,她配有更好的人生结局

为什么说她的另一个结局是与夫君白头偕老呢?是因为金麒麟。

贾母带着贾府众人到寺庙中打醮,张道士拿了各种玩意儿献给贾宝玉,贾宝玉都看不上。唯独其中一个赤金点翠的麒麟,被贾宝玉看上流了下来,因为史湘云也有一个。

贾宝玉得了金麒麟,因为史湘云这时候不在贾府,也并没有机会拿出来,弄丢了。隔了一日,史湘云来贾府,和丫鬟在蔷薇花架子下面发现了这个文采辉煌的金麒麟。这个金麒麟比自己佩戴的又大,又有文采,心里不知怎么一动,似有所感。

这第三十一回的章回目录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时。因为麒麟伏下来了白首双星。白首双星,白首,自然是白头到老;双星,自然是史湘云和她的夫君。这回就透漏了史湘云以后的就结局,必定能与夫君白头偕老。

金麒麟是金的,贾宝玉又有金玉良缘。白首双星,为什么不说是贾宝玉呢?首先,贾宝玉的金是金锁的金,不是金麒麟的金。再次,恰巧在这一回里面,贾宝玉把金麒麟弄丢,史湘云把金麒麟捡了回来,从这里看,贾宝玉和史湘云就没有缘分了。

而且,此时史湘云已经定下婆家了。当时袭袭人倒了茶来与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我前日听见你大喜呀。”湘云红了脸,扭过头去吃茶,一声也不答应。所以说,这金麒麟伏下的白首双星,自然是史湘云和她的现在订婚的丈夫,而不是贾宝玉。

史湘云的结局,不是沦为歌姬、官妓那么惨,她配有更好的人生结局

这两种结局,早逝和与夫君白首偕老。如果能与夫君白首偕老,依照史湘云的性格,必定能度过有趣的一生。早逝,虽然很令人惋惜,但是相比较做歌姬和官妓,也要好上百倍。

不管早逝还是与夫君白首偕老,这两种结局都是史湘云配得上的,唯独不会有沦为歌姬、官妓那么凄惨的结局。 #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侯门千金比林黛玉更苦命,每次得到都失去更多,她却始终笑面人生
...到袭人在“我们太太没了,我回家去再来”后,就被给了贾宝玉。史家能被史湘云称为“我们太太”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她的嫡母。就像王夫人,能称她为“我们太太”的,只有贾宝玉、贾探春和
2024-10-06 16:52:00
红楼梦最特殊酒令,300年来都以为曹雪芹错了,修改后才闹出笑
贾宝玉提议作的“悲愁喜乐”酒令,是借酒令隐喻女儿姻缘结局的“喜乐悲愁”。酒令以为史湘云与冯紫英的订婚事件作谶,实际是隐喻贾宝玉、冯紫英、薛蟠和蒋玉菡的“妻子”的婚姻命运。宝玉拿起
2024-09-11 14:26:00
《红楼梦》十二钗薄命结局:薛宝钗早早去世,史湘云流落为乞丐
贾宝玉的婚姻对象,历来被局限在林黛玉、薛宝钗两人之间,即“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但学界一直流传有第三个人选,这个人就是史湘云。许多前人学者,都对贾宝玉和史湘云的姻缘给予了分析
2024-12-12 09:45:00
薛宝钗想不明白,为什么冯紫英的一场家宴,成为她人生不幸的开端
...子妻“劝学”丈夫的典故,预示薛宝钗会在婚后规劝丈夫贾宝玉“读书科举”。契合王夫人对贾母说她选中袭人的原因,是借其“苦劝”之功,督导贾宝玉于正。“袭为钗副”,王夫人支持薛宝钗,
2024-09-11 14:26:00
李纨的手帕子,夜里丢在贾宝玉房中失而复得,这件事要格外重视!
...。贾赦继承人是贾琏,贾政继承人则是贾珠,贾珠死了是贾宝玉,或者是贾环。贾兰作为第五代,并无第四代的继承资格和顺序。李纨寡妇不能当家,才给了王熙凤接过钥匙赫赫扬扬的半世威风。从
2024-09-19 19:34:00
金陵十二钗正册,最让人费解的判词图画,几乎没提供有价值线索
...云。按说元春、探春后面应该是迎春和惜春。但史湘云在贾宝玉心中位置,远较迎春惜春为高。是以,在挚爱妻子钗黛后,是亲姐妹元、探二春,然后便是最重要的红颜知己,史湘云、妙玉紧随其后
2024-09-24 20:18:00
史湘云结局多牛?取名“湘云”有玄机,嫁豪门做歌妓还能咸鱼翻身
史湘云与林黛玉、薛宝钗一样,都是贾宝玉的表姐妹,不同是她与贾宝玉没有姻缘纠葛,在宝黛钗三人[终身误]中置身事外。不过要说史湘云完全无关也不准确。[枉凝眉]中“一个是阆苑仙葩”,典
2024-09-12 15:35:00
...却默不作声,只有史湘云心直口快称是像林姐姐的模样,贾宝玉见状忙使眼色制止,不想同时得罪了林黛玉和史湘云,然而在宝玉面前,林黛玉只是责问贾宝玉举动,觉得自己被宝玉所低估。而史湘
2023-04-21 10:27:00
详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史湘云的乐中悲,林黛玉的绝命诗
...嘲”。分瓜的“绿媛”指年轻的女儿,其实也指年轻人。贾宝玉、贾兰、贾环的中秋诗,各自表明志向,代表荣国府未来的继承人之争。而无论男孩子如何纷争,女儿注定要被当做联姻的牺牲品,身
2024-10-08 15: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