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骄阳下的列车“编程师”:日行三万步,为中欧班列“穿针引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3 19:59: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讯 8月的杭州,依然骄阳似火。

8月11日正午11时,铁路乔司编组站内停满了货车,铁轨线路上的道碴、轨面、车厢体被毒辣的阳光烤得滚烫,灼人的热浪烤得人皮肤生疼,四周的空气都被晒得扭曲。

调车员们顶着烈日,踏着热浪行走在调车场中,为列车进行“编程”作业。

乔司编组站是浙江省唯一的路网性铁路货运编组站,全省与全国各地的煤炭、石油、粮食等国计民生物资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运抵这里进行解编作业。暑运高峰期,每天有近13000辆货车从这里进出,经过重新编组后再次朝着目的地出发。这些数以万计的货车的解编和重组,都离不开为火车“穿针引线”的铁路调车员们。

与滚烫的铁皮保持“亲密接触”

“停车、启动、连结……”一个晒得黝黑的小伙一手紧握机车把手,一手拿着无线电对讲机,他头戴工作帽,身穿长袖长裤、戴着双层手套,脚踩胶鞋,随着缓缓行驶的列车一同前进。

他叫段国伟,是乔司站运转车间的一名调车长。他的职责是组织调车人员正确及时地完成调车任务,确保技术质量,同时在列车运行时仔细观察瞭望前方进路与信号,通过无线电指挥调车机车的移动。

为什么这么热的天还要穿着长袖长裤?

“由于调车作业过程中需要和列车‘亲密接触’,为了防止被温度过高的车皮烫伤,我们必须‘全副武装’上岗。”段国伟向潮新闻记者介绍。

待车停稳后,只见他快步走到两节车厢的中间位置,半蹲下身,双手各拿起两节车厢的一根黑色橡胶软管,快速将中间的搭扣一扣,制动软管就算连接上了。紧接着,他站起身,快步走向下一节车厢。

“刚停稳的列车还带着滚烫的热浪,四周密不透风,两列车之间的热气完全散不开。人走在中间,就像在蒸笼里一样,来回一趟就是一次‘免费桑拿’。”一趟列车作业下来,段国伟的长袖早已湿透。一天20余趟的作业,让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上了一层厚厚的盐霜。

11时38分,通过红外线温度计测量钢轨的温度,显示58℃。而周边车厢的铁皮温度,均在60℃以上,其中一辆深色涂装的平板列车,钢板最高达65℃,让人根本无法用手直接触摸。

“夏天,越是高温,我们就越是要戴双层手套,并且扣紧袖口,如果衣服袖口防护不严,手臂挽着铁梯扶手,身子贴着铁皮,胳膊上就会被烫出一片水泡。因为温度太高,我们的手套基本几个班就得换一副。”段国伟表示。

随后,段国伟手扶滚烫的火车机车把手迅速登乘上车,指挥调车人员进行下一钩作业。每天光这样一个简单的上下车动作,他都要重复200多次,被汗水反复湿透的衣衫,常常结满了盐霜。

站在火头车上时刻紧盯的不是沿途风景

“车辆牵出......”12时36分,段国伟简单用过午餐后,笔挺站在列车前端侧面的车梯上,目光如炬牢牢注视着前方,并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

“你一直盯着前方,是在看前面的风景吗?”记者半开玩笑地抛出问题。

“在调车场里最多的风景就是川流不息的列车和不断变化的信号,我们需要时刻注意线路内的道岔转换和信号变化情况,从而发出正确指令,来确保调车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段国伟答道。

据悉,段国伟日常主要负责编组场的调车作业,每天会有20余趟列车经过他和组员们的双手重新编组、出发。上百次的上下车、弯腰、站起、攀上、跳下、提钩……重复的动作下,调车员们白班需要作业11个小时,夜班则要作业13小时。

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只要有列车驶入编组场,就有他们的身影穿梭其中。

作为调车长,段国伟相当于整个调车班组的指挥官,每次接到作业计划后,他都会提前联系确认本次调车作业中的安全重点,并按照计划内容合理分工,通过严格执标和紧盯组员各作业环节来确保安全。

“整个站场内,无论是线路还是车体,都被太阳烘烤得滚烫,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调车长的分工与指令来进行作业。”组内连结员张俊吉说,一趟车下来要作业近30分钟,每趟车光车辆、线路检查走一趟下来都有近1公里的路。

目前,乔司站日均作业量超过13000辆,每个调车组平均要编组20余趟列车,50余勾作业,从车头到车尾有六七百米长,一个班下来,一个调车员就要步行20多公里,相当于3万多步。

“95后”调车长为中欧班列“穿针引线”

13时13分,随着机车一声响亮的鸣笛,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工业机械和各类设备的X8026次中欧班列从乔司编组站发车。

暑期,在浙江省最大的编组站铁路乔司站,全国多地经二连、阿拉山口、满洲里、霍尔果斯等口岸过境的中欧中亚班列都会在这里中转出发。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中欧中亚班列开行站,该站图定开行6列中欧班列、4列中亚班列,每日近600辆中欧中亚车辆在这里进出,近2.3万吨出境货物从这里出发,暑期各数据均有所增幅。

这些中欧中亚班列的编组出发,都离不开调车员们的“巧手”。

“这种天气,一天下来衣服基本就没干过。”段国伟拿起水壶大口喝起水来,“进入暑运,任务量明显增加,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列车按时准点开出。干调车这个工作,春夏秋冬都在跟天气打交道,酷暑严寒和雨雪狂风已经把我们淬炼成钢筋铁骨。”

这个来自河南新乡的小伙,今年28岁,进入铁路系统工作6年间,段国伟回老家探望父母的次数屈指可数。“全国各地的物资都要从这里出发,要是调机停止作业1天,就会有几十万吨的货物无法发往目的地。”他笑着说,自己在太阳下多调一趟车,就会多一趟车从乔司站出发,这趟车上的货物很有可能就是运往自己家乡的。

谈话间,电话响起。调车员们豪饮了一大口水,收拾好随身备品,再一次迎着还未释放完热量的烈日出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3 23:45:5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欧班列“整备师”:日行10公里为列车“问诊”
...车辆制动缸。李伟摄(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整备师”:日行10公里为列车“问诊”中新网郑州1月11日电 题:中欧班列“整备师”:日行10公里为列车“问诊”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弯腰
2023-01-11 17:14: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内的西安国际港站,是中欧班列(西安)的始发站和回程班列目的地,为保障中欧班列运行,被称为“飞虎队”的调车组作业人员每天都要扒着火车“
2023-10-17 11:15:00
【我与丝路】护航中欧班列十载,老铁路人见证一座小站的巨变
...中 国铁西安局西安西站供图业务量陡增,调车班组人均日行三万步调车工作都是户外作业,调车组作业人员每天都要扒着火车“飞上飞下”,也被称为“飞虎队”,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体能也是很大
2023-10-17 09:45:00
一带一路“双城迹”丨货运班列万里联通
...一趟奔驰的列车连接在一起。2014年11月18日,“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始发,历时21天,抵达马德里。这支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打开了中国与欧洲经贸往
2023-10-11 19:45:00
铁路调车员:风雪中保障中欧班列平稳运行
...团有限公司二连站的调车员坚守岗位,顶风冒雪为出入境中欧班列以及其他货物列车进行解体、编组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12月14日,调车员在二连站宽轨场等待列车进场。 当日,内
2023-12-14 20:01:00
江苏南京:货运员夏日保障中欧班列,每日来回四五趟
...集团旗下的南京地方铁路公司的一线工人们,是如何保障中欧班列,做好货运列车的接收和发送保障工作的。南京龙潭铁路场站主要负责收发沿江班列业务、商品汽车专列业务等,尤其作为南京中欧
2023-08-13 10:18:00
【班组现场】护航中欧班列的“翻译官”
...工人日报一支笔、两种语言、三部电话【班组现场】护航中欧班列的“翻译官”张海峰《工人日报》(2023年10月17日 08版)10月12日7时40分,在位于祖国北疆的二连车站调度
2023-10-17 03:11:00
国铁乌鲁木齐局紧盯中欧班列运到时限
央视网消息:继续来关注第9万列中欧班列X8157次列车的消息。列车自25日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后一路西行,5月26日抵达乌鲁木齐。5月25日,X8157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
2024-05-28 01:54:00
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中欧班列跨境运输需求旺盛
...是既今年4月首发廊坊经霍尔果斯口岸开往乌兹别克斯坦中欧(中亚)班列后,又一条连接京津冀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的物流新通道,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和廊坊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
2023-07-06 16: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