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鼓楼“徐大姐矛盾调解室”
打造“家门口的和谐”
南报网讯(通讯员张慧胡玲记者王婷婷)近日,家住鼓楼区凤凰街道附近的居民们发现,在凤凰熙岸小区附近出现了一个挂牌有“网事熙谈”名字的居民议事亭。亭内一张小圆桌,几把椅子,看上去虽说简陋,却并不妨碍屋内的“红马甲”们和居民聊得火热。
这是由鼓楼区凤凰街道打造的居民议事亭,旨在通过共议、共建、共治、共享,更好地为基层社会治理助力,让讨论更简单,让决策更明智。其前身便是当地居民耳熟能详的“徐大姐矛盾调解室”。
70岁的徐红英是凤凰街道的名人,在街道住了十多年,身兼社区党委二级支部书记、小区楼栋长等多个“要职”。“徐大姐”是个“大忙人”,“东家长、西家短,专帮人解难题。”
邻居家的老人行动不便,“徐大姐”在其儿女不在家时便主动上前照看;小区里有不文明现象,路人劝说不动时总是第一时间呼叫“徐大姐”出场;清除飞线充电、邻里之间产生了矛盾……“徐大姐”的身影总是第一时间出现。
3年前,社区干脆以徐红英为名,成立了“徐大姐矛盾调解室”。“她在社区里威望高、威信足,对居民情况也比较了解,邻里乡亲都信任她。”凤凰熙岸社区书记王慧琴介绍,“每当社区里遇到需要调解的问题,徐红英总是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干戈为玉帛。”
成立3年来,“徐大姐矛盾调解室”协助社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共百余件,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和谐”。
本月,凤凰街道将“徐大姐矛盾调解室”进行了提档升级——以调解室为中心,将多个“微网格”的矛盾调解功能嫁接进来,增加了议事亭的志愿服务人员、扩充了服务对象、扩大了服务半径。社区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网事熙谈议事亭”。
“现在是夏天,社区照顾我们志愿者,只安排了每周二、周三各半天时间坐班。”徐红英说,“9月份开始,我们将进行常态化排班,我和其他有经验的网格员们将按照三人一组进行排班,全天候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此,鼓楼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街头议事亭这样的形式为基层治理工作带来更多启迪,秉承着“有事协商办,易事马上办,难事合力办”的治理理念,有效地收集问题诉求、积极地沟通反馈,成功帮助居民解决了“关键小事”。“我们将在今后的基层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议事亭这样的服务阵地,形成‘汇聚您力量共议惠民生’的社区治理新局面,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服务、基层治理中来。”该负责人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