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慧丽
连日阴雨让兰山区枣园镇小官庄的玉米地积满泥泞,近300亩待收的玉米秆在湿风中摇晃,村民们急得团团转。关键时刻,大家拨通了半程镇兴宇农场负责人李安国的电话,这位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成了农户眼中的“及时雨”。
接到求助后,李安国立刻调配2台履带式收割机赶赴田间。机器轰鸣着碾过泥泞,金黄的玉米穗不断卷入机身,原本需要数天人工收割的地块,在机械助力下快速推进。“要是等雨停了再收,玉米很可能发芽发霉,多亏李老板带着机器来帮忙!”看着装满玉米的运输车,种植户陈大爷终于松了口气。
在半程镇龙王庄村前,大片玉米倒伏在地,湿黏的泥土裹着玉米穗,村民们看着即将霉变的粮食急得跺脚。此时,兴宇农场负责人、种粮大户李安国主动伸出援手。他迅速调配2台搭载倒伏作物专用收割装置的农机,直奔受灾地块。轰鸣的农机在雨雾里穿梭田间,精准完成收割、脱粒。仅一天时间,便帮3个村抢收完80多亩倒伏玉米。
粮食收上来,烘干难题又摆在眼前。此时,兴宇农场的烘干塔早已准备就绪。收割脱粒后的玉米湿度高达50%,若露天晾晒极易变质,李安国便组织人员在村内空地集中过秤收购,直接将湿玉米运往农场烘干中心。“我们的烘干塔日处理能力达300吨,既能帮村民解决晾晒难,又能保证粮食品质。”李安国说,从抢收到烘干的“一条龙”助力,不仅让农户的玉米“收得好”,更能“卖得好”,实实在在守住了汛期里的粮食收益。
作为拥有8400亩种植面积、年收粮食4500余吨的种粮大户,兴宇农场早因汛期“晒粮难”建起专业烘干中心。如今,这份为自身保障的设施,成了周边农户的“共享资源”,在风雨中架起了农业互助的桥梁,也为半程镇粮食安全筑牢了“抗汛防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8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