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数字化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大势所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一体化建设”)是一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性工程,数字化为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格局和实践路径,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囊括多方主体参与、构建大型共享平台等,同时也带来了思政教育话语权把控、新型师生关系重塑等诸多挑战。一体化建设须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在话语权建构、生活化实践、角色化重塑三方面找准切入点,实现内涵式发展。
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在话语权建构中增强引导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主体愈加多元,不同思想意识在舆论场交锋碰撞。算法推荐技术可能将各种碎片化、低俗化的信息推送给青少年学生,对其三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思政教育要在虚实语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方向,在数字化场域实现话语权建构。
一是运用数字技术“赋权”主流价值,刺破“信息茧房”。借助数字化推荐技术,在信息推送上向正能量话题倾斜,以多元形式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内容。二是提高话语的“时尚度”,使思政教育更贴近青少年学生。在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以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的精准、有效传播。小学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可针对各学段学生特点,一方面利用图文、动漫等呈现形式,合理融入网络流行语中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将凸显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内容转化为青少年学生能够接受并认同的话语。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平台,以共情的互动模式让思政教育更具温度,让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地认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三是营造话语共生的“广播站”,发出国家主流声音。数字技术拓展了思政教育的话语空间,让更多青少年学生能够接触到思政教育资源。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海量信息中理性辨别多元话语,在舆论风波中分清是非曲直,主动认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捍卫社会主流价值观,在虚实交互中引领同辈共同发出中国好声音。
利用数字化多元形式,在生活化实践中增强感召力
数字化发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育,催生了更具生活化的思政教育实践的发展。思政课堂要变成“行走的课堂”,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思政课教师要贴近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升华学生内心世界出发,立足现实生活,将生活化育人与数字化教育有效融合。小学侧重感性认知,初中侧重人格塑造,高中侧重素养提升,大学侧重价值引领。
一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促进思政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在把科学理论“灌输”给学生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智能算法动态分析各学段学生学情,将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生活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二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促进智能教育形式的生活化。在落实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统一要求的同时,善于将数字技术融入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多维度重现红色历史场景、利用实时传输技术全景直播重大国事活动等。三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促进智能教育途径的生活化。思政课要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来支撑理论,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少年学生构建仿真环境,或在现实场景中通过扫描技术选取鲜活的教学素材,增强思政课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利用数字化教学模式,在角色化重塑中提升亲和力
教育数字化发展特别强调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新型交互关系。但在数字化背景下,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及时进行角色切换,或是过度沉迷于数字化带来的便捷而忽略了价值理性。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要在数字时代主动转变角色,以师生之间互学互助的平等关系强化自身角色认同,把准自身角色定位,实现角色化重塑与数字情境的有力融合。一是要转变为数字思政课堂的引领者。在数字情境模式下,思政课教师可以为各学段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关注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行为的同时,侧重探索、丰富智能教育潜藏的“知识库”,不断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二是要转变为虚拟情境的创设者。小学思政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反思日常行为;中学思政课聚焦素质培养,在现实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思政课注重理性精神,在开放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三是要转变为智能学习模式的评估者。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现、捕捉各学段学生呈现的学习状态,对各学段学生在虚拟情境下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进行数据化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