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620年的大明,朝政混乱,万历四十八年。在乾清宫,三具棺材悄然排列,等待后事安排。与此同时,朱常洛的宠妾李选侍却在闹着要争取名分。李选侍,一个至今无名分的侍女。在明代,选侍原指侍奉皇帝的女官,本来李选侍并不为名分所累,因为朱常洛深爱她,要封她为贵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怪就怪朱常洛的寿命太短,登基没多久就生病,30天后不幸离世,来不及封她。李选侍显然缺乏智慧,不甘心失去光环。她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养母,还幻想着未来能享受皇太后的尊荣。在朱常洛生病时,她唆使朱由校为她请立皇后之位。朱常洛去世后,她竟然扣着朱由校不放,霸占乾清宫,逼迫百官同意给朱由校一个名分。此时乾清宫内,不仅有朱常洛的尸体,还有万历皇帝和皇后王氏的遗体,都未下丧礼。李选侍扣住朱由校,不让他守灵、不主持哀悼仪式、不能登基即位,实在是一场无法容忍的混乱!
于是,东林党人以杨涟、左光斗为首,急速赶到乾清宫。他们骗取了朱由校,然后命令李选侍尽快离开乾清宫。这一事件成为明末著名的移宫案。东林党人将李选侍驱逐,使得朱由校成为孤儿,父母双亡,后母不在身边。16岁的朱由校失去了监护人。由于他的父亲朱常洛不受万历待见,朱由校的存在感也很低,到了15岁都没有安排他读书识字,成了一个大文盲。尽管明代多数皇帝是年幼登基,但总有亲人护持、东宫师傅引导。而朱由校是个贪玩、没有主见、文化水平低的人,对国政毫无责任心。这样的人若没有宦官专权,简直难以置信!实际上,东林党人搞错了敌我,因为赶走李选侍后,朱由校成了孤儿,没有任何监护人。他在东宫无人关心,年仅16岁,无法应对复杂的宫廷政治。东林党人的行为就像是引狼入室,他们的目标是削弱后宫干政的势力,但却意外地加强了魏忠贤的地位。朱由校离开后娘后,完全依赖于奶娘客氏,并信任她的亲信魏忠贤。东林党人赶走了李选侍,却将朱由校推向了魏忠贤的势力范围。在后宫干政的问题上,东林党人犯下了天崩之错。他们尚未与魏忠贤交锋,就已经失去了战局。说到这里,不得不赞扬一下张居正的眼光和谋略。万历登基时只有10岁,比朱由校小得多,但张居正是如何做到的呢?他在内部赢得了万历母亲李太后的支持,并与冯保联合,共同为他批准文件。这样的和谐统一是难得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朝政才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明代本无后宫干政的传统,反而充斥着权臣的干预。东林党人理应敏感地察觉到这一政治现实。考虑到李选侍的聪明才智,她不太可能试图实施干政。她只是希望在后宫过得体面一些。东林党人完全可以效仿张居正,寻求与李选侍的合作。只要同意给她一个名分,就能在皇帝身边赢得一个“内应”,对朱由校产生正面影响。即便未来会有魏忠贤之类的出现,或许也能发挥一些制衡作用。可惜的是,像杨涟、左光斗这样的东林党人没有这样的智慧和眼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7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